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齊撇了撇嘴,臉上露出一絲不屑。
“我昨天說他們老調重彈,他們還不服氣,說不過我就要動手!”
蘇齊翻了個白眼,語氣中充滿了對那些老古板的鄙夷。
“也不想想,周朝那會兒是個什麼情況,現在的大秦又是個什麼情況,能一樣嗎?”
“周朝那會兒,咱們華夏民族的地盤,也就關中渭水流域那一畝三分地兒!”
蘇齊用手比劃了一下,臉上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
“分封的那些諸侯國,大部分都在鳥不拉屎的蠻荒之地!”
“當時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您知道現在都是誰嗎?”
蘇齊突然話鋒一轉,目光灼灼地看向扶蘇,眼神中充滿了考究的意味。
扶蘇一愣,顯然沒想到蘇齊會突然問出這樣一個問題,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回答。
“東夷,變成了齊國!南蠻,是楚國!北狄,正是燕國!而西戎,說的就是咱們秦國!”
“而現在的大秦疆域呢?”
蘇齊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自豪和驕傲。
“東至東海,西至隴西,北至長城一線,南至南海!”
蘇齊張開雙臂,仿佛要將整個大秦都擁入懷中。
“周朝的分封,那是分封在蠻荒之地,為咱們華夏開疆拓土,那是實打實的功績!”
蘇齊的聲音中充滿了敬佩之情。
“但現在他們說的分封是什麼?是在咱大秦內部裂土封王!”
蘇齊的語氣陡然一變,變得淩厲起來,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劍,直指問題的核心。
“封在原本的燕國、齊國,這些富得流油的地方,誰不眼饞?”
蘇齊冷笑一聲,眼神中充滿了對那些勳貴們的鄙夷。
“要是說封在長城之外,或是百越那些窮山惡水的地方,那我蘇齊第一個站出來,死諫也要說服陛下!”
“可惜啊,一統八年了,這些老將臣子們,也早就沒了當年開疆拓土的雄心壯誌,一個個都變成了隻知道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土財主!”
蘇齊歎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失望。
“他們現在想要的,不過是在這片已經打下來的江山上,再分一杯羹罷了。”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啊,公子!”
“想要分封,可以,但不能在咱們秦國的地盤上分!”
他伸手指了指東方:“東出齊國,那裡有個半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以作為封地。”
又指向了南方:“南過百越,有一片廣袤的土地,一年三熟,物產豐富,足以養活一方百姓。”
蘇齊越說越激動,聲音也高亢起來:“更何況,往東還有個更大的島嶼,土地肥沃,資源豐富,若是能將其納入大秦版圖,豈不美哉?”
他看著扶蘇,眼中滿是鼓動:“隻要他們有膽量去爭,有本事去打,我蘇齊絕無二話!”
“怕隻怕,他們沒這個膽子,也沒這個本事!”蘇齊冷哼一聲,語氣中滿是不屑。
扶蘇感覺自己腦子裡亂成了一鍋粥,各種念頭紛至遝來,像一團團亂麻纏繞在一起,讓他理不出一個清晰的頭緒。
蘇齊說的那些話,每一個字他都聽得清清楚楚,可組合在一起,卻又讓他感到無比的陌生和茫然。
什麼東部的島嶼?百越以南的土地?這些地方,他簡直聞所未聞。
他突然發現,自己對分封製的理解,竟然是如此的膚淺和幼稚。
他一直以為,分封製是一種仁德的製度,可以讓天下百姓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但現在看來,這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分封製,不過是那些勳貴們用來滿足自己私欲的工具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那些權貴,也並非真的為了天下百姓著想,他們不過是想借分封製之名,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罷了。
“先生大才,扶蘇受教了!”
“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原因,陛下他……有些不耐煩了。”
蘇齊輕歎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
“陛下最初胸懷寬廣,希望兼容並蓄,讓百家學說各展所長,這也是我們這些儒生博士能夠立足朝堂、議論國事的根本原因。”
“但這些年,儒法之爭愈演愈烈,甚至有些人倚老賣老,借古諷今,對陛下多有微詞,這些,陛下都看在眼裡。”
蘇齊微微搖頭,仿佛能看到嬴政那張日益冷峻的麵龐,那雙深邃眼眸中壓抑著的怒火。
“陛下雄才大略,有自己的治國之道,他可以容忍不同意見,卻無法容忍無休止的爭吵和暗諷。”
“陛下認為,他已經給了百家足夠的時間去融合,去蕪存菁,可結果呢?依舊是爭論不休,甚至有人開始質疑大秦的法製,質疑陛下的決策。”
蘇齊苦笑一聲,搖了搖頭,仿佛在嘲笑那些迂腐的儒生。
“八年了,帝國在法家思想的指導下,平穩運行了八年,這足以證明法家學說的正確性和實用性。”
“陛下堅信,即使隻用法家,也足以治理好這個龐大的帝國,那些無休止的爭論,隻會動搖國本,阻礙大秦前進的步伐。”
“但我今日提出的文華府構想,又讓陛下看到了一絲希望,一絲思想統一的希望,所以他才願意將此事交給公子您來負責。”
扶蘇言辭懇切,一雙眸子閃爍著求知若渴的光芒:“若非先生提點,扶蘇斷然無法領會父皇深意,還望先生不吝賜教,這文華府究竟該如何組建?”
蘇齊沉默不語,心中無奈歎息。
扶蘇這孩子,未免太過實誠,自己先前已然坦言不知,怎的還這般執著?
蘇齊方才與扶蘇剖析了一番嬴政的深層用意,直言分封製背後或許有老秦勳貴暗中推波助瀾,否則嬴政也不會先問掌管財政的治粟內史,再問軍方代表王翦大將軍,又問文官代表右相馮去疾,無非是想看看究竟是誰在暗中蹦躂。
自己適才在朝堂之上提出建議已是極限,組建文華府這等大事,還是莫要蹚渾水為妙,畢竟自己既無那般大的臉麵去調和儒法之爭,更無融合二者的能力。
蘇齊望著扶蘇那雙清澈見底的大眼睛,無奈之情更甚:“公子,我雖不知如何組建文華府,但我知道有一人或許可以。”
扶蘇聞言,眼中頓時燃起希望的火焰,急切地追問:“哦?先生所指何人?還請先生明示!”
喜歡扶蘇: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請大家收藏:()扶蘇:老師你教的儒家不對勁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