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官方對待這些中小型避難所的撤離隊伍相對還算是寬容的話,榕城各區的大型避難所就被要求嚴格執行官方的撤退計劃,不能擅自撒丫子跑路。
這些規模達到幾萬人的大型避難所,覺醒者數量也普遍都在百人以上,相比於零零散散的隊伍,完全就是碾壓級彆的優勢。
如果在撤退過程中發生什麼惡性事件,起了衝突,很難及時得到控製,倒不如就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
作為安撫和補償,方大寶他們得到了詳細的撤退計劃節點和更多的物資補充,這其中也包括少量的進化藥劑和覺醒藥劑。
隻要不是讓大家留在榕城當炮灰,單純隻是晚撤退一段時間,絕大多數人還是能接受的。
畢竟,變異生物也還沒衝到眼前,事態也沒緊迫到可以讓人不顧一切逃離的程度。
而軍方邊打邊退,敗而不亂,戰場局麵沒有完全崩掉,也是大家還能保持鎮定的主要原因。
榕城市麵上,肉眼可見的冷清下來。
本來漸漸恢複了點生氣,邊邊角角已經種上各種植物的城市,又變成了一副被掃蕩過的淒慘模樣。
從各個避難所裡搬出來的各種生活用品,因為車輛空間有限,被隨意的扔在了路邊。
倒是通向北方的幾條主乾道上,逐漸被各種車輛堵滿,使得官方也不得不加強道路的疏通管理。
往北方撤退主要有西、中、東三條路線可供選擇。
西線是西北方向的高原路線,崎嶇難行,需要經過森林、高山,最終的目的地也是在高原地區,環境十分惡劣。
東線是沿著長江的迂回路線,距離比較遠,而且河流水網比較影響疏散速度,除非是有船隻可以借力。
中線就是一路往北,過秦嶺,進中原,再一路向北,也是絕大多數隊伍選擇的路線。
雖然路線相對曲折,但是高速、國道都有不少,路況也還算可以。如果再有官方的關係的話,甚至能借用一段鐵路。
隻是山中的隧道多處被破壞,不能坐著火車舒舒服服的過去。
嵐山城本身就位於榕城的南部新區,各個避難所往北邊撤退,幾乎不會路過這被湖泊包圍的不起眼的住宅小區。
除了基地的大部分覺醒者和保衛隊被官方征召,要去城裡當義工,城中的紛紛擾擾倒是暫時影響不到嵐山城的清靜。
方大寶也就開始利用這有限的窗口時間,封閉了基地的進出和外部聯係,開始測試嵐山城後續升空所用的各項係統的性能。
嵐山城的飛行原理很簡單,甚至多少有點兒草率,但是控製起來卻非常複雜。
基地培養的領主在低空的時候並不適合擴展到最大浮力狀態,一方麵領主的體積太大,很容易受到周邊地形、環境的影響,很難保持整體形態的穩定。
另一方麵,低空氣流擾動的情況比較複雜,即便是小美也很難隨時計算出所有的參數,進行妥善的控製。
起碼在起飛階段,需要讓離子引擎和領主兵團共同發揮作用,以儘快脫離低空比較危險的環境。
全部身家都在嵐山城裡裝著,像是生物實驗室、化學實驗室、機械加工設備和芯片生產線這些精密設備。
一旦整體發生偏斜或是產生比較大的震動,光是設備的修複和調試就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如果固定、保護措施不夠充分,甚至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和精度下降。
小美編製的控製係統畢竟沒有經過實戰檢驗,方大寶也隻能小心的進行嘗試。
先從無風環境下的起飛開始,慢慢進展到懸浮,利用領主氣囊噴射控製體態,再到搭配離子引擎加速,一步一步慢慢的來。
既然是實驗,難免就會有控製不到位的情況,即使方大寶提前進行了“地震預警”,也難免發生些基地突然傾斜30度,把人都給甩飛出去,或者是突然墜落3米,摔了所有人一個屁股蹲的情況。
對此,方大寶也隻能謹慎的表示遺憾,並儘快的把受傷的居民送醫療隊。
好在基地的飛行控製係統修正的及時,智能控製係統的學習能力也很強,倒也沒發生什麼更嚴重的後果。
隻是付小秋、秦薇薇等留在基地的覺醒者被方大寶每天顛來顛去的折騰,對方大寶怨念大增,時不時就要從他這敲些賠償。
果然,想用氣球把這麼大個基地吊起來,果然還是有點太勉強了,飛屋環遊記都是騙人的。
在又一次體驗了被懸吊空中做鐘擺運動的感覺後,方大寶暗下決心,一定要儘快把嵐山城的動力係統完善了。
就算是反物質脈衝爆震引擎和曲率巡航係統這種能夠達到亞光速的,真正的星艦級動力係統暫時完成不了,也要儘快完成磁約束聚變引擎。
利用氦3和氚作為燃料,將磁場約束等離子體從磁流體噴管噴出,持續的加速度可以達到10g。
不管是環境使用性還是作戰機動性需要,都能夠充分滿足,作為一艘行星級戰艦的主動力係統,也勉強夠用了。
唯一的問題,想要獲得足厚的氦3和氚,方大寶將目光放在頭上懸掛的那一輪明月上。
離開月球礦山或者大規模核反應堆,在藍星上很難獲取足夠嵐山使用的燃料。
要知道,4000口頁岩氣井,年產出的2.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也不過是能提取出一公斤的氦3而已。
而月球風化層中氦3的含量達到了0.010.05g噸,是藍星氣源含量的1000倍,是唯一可行的大規模來源。
喜歡避難所:謹慎的我建起一座城請大家收藏:()避難所:謹慎的我建起一座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