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成很快發現李洛說的“陪他玩玩”不是一句空話。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李洛依舊若無其事地出現在片場,拍戲、笑、接受采訪,甚至在某次直播連線中,還跟陳思言隔空發了一下糖,熱度高得上了熱搜。
但與此同時,網絡上也悄悄起了波瀾。
匿名賬號開始陸續爆料,不斷發力造謠——
【李洛私下脾氣很差,對工作人員頤指氣使】
【李洛與某品牌方關係曖昧,靠走後門拿代言】
【李洛曾在劇組發飆摔劇本,導致拍攝中斷】
……
一條比一條離譜。
可奇怪的是,每條都配著模糊視頻或模糊截圖,時間、地點、人物都模棱兩可,卻偏偏帶著那種“好像真有那麼回事”的迷惑性。
計成坐在電腦前看著那一串串熱搜,忍不住爆了句粗:“我靠,這賀立瘋了吧?一口氣造這麼多假料,他怎麼不改行去寫小說啊?他去洋柿子上寫那種‘全網黑的我被京圈大佬看中’、‘重生之我是頂流作精影帝’,肯定很賺啊。”
“瘋就對了。”李洛懶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手指輕點著茶杯的邊沿,“他現在急了。”
“可他這爆料頻率也太高了,你這幾天上了四次熱搜,一半都是負麵。”
“就算粉絲們知道是假的,路人也半信半疑,但是這種消息多了,終歸影響你的口碑。”
“我知道。”李洛語氣平靜,“他越亂,我越穩。等他把彈藥全打光,就輪到我了。這個招數我現在很熟了,跟之前對付遠光地產一個套路就行。”
“......”計成沉默一瞬,“你打假的姿勢熟練得讓人心疼。315大會應該給你頒獎。”
果不其然,沒兩天,局勢就開始崩。
第一批爆料賬號被扒出來——全是同一家公關公司注冊的小號,資金流直接指向一家“獨立品牌營銷顧問公司”。
而這家公司,注冊法人正是——賀立。
網友的嗅覺是靈敏的。
有博主連夜做了時間線:
【賀立離職盛曜娛樂→吳映雪事件曝光→李洛與陳思言公開發聲→盛曜公司內鬥→賀立被迫辭職→現匿名爆料李洛】
一串線一拉,邏輯閉環,像是一場陰謀劇的反向回放。
【這要不是報複,我現場吃鼠標。】
【臥槽,這劇情比電視劇好看。】
【好看在哪兒?年年不都這出?】
【李洛:謝謝賀總幫我宣傳。】
更離譜的是,有個財經博主直接放出了工商記錄截圖,顯示賀立近期還以公司名義購買了大批“信息推廣服務”,金額高達百萬。
計成看著輿情圖表從“負麵”一欄一點點翻紅變綠:“他這下是自己把自己點炸了。”
李洛笑了笑:“邀請大家一起看煙花。”
與此同時,陳思言那邊也沒閒著。
娛樂圈史密斯夫婦已經完全是所向披靡了。
某記者問:“最近李洛的負麵新聞挺多的,您怎麼看?”
陳思言聲音平穩:“我看見有人拚命往泥裡潑水,但泥太淺,最後他自己先滑倒了。”
采訪一出,評論區直接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