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2日,徐州,獐山東麓。
夜色如墨,凜冽的夜風在山間盤旋。顧家生帶著部隊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前行,戰士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碎石,不時有人被突出的樹根絆倒,又很快被戰友扶起。
"旅座!"
一個黑影從前方樹叢中鑽出,正是早已在此等候的偵察連連長孫德勝。他的軍裝上沾滿了泥土和草屑,但一雙眼睛卻亮的驚人。
"偵察連、穿插連、炮連已全員抵達,請指示。"
孫德勝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顧家生回禮時,鋼盔下的雙眼在黑暗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帶了多少炮過來?"
"75毫米山炮三門,九二式步兵炮四門,迫擊炮20餘門。"
孫德勝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獰笑,
"還有之前打小棗莊的"沒良心炮"三十門。"
顧家生點點頭,目光越過臨時集結地,望向遠處那條蜿蜒在獐山間的山道。那是日軍從台兒莊撤退回嶧縣走山道的必經之路,此刻在月光下若隱若現,像一條蟄伏的巨蟒。
"黃連長呢?"
顧家生低聲問道。
"已經帶工兵排先過去了。"
孫德勝指向山道方向。
"正在山道最窄的拐彎處布置炸藥,那裡兩側都是峭壁,隻要炸塌山石..."
顧家生眯起眼睛,仿佛能看到一公裡外那個致命的山道拐角。他轉向炮兵陣地方向,李有根正蹲在一門75毫米山炮旁,借著月光調整瞄準鏡。見旅長看過來,李有根立即小跑過來。
"旅座,所有火炮都已標定射擊諸元。"
李有根抹了把臉上的汗水。
"山道最窄處距離我們1200米,正好在有效射程內,我保證旅座指哪打哪..."
顧家生拍了拍這位‘老炮’的肩膀,沒有說話。他掏出望遠鏡,望向預定伏擊點。月光下,隱約可見幾個黑影正在峭壁下忙碌,那是黃誌強帶領的工兵,他們像壁虎一樣攀附在陡峭的山壁上,將一包包炸藥塞進事先鑿好的岩縫中。
"告訴黃誌強。"
顧家生放下望遠鏡,聲音冷峻。
"炸藥要埋在兩側山體同一高度,確保能同時引爆形成交叉塌方。"
李有根點點頭,立即派通訊兵去傳達命令。顧家生又望向山道另一側的高地,那裡隱約可見迫擊炮組正在架設陣地。整個伏擊圈就像一張精心編織的死亡之網,隻等獵物自投羅網。
山風突然轉強,卷起地上的枯葉沙沙作響。顧家生不由得緊了緊衣領,這風聲既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殺戮伴奏,又像是在為那些注定要葬身此處的亡魂提前哀鳴。
"旅座,咱們這次到底要打哪路小鬼子?"
孫德勝湊過來,粗糙的臉上寫滿興奮。
"帶這麼多炮,怕不是要把天轟出個窟窿?"
顧家生沒有立即回答。他展開作戰地圖,借著微弱的月光仔細查看。眉頭漸漸擰成一個疙瘩,指節在地圖上無意識地敲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