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花出去的錢一時半會兒要不回來,但李洛還是得賺錢。
黃宇之前給李洛接了檔綜藝,《屬於我的offer季》。
雖然李洛之前發表了“我的一生要奉獻給影視”的豪言壯語,但是之前已經接的綜藝是萬萬不能違約的。
——畢竟這樣子就是要給資本家白白送錢了。
《屬於我的offer季》這個節目已經有過兩季了,一季律師,一季投行。
前兩季都可以說是非常黑紅。大家一邊罵一邊看得津津有味。
《屬於我的offer季》這檔節目吧,一開始包裝的很好聽,說是感受應屆生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向上活力。
但本質就是職場真人秀界的“包裝版”《變形計》。
用光鮮的實習名額包裝職場毒打作為噱頭,讓觀眾在屏幕外吆喝“這也太真實了吧我上班也這樣!”
但節目裡的一個個實習生不是92畢業,就是家裡有皇位要繼承的留學生。
個個簡曆能打、實習豐富。
在打工牛馬們上班之前能摳個眼屎就已經耗儘全力的時候。
這群實習生每天全裝上下班,穿著幾千一套的職場通勤裝。
發量濃密、眼神堅定、下一秒就能入d。
——一看就不是996毒打後還得趕末班車的打工人。
另一頭的導師團那邊,表麵上是傳道授業的專家。但真拎出來看,6個嘉賓裡5個帶磚。
看似是認真點評,實則是一本正經搞帶貨,講著講著職場經驗,突然一句“這個思路我在我新出的書裡也寫了”,下一秒評論區立刻出現“鏈接求一下”。
真·職場反內卷指南衍生品。
節目最“心動”的地方也不在於offer,而在於那些讓人社死又上頭的瞬間。
黃宇在李洛去參加之前拉著他看了兩集之前的節目。
李洛就看見某位實習生在會議上硬剛eader,彈幕直接刷屏。
【職場反pua實錄,給我看爽了】
【00後整頓職場原來是這樣子的】
【想想我自己每天上班就為了賺幾個窩囊費,更痛苦了】
【加班到8點也叫加班嗎?那我這種每天乾到10點的算什麼?】
又比如幾個實習生莫名其妙開啟戀綜模式,網友看得一臉懵。
【原來offer是愛情的offer?】
【磕死我了,如果你也磕一念之簡,我們就是好朋友】
【隔壁戀綜成的小情侶都沒有這個節目多hhhhhhhh】
但李洛的關注重點,按黃宇的要求來說,不能放在實習生身上,而是要關注前幾季的導師團在乾什麼。
“他們在乾什麼?他們不是什麼也沒乾嗎?”李洛不理解,“導演組不就是白花錢請了幾個明星來演觀眾,假裝磕cp的演員嗎?”
黃宇:“......”
你這麼說好像也沒錯。
“反正,你到時候當導師團的嘉賓的時候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上一季就有兩個嘉賓塌房了。。”
“為什麼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