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聯盟?”李洛笑了笑,半開玩笑地碰了下程心的瓶子,“聽起來像個地下組織。”
“不是‘像’,”程心揚了揚眉,“就是。我們三個,都活著,也都知道彼此有著係統這麼個鬼東西的存在,這是最難得的事。最起碼現在我們不是一個人麵對這個鬼東西。”
“我讚同。”林棲神情嚴肅,補充道,“如果係統真的是個數據收集器,那麼我們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同其實是最有效的解密方式。”
那天的會麵結束得並不倉促,三人約定了信息共享的方式,也擬定了初步的聯絡暗號。
程心說要設計一個炫酷的ogo,再做個文檔共享係統。
李洛讓他不要買櫝還珠。
程心說他啥都不懂,自己喜歡的才是珠。
林棲在旁邊笑了,但沒說話。
李洛是一大清早睡醒,接到黃宇電話的時候才知道網上已經變天了。
天還沒亮呢,熱搜卻炸了。
他和冷曜的對話不知道為什麼被人匿名公開在了網絡上。
是一段錄音,但雙方的聲音都非常清楚。
【醫學實習生頂替論文】、【知名醫學世家公子踩著博士屍體上位】、【冷曜論文造假門】這些關鍵詞迅速竄上了微博熱搜前列,論壇、貼吧、小綠書、豆瓣等多個平台也迅速跟進。
一段後台的錄音被放在了互聯網上——模糊的雜音中,能聽出兩個聲音的對話,一個冷靜清晰,一個低沉顫抖。
“你當然沒有做什麼壞事,你沒逼誰寫,也沒逼誰改,更沒逼任何博士生跳樓。”
“去年九月,他提交第三次答辯申請的時候,你的父親,再一次拿了他的文章,給了你一個二作。兩天後,他從實驗樓跳了下去。”
雖然錄音沒有明確指名道姓,但因為錄製的聲音非常清晰。誰都聽得出來,這段話對應的人正是出現在綜藝節目裡的冷曜和李洛。
之前一開始的質疑又回來了。
有人又重新扒出冷曜父親的身份——z市醫科大某實驗室的權威教授,有著數不清的高質量論文和得獎記錄。冷曜,正是他唯一的兒子。
在大眾眼裡,這段錄音幾乎成了“實錘”。
“震驚!看起來白白淨淨的實習醫生,居然靠代寫讀牛腱大學?”
“又是醫學圈的內幕,寒門博士苦做實驗,學閥二代一作躺拿?”
“他臉上流的不是汗,是彆人兩年的血淚。”
短短半天內,冷曜的社交賬號被挖出,微博評論淪陷,小紅書筆記下全是“剽竊”“吸血”“跳樓”的字眼。
有學生發評論聲稱:“我曾是那個實驗室的旁聽生,確實聽說過那個博士的事情,精神狀態一直不好。那個教授的名聲在我們學生裡真的很爛,沒有人會想要去他的實驗室。”
輿論愈演愈烈,媒體開始報道,有人翻出了去年自殺博士的z市醫科大校園論壇帖。
至於為什麼是校園論壇帖?因為新聞報道已經被全麵管控刪除了。
很多曾經在z市醫科大就讀的博士開始實名或者匿名發言。
是一位前實驗室成員,匿名在知乎上寫下一篇長文。
“我在那個實驗室乾了三年,眼睜睜看著同屆的博士學長熬夜寫實驗數據,最後成果卻歸了彆人。冷曜確實是受益者,但你們能想象嗎?他甚至不知道實驗的名字。”
“我們每個人都很無力,那是一種整個係統默認的剝削機製。”
“李洛說得對——他沒逼誰寫,但正因為他從不拒絕那些果實,所以鮮血才繼續流。”
這篇文章一度上了知乎熱榜第一,輿論開始分化。有人開始反思整個科研結構的問題,有人質疑錄音是否經過剪輯,有人為冷曜辯護,也有人質問他為何從不發聲。
但網絡從來不會等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