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門店的時光,以一種截然不同的緩慢和凝滯流淌著。這裡沒有衝鋒的號角,隻有談判桌上反複的唇槍舌劍;沒有炮火的轟鳴,隻有文件翻動的沙沙聲和翻譯員冷靜低沉的聲音。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鬥爭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前沿陣地。
李雲龍很快適應了軍事組的日常工作節奏,但其內容的特殊性卻不斷給他帶來新的衝擊。他參加的第一次代表團內部策略會議,就讓他大開眼界。
會議在首席代表一位氣質儒雅卻目光如炬的老革命)的主持下進行。各分組政治組、軍事組、新聞組、後勤保障組)負責人依次發言,彙報最新情況、分析敵方動向、提出應對建議。討論的焦點集中在敵人最新拋出的一份關於軍事分界線修正案的備忘錄上。
對方憑借其空中偵察優勢,提供了一套極其精細卻明顯biased帶有偏見)的地圖和數據,試圖證明在某個區域,我方實際控製線“向前突出過多”,“不符合地理均衡原則”,要求我方後退兩公裡,讓出幾個關鍵的高地。
政治組的同誌首先分析了對方此舉的政治意圖,可能是國內壓力下的故作姿態,也可能是為後續談判增加籌碼。新聞組的同誌則彙報了國際輿論對此的可能反應。後勤組的同誌計算了調整防線可能帶來的物資消耗和風險。
輪到軍事組發言時,張組長將目光投向了李雲龍:“李顧問,你是從前麵剛下來的,對這幾個高地的情況最熟悉。你談談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李雲龍身上。他深吸一口氣,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拿起教鞭。儘管事先準備了材料,但真到了這場合,他還是感到一絲緊張,手心微微出汗。
“首長,同誌們,”他開口,聲音比平時低沉了些,努力讓自己顯得更“專業”,“敵人完全是在胡說八道!什麼地理均衡?打仗不是畫地圖!”
他手中的教鞭重重地點在那幾個高地上:“這一片,根本不是什麼無關緊要的突出部!這是我們在今年春季防禦作戰中,經過反複拉鋸,犧牲了整整一個加強營的代價才鞏固下來的!它俯瞰著山下三條交通要道!我們後退兩公裡?簡單!但把這片高地讓出去,就等於把山下的兄弟部隊的側翼完全暴露給敵人的直射火力和觀察之下!他們隨時可以居高臨下,威脅我們縱深的運輸線和預備隊集結地!”
他越說越激動,語速加快,仿佛又回到了戰火紛飛的戰場:“敵人為什麼非要這裡?就是因為拿不下,所以才想在談判桌上騙回去!他們的地圖畫得再花哨,也改變不了他們的士兵被我們牢牢釘死在山腳下的事實!我們有一個迫擊炮排常年部署在反斜麵,專門打擊試圖接近的敵軍,光是記錄在冊的殲敵數字就有……”
他詳細列舉了幾個高地上的工事配置、火力點密度、以及與周邊陣地的戰術支撐關係,每一個數據都紮實可靠,源於鮮血換來的經驗。
會場一片寂靜。幾位文職出身的代表顯然被這種赤裸裸的、帶著血腥味的戰場描述震撼了。首席代表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
“所以,”李雲龍總結道,語氣斬釘截鐵,“彆說兩公裡,兩百米都不能讓!這不是一寸土地的問題,這是成百上千戰士用命換來的戰略優勢,更是關係到後續防線穩定的大事!敵人想要,可以,讓他們再派部隊來攻!看他們有沒有這個膽量和本事!”
他的發言結束後,會場裡沉默了片刻。首席代表緩緩開口:“李雲龍同誌說得好啊。談判桌下的較量,歸根結底,取決於談判桌外的實力和決心。敵人想用空中拍的幾張照片和漂亮話就拿走我們的戰士用生命守衛的土地,是癡心妄想。”
會議最終決定,堅決拒絕對方的無理要求,並指示軍事組立即準備一份詳儘的書麵反駁材料,附上儘可能具體的戰例和數據,作為我方談判代表的發言底稿。
散會後,張組長拍了拍李雲龍的肩膀:“老李,好樣的!就是要這個勁頭!以後這種會,你多發言!”
然而,談判的博弈遠非一次會議就能解決。接下來的日子裡,李雲龍見識了各種外交鬥爭的手段:對方如何利用程序性問題拖延時間;如何故意曲解我方提議;如何在媒體麵前顛倒黑白、塑造輿論;甚至如何利用一些小動作如故意遲到、在會場布置上做文章)來施加心理壓力。
他也更加深入地參與到軍事組的具體工作中。他們需要根據談判進程,不斷準備各種預案:如果對方在a議題上讓步,我方可否在b議題上稍作靈活?如果對方強行推動某個條款,我方的反製措施是什麼?底線在哪裡?
這項工作需要極其冷靜的頭腦和縝密的思維。李雲龍發現自己必須努力克製住戰場上那種“不服就乾”的衝動,學習在進退之間尋找最符合國家利益的平衡點。他開始明白,有時候暫時的僵局和拖延,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次,對方在談判桌上突然拋出所謂“證據”,指控我方違反停火協議,在某地調動部隊。會場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我方首席代表麵不改色,冷靜地要求對方提供具體時間、坐標和部隊番號。對方代表語焉不詳,顯然是想渾水摸魚。
休會間隙,軍事組立刻緊急核對情況。李雲龍根據對方模糊的描述和對前線部隊部署的熟悉,迅速判斷出對方所指的大致區域和可能的時間段。
“那幾天正好趕上暴雨衝毀了道路,我們的運輸隊是在搶修道路,向前沿運送糧食和藥品,根本不是戰鬥部隊調動!”李雲龍肯定地說,“他們肯定是雷達或者偵察機看到了車輛移動,就借題發揮!”
根據他的判斷,軍事組迅速起草了澄清說明,並提供了氣象記錄和後勤部門的運輸日誌作為佐證。複會後,我方代表有理有據地駁斥了對方的指控,反而讓對方陷入了尷尬境地。
這件事讓李雲龍贏得了代表團上下更多的尊重。他帶來的不僅僅是戰例,更是一種對戰場瞬息萬變的深刻理解和直覺般的判斷力。
但他也感受到了巨大的無力感。他清楚地知道,儘管我方在談判桌上據理力爭,但前線許多部隊依然在缺衣少彈、裝備簡陋的條件下,與擁有絕對火力優勢的敵人進行著殘酷的拉鋸戰。談判桌上的每一分底氣,都來自於前線將士的犧牲和堅守。
這種認知讓他更加沉默,也更加堅韌。他像一塊貪婪的海綿,瘋狂吸收著關於外交、國際法、輿論鬥爭的知識,同時更加努力地整理和提煉著來自前線的軍事經驗,試圖將那些寶貴的鮮血教訓,轉化為談判桌上最鋒利的武器。
他站在板門店這片特殊的戰場上,望著談判帳篷裡閃爍的燈光和外麵荷槍實彈的警衛,心中明白,這是一條無聲卻至關重要的戰線。他在這裡多爭取一分,或許前線的戰士們就能少流一滴血,國家的利益就能多得到一分保障。這種信念,支撐著他在這個沒有硝煙卻又無比複雜的新環境中,繼續戰鬥下去。
喜歡烽火涅盤:鐵血將軍李雲龍請大家收藏:()烽火涅盤:鐵血將軍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