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我大秦推崇法學,是因為法學適合當今之世,能夠幫助大秦更好地治理國家。可若是明日,我大秦需要儒學、農學,甚至墨學來治國安邦,難道要從這灰燼之中去尋找嗎?”
李斯冷笑一聲,反唇相譏:“博士官職可以藏書,若是真有需要,讓他們去研習便是,何須如此危言聳聽?”
“荀子十五歲左右便前往齊國遊學,拜入稷下學宮,與群儒論辯,博采眾家之長,最終方成一代宗師。左丞相莫非以為,學問之道,僅靠一人閉門造車便可得來嗎?”
蘇齊一番話,擲地有聲。
提到自己的授業恩師荀子,李斯頓時啞口無言,麵色陰沉。
大殿之上,氣氛凝重,落針可聞。
嬴政的目光在蘇齊和李斯之間來回掃視,最終停留在蘇齊身上。
他那張威嚴的臉上,看不出喜怒,隻是淡淡地問:“蘇齊,你可有解決之法?”
蘇齊上前一步,躬身行禮,不卑不亢地回答:“陛下,臣認為,堵不如疏。焚書隻能暫時壓製思想,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頓了頓,繼續說:“與其強行禁止,不如加以引導。臣以為應成立一個新的官府,來負責管理各派學說並統一發行,得到此府認可的出版物才可以發行,否則就是禁書!”
扶蘇的眼睛一亮,心中暗暗為蘇齊的建議叫好。
他知道,父皇最擔心的就是六國舊民的思想作祟,若是能夠將各派學說納入朝廷的管理,既能避免思想混亂,又能彰顯大秦的包容氣度,豈不是一舉兩得?
他剛想開口反對,卻聽嬴政已經開口:“哦?此法倒也有趣,隻是不知該如何具體實施?”
蘇齊微微一笑,從容地回答:“陛下,臣建議,此府可名為‘文華府’,由朝廷選拔各派學說的代表人物擔任學士,負責審核、編纂、發行各類書籍。凡是經過文華府審核通過的書籍,皆可在大秦境內自由流通,而未經審核的書籍,則一律視為禁書,不得私自刊印傳播。”
蘇齊頓了頓,接著說:“如此一來,既能保證思想的統一,又能促進文化的繁榮,豈不美哉?”
此言一出,猶如平地驚雷,瞬間引爆了整個朝堂。
“萬萬不可啊,陛下!”
“此舉無異於自絕於文脈啊,陛下!”
“此府一設,便如為思想築起牢籠,禁錮百家爭鳴啊!”
各學派的博士們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紛紛跳出來,聲淚俱下地哀嚎著,仿佛世界末日即將來臨。
他們一個個麵紅耳赤,唾沫橫飛,慷慨激昂地陳述著利害關係,生怕自己的聲音被淹沒在人群中。
嬴政麵沉如水,看不出喜怒,隻是靜靜地看著眼前這群激動不已的博士們,但是統一二字確實騷到了他的軟處。
他那深邃的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仿佛要將每個人的心思都看穿。
隨後,嬴政將目光轉向了李斯,語氣平淡地問道:“左丞相,你方才所提焚書一事……”
話音未落,方才還哭天搶地的博士們,此刻卻如同變戲法一般,瞬間換了一副麵孔。
“臣等深思熟慮,覺得蘇博士所提之策,實乃高瞻遠矚,英明神武!”
“對對對,臣附議!臣早就覺得,天下學說紛繁複雜,魚龍混雜,確實需要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梳理整頓,去偽存真,以正視聽!”
“陛下乃千古一帝,書同文,車同軌,這思想嘛,自然也需要統一規範,方能更好地教化萬民,鞏固大秦江山!”
一時間,阿諛奉承之聲不絕於耳,各種讚美之詞層出不窮。
這些博士們,前一秒還視蘇齊為洪水猛獸,後一秒便將他捧上了天,這變臉的速度,簡直比翻書還快。
嬴政靜靜地看著眼前的這群博士,目光深沉如海,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蘇齊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感慨。他想,這群人還真是應了那句話,中國人的性格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
你提出要給各個學派設立一個官方組織來監督,禁止他們發表反秦的言論,他們會激烈地抗議,高呼這是思想不自由,這是對學術的禁錮。
但是,如果你提出要焚燒他們的書籍,他們又會覺得,相比之下,有一個這樣的機構存在,似乎也並非完全不能接受。
畢竟,書籍燒了,可就真的什麼都沒了;而有個機構管著,至少還能發出些聲音。
喜歡扶蘇: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請大家收藏:()扶蘇: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