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總是太忙,所以才會花大把的錢,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把一切都交給老師打理——這並不是不在乎孩子,畢竟花了那麼多錢,又怎麼能說是沒關心呢?
成績好了,表現出色了,就給獎勵,買東西;犯錯了,敢頂嘴、離家出走,就要適當性罵兩句。拎著小孩的耳朵,告訴小孩“你爸媽有多不容易,每天上班多累,你怎麼能不聽話,你怎麼能成績不好,你怎麼能這麼不懂事。”
但也會有好的。
有時候,罵完了,耳光落下去之後,爸媽會悄悄蹲在廚房的角落裡抹眼淚。他們不太會表達,認定“你長大就會明白”。
那是他們的方式,也是他們能拿得出來的全部方式。
他們一早出門,在格子間裡拚命保持笑臉、忍著上司的批評和客戶的無理取鬨,手裡還攥著下個月國際學校學費該怎麼湊的賬單。
他們隻吃公司食堂、從來不舍得休年假,但每逢你開口說“我喜歡那個”,就很樂意去大廈裡為你們購入。
李洛想,父母是很難去界定和判斷的。
他原本是一個孤兒,對父母隻有恨。
但後來李項明收養了他,他對“父親”這個詞,就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這邊主持人揮舞著話筒大聲催進度:“接下來——是腦力與體力雙重考驗的第三環節——知識大衝關!!”
場地臨時搭建出一個“答題跑道”,每隊成員需要輪流進行答題,每答對一題,跑道前方的紅燈就會變綠,可以繼續向前衝刺;答錯則需要原地跳20下青蛙跳,或者接受一個“知識懲罰任務”。
李洛看著那一排燈光控製裝置,小聲對蘇銀說:“這節目成本……讓我很懷疑是不是真的大製作了,這遊戲環節很草率啊。”
蘇銀:“這是《重返校園》,又不是《荒野求生》,你能指望這節目有什麼大爆點的環節?”
導演組:“我們在努力弘揚傳統文化和科學知識,請不要胡說八道。”
第一棒上場的是朵朵。
她站在“打飯不被插隊”的起點前,主持人給出第一題:“請問地球有幾個衛星?”
朵朵一愣,小聲道:“一個……月亮?”
燈亮綠了!
“答對!”主持人興奮喊道。
朵朵一下子蹦起來往前衝,像一隻快樂的小鹿。
李洛雙手握拳,“太聰明了!”
簡北北看著自家第一棒的小同學在第二題“請拚出‘environent’”上卡殼,最後拚了個“enviroent”時非常的打抱不平:“這裡是華國,對洋文的要求就不要這麼高了吧!我們又不是考四六級!”
主持人:“你也可以選擇跳20個青蛙跳。”
小同學低頭:“我選擇……青蛙。”
ent!我一定要背住它!!”
彈幕已經笑瘋:
【知識點打進肌肉記憶】
【小同學太強了我不配】
【這詞真的很難拚,我以前也經常拚錯】
“第一章……奪回屬於我的一切隊”的陶竹成在“請說出π的前三位小數”時瘋狂裝傻:“π?派?蘋果派還是肉派?”
簡北北吐槽:“你現在是在做物理題,還是在點外賣?”
“有請下一隊”的小朋友在一道“列舉五種貓”的題上信手拈來:“狸花貓、橘貓、加菲貓、布偶貓、薛定諤的貓……”
溫鵬:“???”最後那個是什麼東西。
略有文化的李洛:“……你最後那個是量子貓吧?!”
小朋友一臉淡定:“沒錯,它既在,也不在。”
主持人:“也算對!思維發散型選手!”
輪到李洛,他自信滿滿地接受挑戰。
主持人:“請聽題!有甲、乙兩個水池,其中甲水池中一直有水注入,如果分彆用8台抽水機去抽空甲和乙水池分彆需要16小時和4小時,如給甲水池加5台提前10小時抽完。若共安排20台抽水機,則為了保證兩個水池能同時抽空,在甲水池的抽水機比乙水池多多少台?”
李洛:“???什麼東西?”
水池進不進水的他不知道,他感覺他腦子一定是進水了。
最終三支隊伍在知識衝關環節拉鋸不斷,“打飯不被插隊”和“有請下一隊”成績持平,“第一章……奪回屬於我的一切隊”憑借簡北北隊一位學霸完美答出“牛吃草”問題而反超成為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