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空氣帶著一絲寒意,枯枝敗葉在風中搖曳。張學良乘坐飛機從南京飛往上海,抵達上海後,他出席了市長張群為他舉辦的招待宴。在宴會上,張學良再次與蔣士雲相遇。
蔣士雲此時已出落得風姿綽約,宛如盛開的花朵。她的每一個微笑都仿佛在訴說著心底的悸動,她的眼神清澈而堅定,流露出一種從容自信,讓張學良對她的印象愈發深刻。
三年前的那個夏天,蔣士雲剛剛回國,張學良已是東北軍第三軍團總司令,駐防在保定,時常前往北京。在顧維鈞的引薦下,張學良得以結識蔣履福及其女兒蔣士雲。那時,她仍是一個紮著兩條辮子的年輕姑娘,張學良並未將其放在心上。
如今,蔣士雲的容顏如同出水芙蓉般亭亭玉立,含苞怒放。她不僅外表動人,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流利的英語和法語令張學良驚訝不已。宴席上的燭光映照在她的臉龐上,仿佛為她披上了一層柔和的光輝,張學良感受到了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轉眼到了11月,張學良回到沈陽的當天晚上,靖堯笑著將一本冊子遞給王至誠:“給你,副總司令讓你統計一下他的書畫。”
“副總司令自然是指張學良,”王至誠心中暗喜,沒想到這樣的重要事情會交給自己。靖堯接著說道:“書畫是定遠齋藏品中的主項,現在秘密由沈陽移至北平順承王府。”
“定遠齋有沒有王羲之的作品?”王至誠好奇地問。
靖堯急忙將小冊子收回,“張漢卿相信你才讓我轉交於你,現在我自己統計吧。”
不久後,張學良不斷收到蔣士雲從上海寄來的書函與明信片,其中還有她不輕易示人的玉照。每當看到她的照片,張學良的心中總會湧起一股溫暖,然而,他卻早已將那位會講兩種外語的蘇州姑娘淡忘,心中隻惦記著已經去世的貝祖詒,此時正與蔣士雲擦出愛情的火花。
蔣士雲的名花易主,讓風流倜儻的張學良感到失落,甚至漸漸將關在監獄裡的楊開慧拋諸腦後。此時,張學良腦海中浮現出興安區的土匪囂張,頻頻襲擊當地居民,令他們苦不堪言。他想起在東北講武堂的同學關玉衡,心中不禁一動。
其實,早在皇姑屯事件後,關玉衡已經通過鄒作華將這個建議上報給張學良,並親自麵見張學良,但當時的張學良因失去父親張作霖而心情沉重,隻留下一句“從長計議作罷”。
兩年後,鄒作華再次將報告上報給張學良。張學良看到後,心中湧起一股緊迫感,立即批準了這個方案,並調撥了一定軍費。軍費下來後,需要與當地的蒙古王公商量土地事宜。關玉衡作為參謀長,接下了這個重任,前往興安區,發現占據土地的蒙古王公不願意將土地賣給東北軍。
經過走訪,關玉衡發現,蒙古王公之所以拒絕東北軍的請求,是因為他們被日本人所迷惑。日本派遣間諜在東北拉攏一些親日的東北軍政大員,還扶持一些土匪在興安區為非作歹。經過關玉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遊說,大部分蒙古王公表示同意,但仍有一些人和日本人有勾結,拒絕讓步。關玉衡為了能順利取得土地,付出了相當多的努力,最終在堅決的態度下,將土地拿了過來。
為了東北的安全和糧餉問題,張學良批準成立東北興安區屯墾區,並任命鄒作華為屯墾軍司令,關玉衡為東北興安屯墾公署軍務處長兼炮兵第三團團長,率三團駐佘公府。兩人都清楚,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任務,但他們也明白,成功將為東北帶來新的生機與希望。
與此同時,閻錫山發表通電,宣布即日釋權歸田。隨後,閻錫山和馮玉祥通電取消太原的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司令部,中原大戰就此結束。這個戰役的終結,雖然帶來了暫時的寧靜,卻也埋下了更大的隱患。
中原大戰剛剛終止,南京出版的《時事月報》卻刊出了一條震驚世人的新聞:《驚心動魄之日本滿蒙積極政策——田中義一上日皇之奏章》。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進入上世紀30年代的日本,正遭受世界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國內生產和對外貿易急劇萎縮,社會動蕩,人民生活困苦。以軍部為核心的軍國主義勢力,開始發動對外侵略戰爭,希望借此擺脫危機。
田中義一奏章的大體內容表明:“過去的日俄戰爭實際上是中日戰爭,未來欲控製中國,必須先打倒美國的勢力。倘若中國完全被我國征服,其他小亞細亞、印度、南洋等地的民族必將敬畏我國而向我投降,使全世界認識到亞洲屬於我國,而永遠不敢侵犯。”
《田中奏折》一經披露,立即引起了世界範圍的嘩然與震動,各國輿論紛紛表示驚訝與譴責。中國各地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抗日浪潮席卷全國,民眾的憤怒如同火山噴發,蔓延至整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抗日的號召在城市與鄉村間傳遞,激起了人們心中的鬥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成功獲取《田中奏折》的英雄們是蔡智堪和王家楨。他們在得知日本侵華計劃後,迅速展開行動,冒著極大的風險,獲取了這一絕密文件。兩人的勇氣與智慧讓無數人欽佩,他們明白,隻有將這一信息公之於眾,才能喚醒更多的中華兒女,共同抵禦外敵。
然而,麵對日本外務省的抗議與指控,國府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1930年,日本外務省聲稱《田中奏折》是偽造的,企圖掩蓋其侵略野心。此時的中國正處於動蕩之中,中原大戰剛剛平息,如何有效應對這一突發事件,成為了政府的當務之急。
然而,張學良此時心中也感受到一股不安。他知道,東北的局勢越發複雜,外有日本虎視眈眈,內有土匪騷擾,自己肩負的責任沉重無比。蔣士雲的身影在他心中揮之不去,仿佛她的笑容和那雙清澈的眼眸,時常在他腦海中浮現。對未來的迷茫和對過往的懷念交織在一起,讓張學良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未來的道路。
就在這時,張學良決定加大對東北的關注。他深知,隻有增強東北的軍事實力,才能有效抵禦外敵的侵略。他開始頻繁調動軍隊,在興安區展開了一係列軍事演習,並與關玉衡緊密合作,製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方案。
這一切,似乎都是為了迎接即將來臨的風暴。張學良心中明白,曆史的車輪正在滾滾向前,而他已經無法停下腳步。無論是對蔣士雲的情感,還是對東北的責任,他都必須在風暴來臨之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日子在緊張與不安中流逝,張學良的內心也在不斷掙紮與成長。他終於意識到,愛與責任之間的抉擇並非易事。當他再一次想起蔣士雲的微笑時,心中湧起的除了悸動,還有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在那段動蕩不安的歲月裡,他必須站出來,成為那個能夠帶領東北走向光明的人。
隨著時局的變化,張學良的決策將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命運。他深知,未來的一切都將取決於他的選擇,而這一切的選擇,都將與即將到來的抗爭緊密相連。
喜歡文化英雄聯盟請大家收藏:()文化英雄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