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彥助和片山理一郎對於拖下去的前原一義還是非常的同情的,如今聯隊旗被南京政府繳獲不管以後怎麼樣,前原一義肯定是要被鍋的,下落不明的園部和一郎,估計已經掛了肯定是不能背鍋的,74聯隊旗確認被繳獲那麼隻有還活著的前原一義背74聯隊旗被繳獲的黑鍋了,在日本高層看來,聖戰的士兵要多少有多少,死完了有的是人,死多少都無所謂。
“沒有補給,就不能打仗?日本軍隊能夠忍受任何艱難困苦。糧食可以從敵人那裡奪取。”:當部下以後勤為由反對發動此次作戰時,日軍著名將領牟田口廉這樣說道,還有諸如“一人換一車,一機換一艦”,這種完全不把人命當回事的事情,甚至日本“戰陣訓”中明確有不準投降的要求。
但是聯隊旗是皇家的象征必須有人背鍋,正好38旅團被殲滅,而且朝鮮隻有2個師團人微言輕。再好不過了,福田彥助按照參謀本部和田中內閣的指示很快的在青島聯係上了南京政府的外交官,當即將在當地特工的保護下秘密前往濟南。
德州北伐軍司令部,會議室,臨行前,司令正在語重心長的給賀中寒傳遞著經驗,司令對著賀中寒說道:“中寒,辭此前濟南一定要注意,語氣,態度,該軟就軟,該硬就硬,切不可讓談判破裂。”
賀中寒恭敬的站在旁邊,聆聽司令的講話,等司令講完以後賀中寒恭敬的對著司令說道:“學生一定,完成任務,不使談判破裂。”司令很是滿意,又對著賀中寒說道:當然,我們應該爭取的利益,還是要爭取的,在不破壞談判的條件下,都是可以的。”
1928年5月10日,中央日報的記者趕到了博興前線,周亦雲安排了,軍部警衛帶著記者前往前線拍攝拍照,5月10日,《中央日報》以“黨國精銳全殲敵38旅團”為題引爆了全國的輿論,《大公報》,《申報》,《新華日報》紛紛在報紙刊登,18軍殲滅日軍的消息,各路記者,向著濟南出發,在轉道博興,在輿論發酵的時候。
周亦雲正和杜玉明正在博興指揮部進行部隊的傷亡統計,忙碌了一會,杜玉明滿臉凝重的對著周亦雲說道;“周兄,各部隊的統計已經出來了整個戰役期間,第一裝甲師傷亡2200餘人,現在可以動用的坦克隻有15輛,汽車570輛,裝備已經減少了一半,第三師傷亡2000餘人,整編24師傷亡3000餘人的,補充團阻擊日軍第5旅團傷亡最為慘重,幾乎傷失了戰鬥力傷亡4200餘人。
全軍合計傷亡餘人,陣亡4341人,失蹤345人,傷殘6674人其中傷愈可以歸隊2253人,我18軍傷亡慘重不過我們戰果也是輝煌的,殲滅小泉中隊700人,第6師團4000餘人,殲滅38旅團,全部7000餘人和第5旅團1000餘人,共殲敵餘人,繳獲如下,繳獲聯隊旗一麵,步兵炮13門,步槍3657支…….”
周亦雲心裡對日本人的戰鬥力感到震驚,在武器裝備和戰術都有優勢的情況下,18軍傷亡竟然這麼大,不愧是老鬼子精銳,整個38旅團隻有在東營的一個大隊1000多的日軍,在第9軍壓上來的的情況下幸存的500多的日軍從海路逃跑了。
“我18軍將士奮勇爭先,以一個軍的軍力,殲敵餘人,此役我18軍傷亡餘人,裝備損失慘重,急需補充。”德州北伐軍司令部,參謀在給司令不斷的講述,18的電報,司令聽到此處不免的有些心疼雖然18軍殲敵甚多,但是損傷的確是他的黃埔嫡係,一方麵又慶幸18軍給他爭氣,這一下來誰還敢說他不抗日。
“好,好個18軍”,馮煥章當即站了起來大吼道:“周亦雲這仗打的漂亮,不愧是黃埔出來的,打出了我們北伐軍的威風”,滿堂將領轟然響應,李德林當即紙上寫著什麼,另外一個人扯開領口大笑道:“我黃埔精銳的戰力已經超過了日軍,為司令喝彩,某些說司令‘攘外必先安內’的跳梁小醜,這下該把舌頭吞回去了。”
諂媚聲如潮水一般向著會議桌主位後麵的司令。侍從副官湊到司令耳邊輕輕的說道:“總座,《中央日報》的主編已經等在會客室,說是要做個‘抗日大捷’的專題報道……”
司令擺了擺手說道:“先不要著急嘛,通知各個報紙,等過幾天,辦一個大型的發布會,把聲勢搞大點,讓陳立扶去安排。
“是”侍從副官很快在領命出去了,陳立扶迅速多給中外媒體發了請柬邀請他們來現場做專題報道和召開記者會。
此時,各大報社正在夜以繼日加印的報紙,大捷的消息在報紙和廣播的傳播下迅速的席卷全國,上海的報童高舉報紙,在胡同口大聲吆喝,四合院的門扉紛紛推開,一名戴著眼鏡梳著寸頭的中年男子,打開房門,對著報童說道:“小朋友來一張報紙”,報童,趕忙抽出一個份報紙給了他,在報童找錢的時候,他說道:“不用找了”,語畢,當即光上了房門,回到房屋,看了看報紙頭條,看到上麵博興大捷的消息瞬間來了靈感,走到書桌,一臉興奮的寫了起來,旁邊還放著一本他正在編輯的雜誌,雜誌上寫《語絲》兩字。
上海外灘的報亭前,人們紛紛圍在了前麵,裡麵有西裝革履的商賈、有紮著麻花辮的女學生,他們擠作一團,嘰嘰喳喳興奮的議論聲蓋過黃浦江的浪濤,一名中年人站在江邊看著報紙會心一笑,一陣風兒吹來,報紙飛揚在了天空之中,向著遠方飛去。
喜歡重生從黃埔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從黃埔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