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初散時,岱崮的輪廓從雲海中浮現。這座被地質學家稱為"方山"的奇特地貌,頂部平坦如砥,四壁陡峭如削,像一枚被歲月磨平棱角的印章,穩穩鈐在沂蒙群山之間。站在海拔632米的晨雲崮頂,腳下的石灰岩泛著青灰色的光澤,那是五億年前寒武紀海洋的饋贈。
地質運動的偉力在崮體上留下清晰的年輪。當華北板塊在造山運動中劇烈抬升,崮頂的巨厚石灰岩層如不屈的脊梁,在億萬年風雨剝蝕中巋然不動。而支撐這方"石帽"的,是易被侵蝕的泥岩與砂岩基座。這種"上硬下軟"的結構,恰似生命的韌性——柔軟的基底承受著歲月重壓,堅硬的意誌卻直指蒼穹。在木林崮的退化期崮體上,崩塌的石塊如書頁般層層疊疊,記錄著地殼運動的密碼;而新生的山桃正從石縫中抽出嫩芽,用一抹新綠續寫著生命的史詩。
生命總能在絕境中找到突圍的路徑。在太平崮的絕壁之上,野薔薇將根係深深紮入岩縫,每逢春日便綻放出如雲似霞的花朵;崮頂廢棄的石砌山寨裡,青苔沿著先民開鑿的石階蜿蜒生長,與斑駁的碑文共同編織著時光的經緯。這些頑強的生命形態,恰似沂蒙山人在石縫中開墾梯田、在崮頂建造家園的縮影——麵對大自然的嚴苛饋贈,他們用扁擔挑出山路,用石碾磨出希望,將生存的智慧刻進每一道崮紋。
午後的山風掠過崮頂,帶來遠處孟良崮的回響。這座見證過紅色戰役的英雄之崮,如今已化作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當遊客們驚歎於崮體的險峻奇崛時,或許更該讀懂其蘊含的生命哲學:那些被風化剝蝕的痕跡,何嘗不是歲月頒發的勳章?就像身患重疾卻依然笑對人生的母親,就像在輪椅上耕耘數字田園的創業者,他們用不屈的姿態證明:真正的堅韌,不在於對抗世界的棱角,而在於將命運的裂痕化作綻放的縫隙。
夕陽為崮群鍍上金邊時,雲海再次從穀底漫湧而來。此刻的岱崮宛如漂浮在雲海上的方舟,載著億萬年的地質記憶,駛向永恒的明天。而生命的韌性,正如崮頂的迎客鬆,在山風與雲霧的淬煉中,愈發遒勁蒼翠。
第三章海棠花開
崮頂的晨霧尚未散儘,蒙陰縣岱崮的文化廣場已飄來煎餅的麥香。每周六的"海棠市集"準時開市,三十六頂藍色帳篷在晨光中次第展開,攤位上擺放著手工編織的蜜桃香囊、崮石雕刻的鎮紙、用桃膠熬製的護膚品,還有帶著露水的新鮮蜜桃。這些商品背後,是三十位殘障創業者的故事。
市集西北角的"崮韻工坊"攤位前,圍著幾位選購蜜桃醬的遊客。攤主高大哥坐在輪椅上,手指靈活地係著包裝袋上的紅絲帶。二十七年前的工廠事故讓他失去行走能力,卻在縣殘聯舉辦的電商培訓中學會了短視頻拍攝。如今他的賬號"蒙陰蜜桃"擁有五萬粉絲,直播間裡常能看到他用嘴咬著手機支架,向網友展示果園裡的晨光。"這是我們合作社研發的蜜桃酒,用的是蒙陰七號蜜桃,您聞聞這果香。"他遞過試飲杯時,手腕上的金色手表當作響,那是用第一筆直播收入淘寶買的。
廣場東側的"海棠花紅"公益區,來自臨沂市康複醫院的誌願者正在為老人義診。護士小張一邊測量血壓,一邊記錄著需求清單:"王大爺需要助行器,李阿姨的助聽器該換電了。"這些信息將同步到縣殘聯的"智慧助殘"平台,三天內就會有工作人員帶著輔助器具上門。不遠處的文創攤位前,聽障女孩小林正用手語向顧客介紹剪紙作品,她設計的"崮上花開"係列窗花,每售出一幅就能為特殊教育學校捐出五元錢。
正午時分,市集中央的舞台傳來悠揚的沂蒙小調。由殘障人士組成的"崮之韻"藝術團正在表演情景劇《輪椅上的春天》,講述一位截癱青年通過電商創業帶領鄉親致富的故事。台下,來自臨沂大學的誌願者團隊正在進行直播,鏡頭掃過攤位時,彈幕裡不斷飄過"下單支持沂蒙精神永存"的留言。後台,三位身著漢服的非遺傳承人正指導殘障學員製作桃花燈,燈麵上的"福"字用盲文凸點標注,寓意著"看得見的祝福,摸得著的溫暖"。
暮色漸濃時,市集開始回收未售出的商品。這些物品將通過"時間銀行"存入社區共享倉庫,積分可兌換康複訓練課程或生活物資。誌願者們收拾帳篷時,發現留言板上多了張條:"買了罐蜜桃醬,甜得心裡發顫。你們的手,比崮石更有力量。"落款是位署名"老崮民"的遊客。
當最後一盞燈籠熄滅,廣場上的海棠樹在月光下輕輕搖曳。這片曾被地質學家稱為"崮鄉"的土地,如今正生長著新的希望——那些在石縫中綻放的海棠,不僅芬芳了山野,更照亮了無數人前行的路。
喜歡崮影人生一位殘疾者的27年突圍請大家收藏:()崮影人生一位殘疾者的27年突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