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牧對車營戰術不太了解,因此他也沒辦法將車營戰術告訴徐淩。
但他不知道車營戰術,可他卻知道另一個戰術。
或者說,應該叫陣法。
卻月陣!
許多人不了解卻月陣,但發明卻月陣的人卻在曆史上大名鼎鼎。
辛棄疾詩詞“人道寄奴曾住”中的寄奴,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
熟悉劉裕的人都知道劉裕是個絕對的猛人!
且不說他曾經一個人追著幾千人砍,各種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績更是數不勝數。
十六年間,劉裕滅五國,誅六帝!
許多人都忍不住猜想,若是再給劉裕十年,他又能做到什麼樣的地步?
而劉裕最為出名的一次戰鬥,應當便是以兩千七百步兵,大破北魏三萬左右的精銳騎兵!
自此戰之後,每每談及步兵如何應對騎兵,便時常有人將卻月陣拿出來。
卻月陣本身其實是由水軍和步兵共同組成,其中步兵又以戰車為主。
趙牧沒有那些條件去組建水軍和戰車兵,但他完全可以將其中的一些條件簡化一些,隻要能夠發揮出卻月陣十之一二的威力,他便可以大破運糧隊的蠻人騎兵。
要想達成卻月陣,除了各兵種間的配合,還需要地形條件。
而豐水河貫穿太平縣與鎬州城之間,要想達成這種條件並不困難。
遠遠地看到隨著陳芒的怒罵,一隊蠻人騎兵衝出去後,趙牧和徐淩當即讓手下的另外三支百人隊組成簡易的卻月陣。
當後麵的蠻人過來後,看到已經擺好陣型的趙牧等人,紛紛下意識的皺起眉頭。
“怎麼回事?剛剛有人挑釁,這裡又有人在等著我們?”
“這是……逐北衛的甲胄?莫非逐北衛還有漏網之魚?”
“這是什麼陣法?這些人要乾什麼?”
“遭了,闕處中計了!”
這次蠻人的運糧隊隻有五百人,他們先前已經被引走了一百多人,如今隻剩下四百人左右。
負責這支運糧隊的,是蠻人一名名叫薩烏的小酋長。
因為先前攻打太平縣的時候,這兩萬蠻人也損失上數千人,薩烏原本帶著上千人手,如今隻剩下了五百多人。
剛剛陳芒帶著人堵著蠻人運糧隊罵的時候,薩烏便感覺有詐。
可他的小兒子闕處卻受不了對方的羞辱,直接帶著一百多人便追了出去。
薩烏剛剛覺得他們這段時間從未碰到過任何大蘄的士卒,雖然覺得不對勁,但也沒有阻攔。
畢竟,他並不覺得在太平縣到鎬州城這片地方,有人能對他們不利。
可看到前麵那些人已經嚴陣以待,他頓時覺得不妙。
甚至,有種中計的想法。
他覺得,既然對方能夠派出數百人攔在他的前方。
肯定還有更多的人埋伏在山中,將被引走的闕處一網打儘。
“快派人去增援闕處!”
薩烏當即叫來自己的另一個兒子,讓對方帶人去增援闕處,防止闕處被人吃掉。
然後,他則繼續朝著趙牧和徐淩布置好的陣法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