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發布會上。
“各位媒體老師好,今天我們非常榮幸請到了《康莊大道》的主創團隊——”主持人的聲音在前台響起。
李洛站在後台,低頭整理著麥克風的線。他今天穿得很簡單,白襯衫、深灰色西裝外套,沒有刻意造型,卻仍舊在人群中顯得格外醒目。
李洛跟著其他人一起邁步走上台。
台上坐了五個人:聶導、編劇婁嘉石、主演李洛、湯琳瑜,以及飾演丁遠航上司的演員薑元忠。
主持人請他們依次做簡短發言。輪到李洛的時候,他接過話筒,頓了幾秒。
“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其實挺沉重的。”他看了一眼台下密密麻麻的觀眾,“我以前接戲會看人物有多少層次,有沒有反轉,有沒有成長弧線。但丁遠航這個角色……他好像是沒有的。”
“他沒有成長,他隻有崩潰。”李洛低聲道,“他沒有任何高光時刻,甚至大多數時候,他都在忍著,不出聲。忍工作,忍委屈,忍著對家人的虧欠。我甚至問過曾導,大家看這種戲難道不會氣得心臟疼嗎。”
“但他是我演過最像‘人’的角色。”
現場一時安靜下來。
聶導輕輕點頭:“我們想拍的不是一個‘成功學’的故事,而是想告訴觀眾,有些人從來就沒有光明大道,他們走的那條‘康莊大道’,其實是逼著他們奔跑,跑到窒息為止。”
“我們不想鼓勵任何人去模仿這個結局,”編劇婁嘉石接過話,“但我們希望,每個看到這個故事的人,都能停下來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正在逼死身邊的某個人。”
路演結束後,後台的氣氛鬆快了許多。
不少媒體在台下交流觀後感,還有幾位影評人圍著聶導和婁嘉石討論某一場戲的鏡頭語言。李洛站在角落喝水,沒說話,視線卻穿過嘈雜人群落在某張靠後的椅子上——那一排沒人坐。是整個放映廳唯一留白的區域。
有人走過來拍拍他的肩,是宣傳負責人小趙:“李老師,辛苦啦,今天大家都說你表現得特彆穩。”
李洛點點頭,笑了笑,沒說話。
在娛樂圈混了這麼久,他其實雖然挺擅長這種場合的,但卻從來不喜歡。
拍戲可以沉下去,但麵對鏡頭、閃光燈和太多人的情緒,他很容易抽離,變得浮躁,去想一些——或許不該是他想的事情。
“資方那邊想請主創團隊吃個便飯,李老師你今天……應該沒彆的安排吧?”小趙小心翼翼地試探。
李洛一愣,下意識想拒絕。身上那種沉浸在戲裡的情緒慣性還沒散掉,他其實不太想在人多的場合吃飯。可他知道,小趙說的是“資方”,而不是朋友或粉絲。
《康莊大道》本身不是什麼輕鬆的作品,加上題材的特殊性,從審批到上映都需要層層疏通。
從拍攝開始到如今曾導和婁嘉石和資方接觸的次數絕對要比李洛知道得多很多。
哪怕邱鳴注定要一輩子鐵窗淚,和他也不會再有任何交集,李洛還是覺得和資方吃飯是件很累的事情。
但今天這種時候,實在是不適合耍大牌。
“我去吧。”他低聲說,把喝了一半的水瓶放在一旁,“在哪兒?”
晚餐定在一家老牌粵菜館的包間裡,環境還算清雅,圓桌邊坐了十來。資方代表是另一位位之前在看片會上頻頻點頭的季總,四十多歲,話不多,但眼神很銳利。還有平台的宣發負責人,兩位投資人,以及導演、編劇和另外兩位主演。
李洛被安排坐在季總旁邊。聶導悄悄衝他眨了下眼:“彆太緊張,他挺好說話的。”
“我看起來很緊張嗎?”李洛笑了一下。
“你從上車開始話就變少了,”婁嘉石撐著下巴,“你每次這種時候話就不多,但今天……少得有點明顯。”
李洛沒回答。
菜一道道上桌,觥籌交錯間氣氛慢慢熱絡了。有人誇劇本紮實,有人說演員選得準。
季總喝了口茶,語氣輕淡:“李洛演得不錯,特彆是最後爆發的那場戲,我那天看到回放時都愣了一下。”
“那場戲拍了十幾條。”李洛接過話頭,“聶導一直不給過,說我情緒有問題,我說我沒有。差點真和聶導吵起來。我倆就是打工人和大老板。”
全場都笑了起來。
季總轉頭看了李洛一眼,問:“我看了一下你最近上映的幾部片子,和後續待播的,你是打算往文藝片路子上走嗎?”
李洛頓了下,放下筷子,語氣很平:“也不是,我不覺得這算‘路子’的問題。隻是碰上了想演的角色,就接了。”
“那就希望你彆太沉進去。”季總慢悠悠地說,“我們投資不是為了讓演員崩潰的。後麵我們還有個項目,風格不那麼壓抑,等這部片子過完節奏,看看你有沒有興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