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海城的天色陰沉,片場會議室的燈泡亮得有些刺眼。
劇組的主要成員都到了,製片人坐在主位,翻著前一天整理出來的融資方案,眉間緊皺。
李洛看著研究了一下,感覺製片人的皺紋比之前又多了不少,而且眉頭真的能夾蒼蠅的程度。
果然製片人還是不好當啊。
其他幾位核心編導、嘉賓,以及陳思言和程心這兩位潛在投資方作為編外人員也參與了會議。
會議一開始,製片人便開門見山:“昨天飯局之後,我這邊梳理了一下資金缺口。按照原本計劃,我們需要外部再補足兩千萬,才能保證拍到第三季。而鄭總那邊已經明確表態,如果我們願意配合他的一些商業合作,他願意一次性補足缺口。”
話音剛落,坐在一旁的副導演就悶聲道:“不同意。”
製片人皺眉:“小吳,你這態度——”
副導演抬起頭,眼神鋒利得像是剛磨好的刀:“我的態度很簡單,寧可少拍幾期,也不能讓節目淪成廣告合集。昨天的事大家心裡都清楚,鄭總要的不止是廣告,他是要把節目變成他的房地產推銷會。那我們這幾個月的拍攝、熬夜、籌備,最後是給他搞樓盤站台?我吃飽了撐的沒事乾?”
“......”話糙理不糙。
大家都知道是這麼回事,但大家也不是陶淵明,還是得為五鬥米折腰。
製片人歎了口氣:“可現實是,我們的資金缺口很大,如果沒有外部資金,後期的一些拍攝計劃就得削減了。”
李洛插話:“削減可以,沒有必要的場景少拍點。但不能砍核心內容。節目不是不賺錢,隻是短期內沒他們那麼暴利的變現方式。”
製片人把文件夾“啪”地放在桌上:“小吳啊!問題是,這個行業的競爭太激烈了!同類節目一檔接一檔,如果我們不能在熱度期持續投入,觀眾的注意力就被分走了。廣告、冠名,都是為了保熱度。”
副導演冷笑:“那你是要熱度,還是要口碑?熱度會散,口碑能留下。你看現在網上罵那些‘綜藝變廣告’的觀眾少嗎?他們還會買賬嗎?彆因為資本們把我們當傻子耍,我們就把觀眾們也當傻子!”
場麵一時間僵住。
就在這時,陳思言慢慢開口:“我昨天不是說過嗎,我可以出資一部分。”
會議室的目光齊刷刷落在他身上。
陳思言的語氣依舊平靜:“具體數額我剛算過,五百萬到八百萬之間,都是可動用的資金。我的條件和昨天一樣——保持節目的設定,重點放在青少年的生活和成長,不做過度商業化的改動。”
製片人盯著他看了幾秒,低聲道:“這筆錢固然能補一部分缺口,但還是不夠。”
“那我也出。”副導演突然插話。
所有人一愣。
“小吳,你開什麼玩笑?”製片人眉毛都抖了一下。
副導演懶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我不開玩笑。我手裡有一部分資金,原本家裡那邊給的備用的,現在可以拿出來,撐個一千多萬沒問題。”
“你——”製片人怔了幾秒,“你什麼時候這麼有錢?”
“昨天不是說了嘛,我有的是錢。”副導演攤了攤手,神色淡淡,“不過我不想把錢砸在廣告裡。節目能不能走下去,不是靠鍍金的廣告牌,而是靠觀眾真心喜歡。”
會議室沉默了幾秒,像是所有人都在重新審視這兩個人。
陳思言補充道:“如果我們三方——我、副導演、以及節目已有的資金——加在一起,其實可以覆蓋絕大部分缺口。剩下的部分,我們可以通過精簡後期預算、調整拍攝周期來消化。”
李洛點點頭:“對,我們完全可以把資金花在刀刃上,不必為了短期的現金流去出賣內容。”
製片人沉吟片刻:“可這樣一來,我們就要砍掉原定的一些大型外景拍攝,還有嘉賓環節的擴展。”
副導演直接回:“砍就砍。與其請一堆流量來作秀,不如留更多鏡頭給孩子們。我們的觀眾,是衝著他們來的。”
李洛開口,“我少收點片酬也——”
程心也在這個時候舉了手,“要個幾百萬我也可以出啊,這點小錢我還是有的。”
會議桌上安靜下來,隻剩下翻頁的聲音。
最後,製片人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像是做了個艱難的決定:“好——既然你們都願意掏這個錢,那我們就不再向外部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