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波上課的時候又搞事了。
第二天上午,心理課的課堂上,覃波把年輕的女老師給說得下不來台。
事情要從上個禮拜開始提起。
為了幫助學生緩解壓力,加強心理建設,省科大臨時增設了心理健康課程,簡稱心理課。
並且將其定為了必修課。
覃波這個家夥,翹課是出了名的。
他的大學上課指南就是:選修課必翹,必修課選翹。
心理課這種東西,在他看來就是扯淡。
本來他是打算直接翹的。
可是昨天晚上,輔導員特意打了招呼,說今天的心理課,是學校新實施的德育措施,所有人都要配合,不準翹課,
到時候他會親自來檢查。
覃波雖然不大把科任老師放在眼裡,但是輔導員的麵子還是要給的,所以就老老實實地來了。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正常。
老師在講台上滔滔不絕,下麵的學生願意聽就聽,不願意聽就開小差。
就和普通的課一樣。
可到了提問環節的時候,變故出生了。
老師向在座的同學提了一個問題:什麼是良心?
她點了好幾個同學來做回答。
有同學說:良心是指個人內心的是非感,也是對自己行為意圖的好壞認知,更是對社會、對世界的一種正向反饋。
有同學說: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個人自律的突出體現,是社會關係和道德關係的反映。
有同學說:良心是良知,是人權的倫理基礎,是衡量事物最終標準的尺度。
……
畢竟都是大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些文化,這些同學說得都挺好。
可相比倒數第二位同學的發言,他們說得未免有些空洞。
該同學是這麼說的:我認為良心就是我內心裡一個三角形的東西。我沒有做壞事,它就安靜地待在那裡,一動不動。如果我做了壞事,它就轉動起來,每個角都能把我刺痛。如果我一直做壞事,那三個角都會被磨平,那時候我就感覺不到痛了,良心也隨之消失不見。
這段話收到了老師,以及全班絕大多數同學的熱烈掌聲。
之所以說是絕大多數,而不是全部。
是因為覃波聽完,一臉的不屑。
不僅不屑,還“切”了好幾聲。
大學課堂嘛,講究一個自由發言,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