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誠一路上欣賞著長江兩岸的美麗風景,不知不覺來到了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南京三傑”之一徐悲鴻的故鄉——無錫。
清晨的陽光灑在湖麵上,微波蕩漾,仿佛為這座城市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此時,溫婉美麗的沈安娜再次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沈安娜手拿話筒,宛若一位活力四射的導遊,聲音清脆悅耳:“無錫市,又稱梁溪、金匱、錫城、震澤,被譽為‘太湖明珠’。在這裡可以泛舟湖上,欣賞湖光山色;可以去靈山,登高望遠,拜大佛許願;還可以選擇煙花三月下揚州,享受瘦西湖的嬌媚……”
隨著她的話語,遊客們紛紛點頭,流露出期待的神情。
沈安娜繼續介紹:“無錫的蟹黃湯包、蟹黃豆腐、拆燴鰱魚頭、雞蛋火燒、蝦籽餃麵和筍肉餛飩都值得一試。”她的話勾起了大家肚子裡的饞蟲。
王至誠緊跟著沈安娜,趁著大家分散行動的時機,找了個機會問道:“沈琬同學,去徐悲鴻的故鄉怎麼走?”
沈安娜望著奔跑而來的遊客,搖了搖頭:“對不起,我並不清楚。不過可以問及潘玉良,她就在無錫啊!”
這時,一位穿著大褂、戴著眼鏡的先生上了船,年紀約三十四五歲,風度儒雅,氣質非凡。王至誠一眼認出他是葉聖陶,急忙上前握緊他的手,激動地介紹後麵跟來的孔伯華和翁瑞午。
沈安娜眨巴著漂亮的大眼睛:“你們認識?”
王至誠微笑著說:“葉兄,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聖陶,蘇州人,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經過簡單的自我介紹,四個人開始先聊起廢止中醫案和中醫聯合南京請願團的事情,轉而談到徐悲鴻與全國畫展的事情。
葉聖陶神情嚴肅地說:“今年徐悲鴻在北京藝術學院進行藝術教學改革,聘請齊白石擔任教授,但遭到保守勢力的阻撓。現應顏文梁之邀,回到故鄉前往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講學。”
葉聖陶則急於回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大家的食欲也沒有了,隻是簡單喝了茶,繼續聊著各自的想法。
郵輪最終到達了張家港。張家港東南與常熟相連,南與蘇州、無錫相鄰,乃是通向世界的港口。這裡的景色優美,鳳凰山的古老內外八景,穿過恬莊古鎮彎曲的小溪流,都是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然而,對於王至誠而言,這水韻江南的古樸風情似乎並沒有吸引他的注意。他的心中始終惦記著徐悲鴻的消息,心中充滿了遺憾。
翁瑞午急於回家,孔伯華應他的邀請,在蘇州下了船同去,而王至誠與葉聖陶、沈安娜則繼續留在船上。
經過四天三夜的旅程,郵輪最終抵達了上海。大家下船後,王至誠心中期待與中國教育家、實業家、政治家黃炎培的見麵,卻得知他已離開上海,心中感到一陣失落。
王至誠心中暗想,或許白蕉那個年輕的書法後生會在這裡。而葉聖陶說:“因廢止中醫案的事情,大家還是擔心國字號內有人會算舊賬。儘管一些書畫家沒有參與,但作為後援的事情敗露。白蕉等青年被追捕。”
王至誠自言自語:“是我害了他們。白蕉還那麼年輕。”
葉聖陶輕聲說道:“或許白蕉去見潘玉良、劉海粟去了。”
正當王至誠失望地準備離開時,沈安娜又跑了過來,指了指前方:“在我左手邊的第三家飯店,他們或許在那裡恭候。”
王至誠心中一喜,揮手向沈安娜告彆,轉身朝那家飯莊走去,按照約定來到一個包間,打開門的那一瞬間,驚喜地發現潘玉良獨自坐在桌子前,正品著茶。
潘玉良抬頭,微笑著招呼王至誠:“來點酩悅香檳還是怡和啤酒?”
王至誠連忙搖頭:“都太昂貴了,還是品茶吧。”
潘玉良給王至誠沏了一杯茶,細心地問:“這茶如何?”
王至誠端起杯子,看到銀白隱翠、條索細長、卷曲成螺的茶葉緩緩散開,碧綠清澈,香氣濃鬱。他輕輕品了一口,讚歎道:“形美、色豔、香濃、味醇,這可是碧螺春啊!”
潘玉良微笑地點了點頭,然後將一張全國美術展覽的方案遞給王至誠。
王至誠瀏覽了一下,眉頭微皺:“現在成立一些學會、社團相當不易。”
潘玉良問:“你遇到什麼難題了?”
王至誠坦言:“針對廢止中醫案,中醫界打算在上海、南京成立中醫文化同盟。雖然蔣司令並沒有反對,但汪的勢力不容忽視。在中醫界共字號的人太少,我們還是停止籌辦。”
潘玉良認真說道:“國字號‘三大’結束後,開始討伐桂軍,分兵三路進攻廣西。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筆會中國分會會長蔡元培等人的積極努力下,國府出麵,由教育部主辦並定名‘第一屆全國美展’,於上海舉行。”
針對全國美術展覽會總務委員會,王至誠提出意見:“蔡元培為名譽會長,楊杏佛為名譽副會長。蔣夢麟為會長,馬敘倫、吳震春為副會長,陳石珍為總乾事。何香凝、王一亭、於右任、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江小鶼、吳湖帆、徐誌摩、錢瘦鐵等為委員,幾乎沒有共字號的書畫人物。既然是全國美展,就應該不分黨派,才更公平一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潘玉良點頭:“你和共方多位書畫家有聯係。我受蔡元培委托,請你推薦,作為調整和補充。”
王至誠頓時心中一動,想到身邊的安娥、靖堯、袁殊、胡底、李苦禪等書畫家,但想到四一二的陰影,心中卻依然猶豫:“這個方案基本定型,讓他們來能做什麼?”
潘玉良認真回答:“邀請畫家陳之佛、張光宇、葉淺予設計第一屆全國美展大門口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牌樓。請你來除了幫助總務會邀請著名書畫家加盟,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宣傳。”
王至誠思索:“既然是中國曆史上為‘全國美展’,其規模宏大,中外觀眾將十萬餘人。沒有共字號的加盟總是遺憾。”
潘玉良說道:“廣州中國畫家趙少昂為鑒彆委員,北大國學館館長、書畫家、收藏家葉恭綽曾出任張作霖安國軍財政討論會副會長,現在也加入首次美術展覽會評審員。我的加盟,也必將帶來一定的影響。”
王至誠心中暗想,若是共字號的書畫家不參加,必然會引起爭議:“這個美展的不安全因素一定考慮到,比如徐悲鴻等參加。”
潘玉良沉吟片刻:“在北大,蔡元培喜歡教授們論爭。不同藝術觀點之間的論爭,活躍美術界的研究空氣,何樂而不為?隻是,我正在籌辦個人西畫家畫展。蔡元培先生把此事托付給我,所以,我認為你出麵比我更合適。”
王至誠微笑:“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再者,若將全國畫展辦成第一個女西畫家畫展,也是為國家爭光,二者並不矛盾啊!”
潘玉良心裡明白,無論是國立北京藝專、杭州藝專還是上海藝專,皆已成規模,不缺她這樣的人才,相反像東北大學這樣的大學,連簡單的書法課、美術課都難以編入正常學科。
漂泊於異國他鄉的潘玉良,曆儘艱辛和努力,今日總算回國,就碰上全國畫展,她心中說不出的圓滿與歡喜。然而,看到王至誠不願推薦共字號的書畫家參加時,她的心中卻有些不是滋味。
“嗚——”一聲悠揚的笛哨,船在吳淞口港靠岸了。潘玉良與王至誠相視一笑,轉身走向船艙。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