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路上,三兄妹一言不發。
主要是大山和大河,兩人始終憋著一口氣。
“明天咱們再進一次山!”
這次要是再碰上好東西她就賣了買一輛驢車,以後趕路運東西都方便。
“進山沒問題,可我……”
“我就是想不通,小妹啊……”
大河憋的渾身難受。
“想不通就不要想,正所謂民不與官鬥,人家一個秀才一個縣丞,咱們家呢?”
她們一窩子平頭老百姓拿什麼跟人家鬥?
“不行,以後讓娃娃們都去讀書識字,讓他們考功名,給你報仇!”
自己這一代算是指望不上了,大山把希望放到了下一代身上。
“什麼仇?哪有仇?沒仇硬報啊?但娃娃們讀書是要緊事兒,考不考功名無所謂,但總不能跟咱們一樣當睜眼瞎!”
趙星月還好,老郎中教她認了幾個字,可哥哥們卻是大字都不認識一個,出門在外容易被人騙。
雖然他們幾乎也不出門,但萬一呢?
蘇婆婆說事有萬一,如今趙星月很信蘇婆婆,她是有大智慧的老人。
“讓娃們讀書的事兒我跟爺提過,爺說咱們分了家,各家拿各家的主意……”
在他們這地方老人活著是不分家的,但他們爺爺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非要分家。
“爺爺不拍板你們就拿不出主意了?”
“不是拿不出主意,主要是家裡孩子多,要是都送去學堂,怕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這年月上學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要不然怎麼都不去上學呢?
趙星月也懂這道理,畢竟孫老婆子為了供孫啟睿讀書把家裡能賣的都賣了,祖宅都賣了。
“開銷的事情我來想辦法,我多進兩次山……”
“不行,咱們都分家了,怎麼能讓小妹掙銀子供他們讀書?”
大山頭一個不答應。
趙星月也不勸了,等過了這陣子再說,最起碼得等她手裡有銀子了。
大涼山是個好地方啊!
三人在日暮西垂的時候才走到趙家集。
老趙家門口圍著不少人。
“回來了?聽說你們買了不少糧食,鎮上的糧莊都趕著馬車來送了!”
“你們買那麼多糧食乾什麼?”
村民無事可做,就愛圍在一起議論些家長裡短。
今日見趙家來了馬車,一個個都好奇不已,這不吃完飯就又跑到趙家門口打聽消息了。
“年頭乾旱,多存點糧食有備無患!”
都是鄉裡鄉親,趙星月好心給他們提個醒,要是真到了吃不上飯的時候,這些人肯定會來趙家借糧。
“你這妮子不會說話,不過是一段時間沒下雨哪就到了乾旱的程度?”
“趙家人就是邪乎,我今天看趙家不少人家都去鎮上買糧了,真是錢多燒的!”
人家不信,趙星月也不能強迫人家屯糧,隻能跟哥哥一起回了家。
趙家人都在院子裡等著呢,一院子全是人。
“回來了?”
“你們……”
“有話進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