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故宮諜影:神秘的門衛_文化英雄聯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化英雄聯盟 > 第243章 故宮諜影:神秘的門衛

第243章 故宮諜影:神秘的門衛(1 / 1)

雨過天晴,北京的天空格外湛藍,空氣也顯得分外涼爽。一道豔麗的彩虹在紫禁城的上空架起了一座美麗的橋梁。

王至誠第三次站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大門前,心中充滿期待和不安。門前的門依舊緊閉,父親王光亭和母親蘭亭是否在這座大院裡,他無從得知。

在1912年和1914年,王至誠先後兩次來過這裡,每次與他見麵的都是他的老師楊守敬。為了見到父母,王至誠考入了北京美術專門學校,但如今卻因北伐軍即將攻入而被關在門外。

“哐,哐哐!”王至誠用力拍打著博物院的大門,心中焦慮不已。終於,一位看似四十七八歲、留著平頭的門衛打開了門,憤怒地問道:“乾什麼?”

王至誠不解地問:“大白天關什麼門啊?”

門衛稍微和氣了一點,回答道:“北伐軍就要攻過來了,青年書生快逃命去吧。”

王至誠取下背後的書畫包,堅定地說:“我這裡有需要博物院鑒定的字畫,如果是文物,我願意無償捐給國家。”

門衛看了他一眼,搖搖頭說:“一大早就來了對冒充捐字畫的‘新婚夫婦’,多虧了王士珍委員和王光亭委員及時趕到,故宮才免於損失。”

意識到門衛誤會了他,王至誠從書畫包中取出《蘭亭序》,隨意展示給他看,字帖上是王羲之那行雲流水的行書,正是:“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故宮不缺這些贗品!”門衛搖頭,“南北朝梁武帝蕭衍收藏至千種,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募集萬餘種,理宗收集也有170餘種,你想捐的屬於哪個版本呢?”

王至誠試探性地問:“先生,故宮博物院喜歡什麼版本?”

門衛略顯思索,便開始列舉:“馮承素的《神龍本蘭亭》、歐陽詢的《定武本》、虞世南的《天曆蘭亭》……當然還有王羲之的真跡,如果有的話,喜從天降啊!”

在爺爺的影集中,王至誠也見過門衛說的這些版本,他打量著門衛,覺得這人並非等閒之輩。為了不被忽悠,他回答:“是‘琅琊本’的《蘭亭序》。”

“‘琅琊本’?”門衛沉吟片刻,竟然把大門關上了。

王至誠心中焦急,然而不熟悉故宮的院子讓他無從入內。於是他轉身來到博物院旁的空場,青磚鋪成的地麵上沒有積水,幾棵茂密的大樹為他提供了蔭涼。他將筆墨紙硯備齊,宣紙貼在宮牆上,開始寫起《蘭亭序》。

沒過多久,便吸引了不少觀眾,價格也便宜,幾乎隻是墨水和紙張的成本。王至誠正在興頭上準備寫第三幅,聽到旁邊有人提醒:“青年人,快走吧,這是馬副館長的攤位,他每天都會來這裡支桌子為大家寫字。”

王至誠側頭一看,剛才的“門衛”推著家什過來,二話不說就把桌凳搬到他身邊,握住王至誠的手說:“我沒想到你就是書聖後裔王懷蘭的孫子王至誠!”

王至誠一時間愣住了。

“門衛”繼續說道:“我觀察你好久了,如果沒有毅力,你不會在風雨中等這麼久。看你的麵相和舉止,我想到了你的爺爺、父親。今天這場雨也反映了你的堅持。能臨摹‘琅琊本’《蘭亭序》的,隻有琅琊王氏父子和王至誠你。”

“敝人不才,正是王至誠。”王至誠謙虛地回答。

“你就是王光亭的兒子?!”“門衛”握得更緊了,問道:“你這麼大的雨來這裡乾什麼?”

王至誠坦誠地說:“不瞞您說,我想在此謀個差事。”

“他就是馬副館長。”旁邊買字的一位觀眾提醒道。

這時,馬副館長微笑著走近,展示他的書法:“當頭天淨無雲氣,到耳人和有鳥聲。”王至誠一見,驚喜道:“先生的字我在美專的時候見過,這幅對聯就是您寫的!”

馬副館長笑了:“‘氣’不得,酷夏而非暖春,當然是‘人’和了。”見王至誠眉頭緊皺,馬副館長自我介紹:“我是這幅字的作者馬衡。”

王至誠恍然大悟,原來這位“門衛”竟是故宮博物院的副館長馬衡。他對王至誠的才華有了更深的了解,便說道:“王懷蘭老前輩曾是山東大學國學館要職,怎麼不留在北大而來這裡呢?”

“能否在博物院就職,就要看馬副館長了。”王至誠信心滿滿地回應。

馬衡卻提醒道:“這裡每一個進入的人都要經過嚴格審查。就算是張氏父子、蔣司令等人介紹的,易培基都沒有。”

王至誠點頭表示理解,馬衡繼續說道:“你在北京讀書多年,應該知道易先生的為人,他善於發現和用人。”

王至誠對易培基略有耳聞,知道他曾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是一位頗有影響的教育家。

馬衡接著說:“易培基自1924年起便開始參與故宮的工作,負責清理清皇室的公私財產。至於楊守敬先生的藏書,我們也在查找。”

王至誠心中一動,興奮地問:“楊守敬先生的《蘭亭序》摹本和真跡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衡歎息道:“很遺憾,楊守敬帶回的善本秘籍中連《蘭亭序》的摹本都沒有!”

王至誠有些失望,但隨即想到楊守敬的觀海堂藏書:“楊先生在光緒二十九年建成觀海堂,藏書超過十萬卷。”

“不過辛亥革命時,這些藏書未能運出。”馬衡解釋。

“為何?”王至誠追問。

“因為當時都督黎元洪曾發布保護楊守敬藏書的啟示,要求所有人共同保護。”馬衡引用了啟示中的幾句話,進一步說道:“楊紳守敬藏古書數十萬卷,若有意圖損毀及盜竊者,必將依法嚴懲。”

王至誠感慨:“竊書之罪,罪不該致死,然而鋌而走險者比比皆是。”

“這你可以放心。”馬衡說,“楊先生去世後,其家屬於民國四年已將觀海堂的藏書以國幣元售予北洋政府,四年後由梁其超請北洋政府將這些藏書轉給鬆坡圖書館。”

王至誠對鬆坡圖書館的安置仍有疑慮:“怎麼會放在那裡?”

馬衡解釋:“這是經過大總統徐世昌批準的。”

“那麼,有沒有文物在轉移或者其他地方失蹤呢?”王至誠關心地問。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但楊守敬家屬送進故宮的善本秘籍,易培基館長十分關注。他曾說,楊守敬出使東京時帶回的王羲之《蘭亭序》真跡之一,後來失蹤了。無論是真是假,我們都應對此事認真對待。”

當王至誠聽到這些時,心中感到重重的責任。他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楊守敬的學生,更肩負著保護和傳承中國文化的使命。在故宮的門前,他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曆史重擔,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至誠知道,自己的書法之路不僅關乎個人的成就,更與國家的未來息息相關。他將不遺餘力地追尋那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努力為故宮、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天獄之主 鍛造之神哭著求我收他為徒 魔法大陸當野人 傳頌之名 重回八零,嬌氣包的幸福生活 快穿:病嬌反派太任性 三歲小福寶:暴躁奶團在線錘鬼 人在現實,但有鼠符咒! 第九十九次心動 華娛2001:叫我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