周晚晴愣了一下,接過筆記本,低頭翻了幾頁。那是他們曾經共同整理的調查記錄,上麵密密麻麻地記著每一處廢墟、每一位受訪者的隻言片語。她的手指停在一張泛黃的照片上,那是三個月前他們拍的,背景是早已被封鎖的老礦區。
“你還在繼續追這個項目?”她抬起頭看他,眼神中摻雜著驚訝與某種不明的情緒。
胡銘遠沒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落在遠處灰蒙的天邊,似乎在尋找什麼,又像是在回憶。
“我隻是……想知道,走到最後,我究竟還有什麼能做的。”胡銘遠說,聲音低得幾乎被風吹散。
周晚晴沒有再問,她知道這個問題。
胡銘遠問了自己很多次,也問了她很多次。
作為一個記者,從她第一次踏進這片廢墟,她就感受到了這裡和其他爛尾樓居民完全不同的生活意誌。
周晚晴為了做一係列的報道,先後已經采訪了很多個爛尾樓。
爛尾樓裡的一大堆居民,每個人看上去都很邋遢,像是一群社會最底層的群眾。
但是“親親家園”不一樣。
“親親家園”裡的每一個居民讓她終於意識到。
每一個住在爛尾樓裡的居民,他們都曾經是能夠付起房子首付,並且曾經有自信能夠按時還上貸款的人。
他們也曾經胸懷大誌,有著滿腔抱負,一技之長,對穩定的未來有著屬於自己的幻想。
居住在爛尾樓裡,僅僅是一次投資失誤。
是的,僅僅是一次投資失誤。
所有人都被一場ain的投資徹底打敗。
從懷裡揣著抱抱負和金錢到負債累累。
這樣的打擊攻擊著每一個買到爛尾樓的人,
但是“親親家園”裡的人並沒有被打敗。
井井有條的巡邏機製,大鍋飯,水電供應,兒童教育。
他們什麼都沒有落下,什麼都沒有放棄,他們在創造屬於自己的“親親家園”。
周晚晴至今還記得自己再見到胡銘遠時候的場景。
當她跟爛尾樓的居民說自己想要采訪一下的時候,大家把胡銘遠推了出來。
“你問他你問他,他是高材生,985,有文化。”
“是啊,是啊,我們這些人不會講話的。”
“而且小遠長得帥,上鏡。”
“美女你到時候把小遠的鏡頭放第一個,放封麵上!保準你點擊率都上升很多。”
“哈哈哈哈,哎呦,小遠慘嘍。”
“小遠還不慘啊!這麼帥,還這麼聰明,結果攤上這麼個房子。”
胡銘遠莫名其妙被推了出來,臉上全是對其他起哄居民的無奈。
直到抬頭,看見是周晚晴,臉上的神情突然變了。
胡銘遠站在原地,喉嚨像被什麼堵住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