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號,農曆大年。
在這個普天同慶、舉國歡騰的大好日子裡,陳家村家家張燈結彩,人人臉上帶笑。
無論是熟悉的還是不熟悉的,關係好的還是關係不好的,隻要碰到了都會互相笑著說一句“過年好”。
一大早,陳老爺子和陳老太就起了床,在廚房門口殺雞,準備今天晚上的年夜飯。
老兩口一個抓住翅膀,扯住脖子。另一個將刀在青條石門檻上左右各磨兩下,然後橫過去一抹,熱乎乎的雞血流到了下方的碗裡。
陳媽穿上圍裙正準備去幫忙,被陳老太攔住了。
她一邊把殺好的雞往開水盆裡泡,一邊說道:“秀娟,你彆過來,小心把衣服鞋子弄臟了……讓我跟你爸兩個人拾掇就行了。”
陳媽笑著說道:“媽,我都偷了二十年的懶,今年可不敢再偷了。不然傳出去,人家都會說咱們家出了個懶婦。”
“彆人說那是他們嫉妒哩,咱們不管。你就帶著我娃遛馬去,其它啥事也不用管。”
“沒事的媽,瑞瑞和建國已經陪蕊蕊去了。”
陳媽擼了擼衣袖,走過去幫忙拔起了雞毛。
陳老太也沒有再堅持,而是往旁邊挪了挪,空了一半的位置出來。
婆媳倆坐在小馬紮上,有說有笑。
邊上的陳老爺子看到這久違的一幕後,臉上的褶子瞬間就笑開了。
二十年,他等了足足二十年,終於等到了今天。
陳老太瞪了他一眼:“站在那發什麼愣,你以為你好看呢?趕緊把大灶點上,蒸雞蛋羹和牛奶。我娃還沒吃飯你不知道……這麼大年紀了,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陳老爺子連忙應了一聲,轉身進廚房燒火去了。
陳媽樂得“咯咯”直笑。
另一邊,陳蕊把韁繩塞到陳爸手裡,背著手往前跳了兩步,說道:“爸,今天我和你一起去祖墳山上燒紙吧,我想看看咱們家先人埋在哪裡。”
按說流落在外的孩子認祖歸宗,第一件事就應該是給先人磕頭燒紙。
可她的身體弱,陳媽一直不同意。
陳爸沒有急著回話,而是抬頭看了看天上並不晃眼的太陽。
他猶豫了一會兒,說道:“閨女,要是下午還有日頭,你就和我們一起去。要是沒有,那還是彆去了。”
祖墳山上陰氣重,他怕傷到女兒。
陳蕊嘟著嘴說:“我就要去,到時候讓媽陪著我……老人都說,孩子的氣場和媽媽的氣場是連在一起的。有媽在,我什麼都不怕。”
陳爸摸了摸她的頭,說道:“那待會兒你跟你媽說。”
……
吃過午飯貼完對聯以後,太陽比上午還亮了三分,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陳爸、陳媽還有陳瑞、陳蕊,一起往祖墳山上走去。
走了幾分鐘後,陳瑞看著眼前兩米來寬、坑坑窪窪的田間小路,開口道:“爸,乾脆你再捐點錢,把這條路也修一下……修好了不僅咱們回家上墳燒香能方便一點,村裡人也會念咱們的好。”
農村人對祭拜祖先看得非常重,逢年過節還有先人的忌日,哪怕是下雨,也要去點幾根香,燒幾道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