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基地地麵建築的升級強化,還是對地下部分的規劃建設,都是為了在隕石襲擊和核彈爆炸後的災難中生存下來。
所以方大寶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基地防輻射、防水、防火、抗震、抗衝擊等各方麵的需求,並且進一步增強了基地內閉環生存係統。
但這些都隻能應對災難後的次生災害,對於直麵隕石或者隕石碎片的撞擊並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在基地的結構改造和基礎設施升級完成後,方大寶就將剩下的部分交給了梁江,由他組織人手進行後續建造和完善。
方大寶緊跟著就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主武器係統的升級上。
作為應對下一波災難的主力,基地的主武器選擇的是:安全係統v3:磁軌動能炮陣列,以及為主武器供能的:生存係統v2熔鹽反應堆、為主武器鎖定、搜索目標的安全係統v3太赫茲光子雷達。
想讓磁軌動能炮陣列發揮最大的作用,其實最好是將它布置在近地軌道上,但是一方麵現在方大寶還不具備太空投送能力,另一方麵也不知道官方的攔截計劃究竟是怎麼樣的,說不定近地軌道上已經布置了不知道多少顆核彈。
自己就算勉強能把裝載了電磁投射器的衛星扔到近地軌道,也有可能被官方的核彈順便一起給掃了。
所以他也隻能退而求其次,在嵐山城周邊的山頂上,安裝了12門磁軌動能炮。
單發動能炮的彈丸質量30公斤,速度可以達到15公裡秒,可以貫穿直徑4的鐵質隕石。
如果12門磁軌動能炮組網協同攔截,攔截的上限是直徑50米以下的隕石碎片,相當於將要來到藍星的隕石本體的10億分之一。
這還是方大寶綜合目前所有的條件,能實現的最好的攔截方案。呃,果然還是需要個高的頂一下。
如果隕石質地材質比較軟,或者僅是通過連續的精確打擊,微小的改變隕石的落點,有可能改變更大體積的隕石碎片軌跡。這個沒有準確的數據,估算的偏差會比較大,但是多少可以期待一下。
其他的太空攔截,大氣外攔截方案不提,不適合他現在所處的環境。近地防禦中的其他攔截方案的要求他也實現不了,比如相位陣列微波係統、引力場偏轉裝置等等,把他腦子榨乾他也升級不出來。
因為在生存基地v2的時候,已經完成了電磁炮技術的升級,磁軌動能炮陣列主要是在原有技術上的全麵升級,因此隻需要完成高溫超導磁體、電樞優化技術和脈衝電源技術後,就可以消耗生存點升級。
為了給主武器係統供能,他還得硬著頭皮把核電技術搞出來,其實核電技術已經不算太尖端的技術,現實中也已經廣泛應用,他本來是計劃一步到位,升級v3中的小型聚變反應堆安全性。
這個供能功率比v2中的模塊化熔岩發應堆更高,而且安全性、抗衝擊性也更好。但是0.6g天的氚和1.8g天的氦3消耗量讓他有點撓頭。
這兩種材料在藍星上儲量很少,依靠現在的納米蟲群數量也不足以提取足夠的原料,而且製備和儲存也相當麻煩。他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相對更簡單的模塊化熔岩裂變堆
在有納米蟲群礦機補充稀有金屬和原料的情況下,他還需要完成自修複材料、熱管理技術、抗輻射材料和液態金屬冷卻回路等技術的研發。
,足以應付主武器的充能需要。
而為了最大效率的利用磁軌動能炮陣列的攔截能力,僅依靠武器自帶的激光和紅外製導係統的雷達就不夠了。
大氣層以外隕石怎麼飛他也管不到。但是大氣層內就是磁軌炮的攔截範圍,必須有相應的探測手段,提供隕石碎片的運動軌跡給小美進行計算,篩選出攔截優先級最高的碎片,避免顧此失彼,浪費了有限的攔截火力。
方大寶最終選擇了安全係統v3太赫茲光子雷達。但是由於之前未升級過相關設備,導致升級雷達需要的前置技術比磁軌炮還多,量子級聯激光器、光導天線陣列、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抗乾擾封裝和光子計算芯片的升級等等。
方大寶看著小美給出的,按照生存點獲取速度和方大寶精神強度,而拆分出的設備升級列表和計劃,“你給我一個土木狗看這些玩意,你禮貌麼。”
雖然隨著基地的升級,感覺腦子是比以前好用了,但是離著理解這些東西的距離還很遠啊。
“小美,以應對接下來的隕石撞擊為最終任務,擬定一個建設計劃。我以後再消耗生存點的時候,記得提醒下我。”方大寶想把地下基地裡那些影音室、娛樂室之類的玩意都給塞回去。。
雖然那些設施消耗的生存點不多,但也是真的沒有什麼必要,怎麼就沒管住自己的手呢。
幸好以時間來看,3個月以內應該能完成反應堆和磁軌炮陣列的升級,隻是沒有大型雷達陣列的話,攔截效率、精度會比較低。
希望國家的攔截計劃能給力點,爭取到更多的準備時間。
方法寶暫時交出對所有生存點的支配權利,他隻需要按照小美的計劃表,對基地的相關設備進行升級。即使生存點和精神都有富裕,也還是老老實實的存起來。
沒有事的時候就臨時加入到各個部門,進行義務勞動。好歹還是個覺醒者,身體素質遠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多多少少也發揮了些作用。
但是他投入最多的,還是垂直農場的建設。雖然不能消耗生存點直接升級,工業機器人也都調去乾土建的活兒去了,但是垂直農場本身也是成熟的技術,而且水循環,溫控係統也是現成的。
垂直農場需要的材料、各種植物的種子,還能從交易所換到部分。實在是缺的,也可以用一些土辦法代替。用黏土磚、木材、花棚、種植箱、廢舊鋼管、ed燈具、,儘量的去搭建更大麵積的農場。
能接入原有農場,做水培、氣培循環係統自然最好,實在不行,傳統土壤種植也不錯,畢竟技術簡單,有小美和部分有種植經驗的居民指導,大家都能快速上手。
喜歡避難所:謹慎的我建起一座城請大家收藏:()避難所:謹慎的我建起一座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