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東北隨著“九一八事變”後,沈陽、長春、吉林等主要城市迅速淪陷,遼寧省政府主席臧式毅被俘)和東北軍司令部被迫遷至錦州。錦州成為了華夏政府在東北最後的行政和軍事中心,也是東北軍主力撤退後的集結地。
錦州獨一無二的咽喉,遼西走廊的北端門戶華夏東北通過一條狹長的沿海平原遼西走廊)與華北連接。這條走廊西靠燕山山脈,東臨渤海灣,最窄處僅十餘公裡。而錦州正位於這條走廊的北端出口。
鎖鑰之地,占領錦州,等於扼住了這條進出東北的必經之路的喉嚨。從東北入關,或從關內進入東北,大軍和補給線都必須經過此地,無可繞行。這種地理結構使得錦州成為了一個天然的、無法回避的戰略樞紐。
錦州是連接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道山海關所在地),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日軍若要完全占領東三省,必須攻克錦州。
與曆史不同,此時日軍參謀本部內部對關東軍的反對聲音此起彼伏。許多高層認為,儘管日共和日本工農紅軍已被他們自以為封鎖在日本的各個山脈之中,但圍剿行動卻屢屢受挫。
日本紅軍不斷襲擾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造成持續困擾,嚴重牽製了日軍精力。這些人主張,應當先徹底消滅日共及其武裝力量,再圖對外擴張。因此,日軍集結了大量部隊進攻日共中央蘇區。
然而,關東軍在華夏東北的擅自行動迫使參謀本部不得不從本土調兵支援。朝鮮駐軍則在第三十八旅團被殲滅後戰力大損,隻能依靠組建朝鮮偽軍維持局麵,已無餘力支援關東軍。在此情況下,參謀本部唯有從日本國內再度抽調兵力,進一步削弱了對日本工農紅軍的的圍剿力量。
關東軍的擅自行動打亂了日本參謀本部的原有部署。然而令參謀本部驚訝的是,華夏軍隊完全沒有反抗,關東軍以下克上,竟在短短一個月內取得了不可思議的戰果的,他們占領了華夏東北大部分地區。
這一迅速得手使參謀本部態度發生轉變,轉而全力支持關東軍的行動。他們立即從中國前線抽調第10師團、第14師團,並緊急動員距離東北最近的第19師團先期進入東北。東北地區的巨大戰略利益誘惑,進一步促使參謀本部擴編兩個師團,以應對當地急劇擴大的戰事需求。
關東軍參謀部在接到本土增援的消息後,士氣大振。他們迅速製定了一係列鞏固占領和擴大控製範圍的作戰計劃。參謀部內部分為兩派:一派主張立即北上,進攻蘇聯遠東地區,以消除潛在的威脅;另一派則主張先穩固東北,消化已占領區域,同時向南窺探華北。
儘管存在分歧,但關東軍參謀部在戰略部署上展現出高效執行力。他們利用東北豐富的資源和工業基礎,迅速建立了後勤補給體係,並加強了對鐵路、礦山等關鍵設施的控製。與此同時,關東軍情報部門加大了對蘇聯和中國華北地區的偵察力度,頻繁派出間諜收集情報。
關東軍參謀部會議室,石原莞爾的手指重重落在錦州位置上,語氣急促說到:“錦州是連接華北的咽喉,敵軍正在此集結重整。若不趁此時機南下控製,他們必將成為帝國日後經略滿蒙的隱患!況且——”他稍作停頓,聲音壓低卻更加銳利,“張學良的東北軍主力新敗,士氣低迷,此刻進軍正當其時。”
板垣征四郎卻猛地一拍地圖上方說道:“石原君是否忘了北方的巨熊?蘇聯在遠東的兵力一直在增強,若我們主力南下,他們趁機自北進犯,我軍將腹背受敵。”板垣征四郎的手指劃過中蘇邊境,“必須先鞏固北方防線,否則一切南進成果都可能毀於一旦。”
花穀正參謀適時插話,試圖調和:“是否可以考慮分兵兩路?以部分兵力南下追擊,主力仍駐守北境...”
“荒謬!”土肥原賢二打斷道,“我軍兵力本就不足,分兵乃兵家大忌。蘇聯紅軍機械化程度高,一旦突破國境,我軍根本來不及回防。”土肥原賢二看向石原莞爾說道:“石原君,你的南下計劃是否太過冒險了?”
石原莞爾毫不退讓的對著眾人說道:“最大的冒險就是坐失良機!蘇聯目前國內局勢複雜,紅色聯盟正在清理內部,短期內無力東顧。這正是我們南下的最佳窗口期,若等待蘇聯準備就緒,屆時南北皆敵,帝國在滿洲的基業將岌岌可危!”
說完石原莞爾緩緩站起身,目光銳利地掃過在場每一個人,聲音冷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的說道:“諸君,滿洲尚未完全納入掌控,此地資源也遠未轉化為帝國所用。在此形勢下,我主張關東軍應果斷南下,搶占先機。”
會議室的眾人站了起來一起說道:”嗨”方針確定關東軍立即行動了起來。
在不為人知的地方,關東軍參謀部的土肥原賢二開始嘗試一種新的殖民統治方式。土肥原賢二決定前往天津將溥儀請到滿洲建立偽滿洲國政權,以華製華。
另一方麵依靠滿洲國的名義建立大量的本地人組成偽軍,既彌補兵力不足,又削弱當地人的抵抗意誌。這種策略可以在短期內取得了顯著效果,使得關東軍能夠以較少兵力控製廣大區域。
然而,關東軍參謀部的獨斷專行也埋下了隱患。他們的成功進一步助長了日軍中的下克上風氣,使得日本的參謀本部的整體戰略規劃變得更加困難。
喜歡重生從黃埔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從黃埔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