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誠揚鞭催馬,伴著林徽因朝著奉天城外的鬥姆宮而去。天邊的朝陽透過薄霧,照亮了這片神秘的土地。儘管今天不是鬥姆元君的誕辰——農曆九月初九,但前來祈福的人絡繹不絕,顯然鬥姆宮依舊是信奉者心中的聖地。人潮湧動,昔日的繁華仿佛在這一刻重現。
在鬥姆宮道觀內,王至誠和林徽因有幸見到了葛月潭道長。他正坐在道觀的書桌前,剛剛完成一幅名為《金石言》的作品。見兩人進來,葛月潭抬眼一笑:“你們是王先生和梁夫人吧?”
王至誠微微一怔,隨即問道:“道長,您是如何知道我們的?”
“聽腳步聲如見其人,見其人如見其字,”葛月潭輕鬆地解釋道,“貧道早前見過你們的墨寶,腳步聲的輕重也能猜出些許。”他微微搖晃著自己那飄逸的長須,臉上掛著和藹的笑容,顯得格外親切。
王至誠心中暗自驚訝,看著這位七十六歲高齡的道長,心中不禁感慨:“葛道長看上去不過是而立之年。”
“七十三而已,鬼門關的路口,看來貧道也要過八十四了。”葛月潭笑著邀請他們靠近,“不妨指點一二。”
林徽因謙遜地說道:“我對建築和繪畫略有了解,至於書法,還請王教授來吧。”
王至誠捧起《金石言》,低聲誦讀:“‘創業難,創業難,創成家業如登山……買房產,置莊田,唯恐兒孫後來難……’”他讀著讀著,不禁讚歎:“好詩,好詩啊!”
“王教授,醉了?還沒招待呢!”葛月潭調侃道。
“‘說瞎話,討人嫌,酩酊醉後惹人煩。’”王至誠挑了挑眉,隻好如實評價,“葛道長的作品內容上,有人生的曆練與感悟,直擊人心!其書法功力與韻味亦算完美,但從藝術高度來看,若與王羲之的《蘭亭序》相比,則還略顯不足。”
葛月潭點頭稱是:“王教授說的正是。此作乃是貧道1913年所寫,藝術上確實談不上什麼。一些官商喜歡,貧道也就借此籌集些銀兩,遼西百姓實在艱難啊!”
林徽因見王至誠措辭直接,生怕傷了葛道長的自尊,便輕聲吟誦起詩句:“‘嫌布衣,好絲綿,奢華太盛日用繁。有妻有妾反憎嫌,尋花問柳不惜錢。玩鷹犬,弄絲弦,博弈場中愛賭玩……冬無衣,夏無衫,妻子凍餓受饑寒。投親訪友不見麵,要作生涯無本錢。一切藝業全不曉,焉能得用世間錢。’”
王至誠歎息道:“‘早知今日受貧苦,悔恨當年性不安。為人到此方省悟,創業不難守業難。’葛道長以此詩警醒貪官汙吏,籌得銀兩為遼西百姓,已然足夠,何必再為作品苛求無瑕呢?”
“長江一去無回浪,人老何曾轉少年。奉勸世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賭錢。”葛月潭說著,將毛筆遞給王至誠,“我希望這落款留給王教授,以求拋磚引玉之效。”
王至誠接過毛筆,心中滿懷期待,寫下落款,然而沒想到葛月潭直接指出了瑕疵:“雖有《蘭亭序》的外形美,卻缺乏內在的功力。”
本想借此機會勸葛月潭出麵為遼西救災、阻止中原大戰,沒想到在書法上竟得到了意外的啟示。
葛月潭一邊書寫《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一邊娓娓道來:“圓明道母無尊,大圓滿月光王,東化慈救皇君天醫大聖,先天道姥,象道之母。鬥姆,原為周禦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因春日在花園遊玩,心有所感,生下九個兒子。”
“真是神威浩蕩,法力無窮!”王至誠感歎道。
葛月潭停下墨筆,繼續說道:“能陽能雨能變化,救災救難救刀兵。祈名金榜題名,商賈者利加增,父母得長生,子孫榮盛,夫婦壽康寧;萬邪自皈正,諸惡化為塵。正因如此,才得到了人們的虔誠信仰。”
王至誠一聽,立刻回應:“應現九道體,一曰天黃,二曰紫微,三曰貪狼,四曰巨門,五曰祿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貞,八曰武曲,九曰破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葛月潭又引用了老子的《道德經》,“‘道非道,非常道。’”
王至誠心中一動,想起葛月潭對自己《蘭亭序》的評價,便懇切地問道:“不知葛道長如何看待外形美與內在功力的關係?”
“道為陰陽,大小、長短、高低、快慢、濃淡、黑白……王教授的字都做到了。”葛月潭微微一笑,話題一轉,“內在功力不足,是因為分心,分心則分神,分神則分力,力不足則字神散也。”
王至誠恍若領悟,問道:“我為何分心?”
葛月潭的目光在兩人身上遊移,最後落在了認真傾聽的林徽因身上,細聲說道:“二位前來不知是為了字吧。”
林徽因微笑著走近:“不瞞葛道長,今天來找您,主要是想請您去東北大學鼓呼,一是為募捐,二是希望您能出麵阻止張漢卿的中原大戰。”
“貧道無法阻止張漢卿參加中原大戰,就如他無法阻止我們賣字畫募捐一樣。”葛月潭問道,“王教授,您意下如何?”
王至誠心中渴望:“勸張漢卿停止中原大戰為一,募捐為二,討教書藝為三。”
葛月潭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字的功力在於五指的力度、腕力、背力以及全身的心力。五指力度,王教授是書聖世孫,門裡的人都知道‘永’的八法。不過,看了王教授幫我的落款,我希望您能研墨一下道教。王羲之寫出《蘭亭序》與他的信仰道教有關。”說著,他開始練習五指的力度。
王至誠也跟著葛月潭的動作,一招一式地練習,感受到全身的熱度與力度湧向指端,興奮地拿起毛筆開始寫:“永和九年……”
“硬似劍,柔似發,靜若處子,動如野兔……”葛月潭一邊演講,一邊示範。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至誠全神貫注、一氣嗬成完成《蘭亭序》的默臨,直到太陽已偏西,光影斜灑在道觀的青石板上,似乎在為這一刻的創作與交流默默祝福。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