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升龍府的這半個月時間裡,他雖然深居簡出,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乾,至少,升龍府的大致情況被他摸了個清楚。
升龍府大大小小的勢力數不勝數,但最強的,掌握了話語權的當還是府城六大家族。
府城六大家族之首的張家掌握了升龍府大半軍權,大部分武將都是由張家提拔上來的,對軍隊的掌控力極強。
而劉家,則是掌控了文官係統,門生故吏遍布整個升龍府。
王家,族中有一位三階煉丹師,地位超然,偏安一隅,與世無爭。
謝家,陷入了支脈與主脈相爭的危機,自顧不暇。
葛家,前些年族中唯一一尊先天老祖坐化後,成為了升龍府的隱形人,若不是族中一位嫡女嫁入了州府一個大家族為主母,或許葛家早已從六大家族中除名。
而最後一個,便是這兩年崛起的李家。
李家崛起,當歸功於兩位關鍵人物,一位便是那位少年天驕李行歌,還有一位便是李家隱藏的那位疑似能斬殺先天真人的老祖。
在這兩年時間裡,李家展現了很強的擴張性,從白河縣將手伸到了劉家的東縣,並在東縣爭奪戰中,大獲全勝,掌控了東縣,現在有了兩個縣的基本盤,且都是資源豐富的大縣。
既然想擴張,那麼勢必便會與張家或者劉家發生衝突,那事情就好辦了,他可以從中做文章,拉攏李家,得到李家的支持。
想到這,府尊那雙深邃的眸子中精光一閃即過。
......
光陰流逝。
一眨眼,便到了五月十日,由於李家距離府城路途遙遠,因此,李家之人準備提前幾天出發。
府尊的接印大禮,李家自然要去一位重量級人物,不然就是對府尊的輕視。
因此,在經過族中高層商議後,決定由大長老親自前往府城,隨行的,還有六長老李延昭以及供奉成昭並三十餘位李家修士。
一大早上,大長老一行人馬便離開了青楓穀,向著府城進發。
一路上,風平浪靜,畢竟大長老等人的實力擺在這,沒有不開眼的敢上來自找麻煩。
在大長老等人星夜兼程下,於十四日晚上,趕到了府城,風塵仆仆的眾人找了府城有名的一間客棧洗漱歇息。
翌日,巳時一刻,李家眾人離開客棧,趕往府尊官邸。
巳時三刻,烏木鎏金的“敕造郡守府”匾額下已湧起人潮,朱漆大門前的兩尊狻猊石獸早被踏出包漿。
官邸兩側,一隊氣息森然的士卒披甲執銳,目光如刀,分立在官邸兩側,約有兩百人。
青石鋪成的台階上,緋袍青衫、錦衣華服交錯。
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長山縣令鄒大人到,獻《寒江垂釣圖》一卷!”
“南江喬氏喬家主到,獻上品文房四寶一套!”
“紅楓城參將金大人到,獻寶刀一柄!”
“........”
每一次唱名,都能引起人群的騷動。
今日,能來參加府尊接印大禮的,都是升龍府中有名有姓的角色。
遠處,突然傳來了陣陣馬蹄聲,眾人循聲向後望去,隻見數十騎簇擁著三輛精致華美的馬車緩緩而來。
當看到馬車上插著的那迎風飛舞的旗幟上醒目的“王”字後,所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然後立馬都擠向了兩邊,硬生生的讓出了一條道來。
官邸門口,負責接待的官員看到這一行車隊,神情一震,先是向身邊的小吏輕聲低語吩咐了幾句,後者急忙跑進了官邸之中,而那官員則是笑著迎了上去。
馬車緩緩停下,一位侍從騎士神態恭敬的撩開了車簾,一個留著長須,麵容隨和的黃袍老者從簾子中走了出來。
見到這個老者,官員整個人都怔住了,然後反應過來,拱手一禮,語氣恭敬至極道:“通明大師,您老怎麼來了?”
來者,正是王家的那位三階煉丹師,王通明。
在場所有人聽到這個名號,都是向王通明投去了崇敬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