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上海列車上:春霧中的抗爭_文化英雄聯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化英雄聯盟 > 第418章 上海列車上:春霧中的抗爭

第418章 上海列車上:春霧中的抗爭(1 / 1)

1929年3月初,春霧彌漫,晨風習習,仿佛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一層神秘的麵紗之中。

一列蒸汽火車如同一隻巨獸,轟鳴著沿著鐵軌向前衝去,車窗外的景象在王至誠眼前飛速掠過,朦朧的景象如同夢境般虛幻。

然而,這種平靜的夢境被一陣突如其來的觸碰打斷。王至誠的衣兜被人輕輕碰了一下,王至誠下意識地伸手去抓,卻捉到一張書寫潦草的海報,海報的紙張粗糙,邊緣卻因頻繁的翻閱而略顯磨損,仿佛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所操控。

他低頭一看,隱約間那張海報上的字跡在昏暗的車廂內閃爍著不祥的光芒:“廢止中醫案。”這幾個字如同沉重的鐵錘,猛然敲擊在他的心頭。

王至誠的胃部一陣絞痛,腦海中湧起對餘雲岫的回憶——一個曾與他有過交集的人,如今卻在推動這場波及千年的醫學文化浩劫,令他倍感絕望。

火車繼續飛馳,車廂內的氣氛逐漸凝重。王至誠的心跳加速,耳邊的轟鳴聲仿佛變得遙遠而模糊。

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其他乘客,儘管他們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但他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籠罩著這趟列車,仿佛整個社會都在這條鐵軌上搖擺不定。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餘雲岫的身影——這個曾與他有過交集的人,如今卻在推動著一場波及千年的醫學文化的浩劫。

餘雲岫,1879年生,名岩,號百之,浙江鎮海澥浦人,曾在日本大阪醫科大學求學,回國後任公立上海醫院醫務長。這樣的背景,竟成了他如今推動廢止中醫的工具。

兩年前,王至誠初到上海,正為了華教會大學爭取教育主權,舊疾複發之際,他曾求助於餘雲岫,結果在他的治療下,病情如願好轉。今日,餘雲岫卻以這樣的姿態提出廢除中醫,背離了他曾立下的誓言,王至誠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憤懣。

火車的轟鳴聲中,王至誠前座的幾位中醫名家和教育家正在熱烈交談。丁甘仁的弟子程門雪麵色微沉,滿臉憤懣地說道:“廢止中醫,蔣這次又錯人了!”他的聲音高亢而激昂,似乎在為即將到來的國家危機而感到焦慮。

丁甘仁,字澤周,1866年2月8日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通江鄉孟河鎮,創辦上海中醫中醫專門學校,開中醫學術界傷寒、溫病統一論之先河,被譽為中國中醫教育先驅。

程門雪,名振輝,號九如、壺公。江西婺源人。民國知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善用複方多法治療熱病和疑難雜症,用藥以簡潔、輕巧、靈動見長。畢生致力於中醫臨床和教學工作。

“中醫到底得罪了誰?”陳存仁不無疑惑地問道,語氣中透著無奈與不安。章次公則冷靜分析:“或許是戴老板的安排,蔣汪之間圍繞中醫,已然是一場文化之戰。我們需謹言慎行。”

陳存仁,出生於上海老城廂一衰落綢緞商人家。八歲喪父。師從姚公鶴、章太炎。1929年3月陳存仁被中醫界推選為五個代表之一,赴南京國府抗議“廢止中醫案”。

王至誠瞥了一眼翁瑞午,坐在他旁邊的這位中醫大師似乎並未在意眾人的討論,仍在低頭沉思。他淡淡一笑,語氣中卻帶著諷刺:“禿子頭上的虱子,擺在那裡。”這句話一出,車廂內的氣氛頓時緊繃,所有人都意識到,衛生部的決策正是蔣司令深思熟慮的陰謀。

王至誠心中升起一股寒意,他明白,時任衛生部長的薛篤弼並無醫學背景,他的上任不過是蔣司令拉攏閻錫山的政治交易。如此一來,整個中醫界豈不成了權力遊戲的犧牲品?

“衛生部如此大的會議,我們中醫界的誰參加了?”翁瑞午突然打破沉默,憤憤不平,道出了事情的真相:“當時的中央衛生會委員們,幾乎個個都有西醫背景,而這樣的外行人討論中醫的廢止,目的昭然若揭!”

“劉瑞恒,那個哈佛畢業的副部長,主持會議時竟連個中醫都沒能請來,居然就這麼輕易通過了廢止中醫的議案!”王至誠一時間怒火中燒,憤怒的聲音在車廂中回蕩,似乎連車窗外的春霧也因此而變得更加沉重。

惲鐵樵則將責任指向餘雲岫:“沒有汪精衛的支持,餘雲岫根本沒有膽量提此案!這完全是汪與蔣合謀的結果!”他的雙手緊握,仿佛正握著即將爆發的怒火。

惲鐵樵,1878年生,中醫學家。早年從事《小說月報》主編,正當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的時候,喪子之痛不時向他襲來。從此棄文業醫。與國學大師章太炎及其弟子在上海創辦“中國通函教授學社”,也即後人所熟知的“鐵樵函授中醫學校”。

“共方毛先生的態度比蔣汪明朗得多。”王至誠尋求一絲希望,話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早在井岡山鬥爭時,他就明確提出要成立中醫科,重視草藥,給予中醫應有的尊重。”

“可如今的形勢,已然不容樂觀。”翁瑞午警覺地提醒,“國府和蔣司令絕不會輕易放過中醫。他們對文化的重視,絕非我們所能想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如翁瑞午所言,儘管《新聞報》對衛生會議的報道引發了中醫界的廣泛關注,但具體的提案內容卻被刻意壓製。接下來的幾天,關於“廢止中醫案”的討論如同燎原的烈火,點燃了人們心中的憤怒。

翁瑞午問王至誠:“即使你不在教育發展,也應該是文學、書畫藝術上有所成就,而不應擠在中醫的道路上。我們和你不同,終生拴在中醫上了。”

王至誠感慨地說道:“因為這場關於中醫的鬥爭,絕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政策爭論,而是一場關乎華夏中醫文化存亡的生死較量。我作為一名記者,有這個責任擔當!”

王至誠望著窗外,春霧彌漫,似乎籠罩著一個個尚未揭開的真相。上海的街頭巷尾,關於“廢止中醫案”的討論如同風暴般席卷而來,眾多中醫界人士紛紛回國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王至誠心中清楚,麵對即將來臨的挑戰,他想起張學良讓他來上海,是約見潘玉良,並邀請她加盟東北大學。而上海的中共特科是讓他協助魯迅等文藝界人士,儘快籌辦左翼文學聯盟,記者聯盟和美術聯盟……然而,當看到汪精衛支持下的廢止中醫案,為了扞衛傳統醫學的尊嚴,身不由己地加入到抗議“廢止中醫案”的洪流之中。

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而我,也必將在這曆史的巨浪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鬥轉江湖 聖靈天下 老太重生擺爛育兒,反得母慈子孝 有味道的神鬼事 九幽刑典 愛也執著 兵王之我是一個交警 唯冠 幼馴染好像黑化了怎麼辦 將軍手段狠辣,卻是頂級戀愛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