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的北平,深秋的寒意已悄然浸透古都的每一個角落。少帥在府邸內來回踱步,眉宇間凝結著化不開的焦慮。副官不時送來令人憂心的消息,關東軍在錦州外圍的調動愈發頻繁,而南京方麵的指令卻遲遲未至。
此刻,他正在等待一個關鍵人物的到來。
正陽門東站旁,一輛黑色轎車靜靜停靠在街邊。當從南京駛來的列車緩緩進站,一對年輕夫婦提著行李箱走下站台。等候多時的副官立即迎上前去,接過行李放入車內。車門輕啟即合,轎車很快駛離車站,彙入北平街頭的車流,朝著順承郡王府方向疾馳而去。
車廂內,周亦雲摘下禮帽,望著窗外掠過的北平街景。林娥輕聲問道:“你覺得少帥會接受我們的建議嗎?”
周亦雲沒有立即回答,隻是將目光投向遠處隱約可見的王府輪廓。這場會麵,或許將決定東北三十萬大軍的命運。
轎車駛入順承郡王府,周亦雲在下車時特意整理了下衣領。副官引著二人穿過幾進院落,最終在書房見到了少帥。
少帥背對著門口,正望著牆上巨大的東北地圖出神。聽到腳步聲,他緩緩轉身,眼下帶著明顯的青黑。
"你來了。"少帥的聲音有些沙啞,"南京方麵至今沒有明確指示。關東軍已經在調動,錦州危在旦夕。"
周亦雲上前一步,言辭懇切的說道:“少帥,東北軍不能退。錦州一失,不僅東北門戶洞開,您在軍中的威信也將受損。東北軍在國人心中將永遠背負"不抵抗"的惡名。抗日不在於南京政府的態度,而在於您和三十萬東北軍的抉擇。此刻,三千萬東北父老無不盼望著少帥能率領子弟兵打回去啊!”
少帥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但南京方麵主張通過國聯解決爭端,要求避免與日軍正麵衝突。三十萬大軍的補給怎麼辦?一旦開戰,這就是孤軍奮戰。”
少帥,此一時彼一時,周亦雲從懷中取出一封密函,雙手呈上。他的聲音低沉而清晰,每個字都帶著曆史的重量:“少帥,自1929年至今,始於美國的全球經濟危機已重創世界各國。經濟崩潰導致社會動蕩、政治極端化。在德國,高失業率和絕望情緒使民眾對軟弱的魏瑪共和國失去信心,轉而支持承諾恢複就業、重振國威的希特勒及其納粹黨。”
他上前一步,目光如炬的接著說道:“在日本和意大利,經濟危機同樣強化了軍國主義和法西斯勢力。這些國家正企圖通過對外擴張來轉嫁國內矛盾、獲取資源和市場。而英法等國為避免新的戰爭,對日本采取了妥協退讓的政策。他們天真地以為滿足部分要求就能換來和平。”
周亦雲的語調愈發沉重:"更令人憂心的是,在英法看來,日軍侵略東北甚至符合他們的利益。國聯早已形同虛設,西方列強樂見日本在遠東的擴張。如今關東軍明顯是為占領東北全境而來,與先前的小規模摩擦不可同日而語。日寇亡我之心,已然昭然若揭。"
周亦雲接著最後懇切道:"全國民眾都在注視著東北軍。守住錦州,已不僅是軍事問題,更關乎民族氣節和政治姿態。此刻的抉擇,將決定曆史對您和三十萬東北軍的評價。"
他雙手呈上信件:“此次亦雲前來,特地帶了司令的親筆信。信中明確表示,隻要東北軍堅決堅守錦州,中央軍必將在必要時給予支援。”
少帥聞言,神色驟然一凝。他顯然未曾料到周亦雲竟能帶來如此關鍵的信件。帶著將信將疑的神情,他伸手接過信函,當目光觸及信紙上那熟悉的筆跡時,指尖微微一顫。
“果真是司令的親筆信……”少帥低聲自語,目光迅速掃過信紙上的內容。信中,司令以一貫沉穩的筆調分析了當前局勢,明確指出錦州的戰略地位關乎全局,並暗示將在必要時刻給予支持。信末那句東北存亡,在此一舉,望弟慎思明斷,更是讓少帥的眉頭深深鎖起。
他緩緩抬頭,望向周亦雲的眼神中多了幾分深意:"司令在信中暗示的支持,具體是何安排?如今南京方麵態度曖昧,汪季新等人連連發聲要我東北軍和日寇血戰,確無一並一卒,一槍一彈的支援。”
周亦雲向前一步,聲音沉穩有力:"少帥,司令已做萬全準備。我武漢中央軍精銳隨時可揮師北上,黃埔兵工廠庫存之彈藥、裝備,皆可優先保障東北軍之需。此非空言,司令手諭在此為證。"
周亦雲目光堅定地迎著少帥審視的眼神:“如今關東軍雖氣勢洶洶,然其戰線過長,兵力薄弱,補給維艱,錦州城堅炮利,東北軍將士驍勇善戰,隻要後勤無憂,那怕保不住東北,也定能讓日軍付出慘重代價,東北軍也可以對的起父老了。”
少帥握信的手微微收緊,紙頁在鳳的吹動下作響。窗外秋風卷落葉,太陽照射了下來,映照著他臉上明暗交錯的神情。這一刻,他不僅要在軍事上權衡得失,更要在政治漩渦中覓得一條生路。
"彈藥儲備幾何?"少帥突然發問,"中央軍北上,需經何處防區?汪季新現在主持的南京政府豈會坐視不理?"
周亦雲從容應答:“漢陽兵工廠庫存可支三月之需。北上路線已擬定三套方案,皆避開關鍵防區。至於汪派......”他嘴角微揚,“司令自有安排。”
沉默了片刻少帥的手指在地圖上錦州的位置重重一頓,紙張發出沉悶的響聲。
“亦雲兄你說得對”,少帥的聲音突然堅定起來,“東北是父親畢生心血,絕不能在我手中拱手讓人。”
接著他轉身叫進來了副官下令道:“立即電告錦州守軍,沒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不得後撤。同時,向全國通電,表明我軍誓死守衛錦州的決心。”
喜歡重生從黃埔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從黃埔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