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習慣於把自己隱藏在角落裡。
遇到了可怕的事情,遇到了讓自己擔心的事情。遇到了自己不願意接受或者說是恐懼的事情,就會想要逃跑,想要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然後跑進去。躲在沒人能發現自己的陰暗的角落裡麵。
這樣就能很安靜。從而逃開現實世界中的一切。
痛苦也好,悲傷也好。再怎麼不能接受的事也好。
隻要角落還在,隻要還能思考。就可以有餘地。
——憑借利用角落逃避的優勢來讓自己躲過難關。
然後,
一關又一關。
不過、
因為運氣還不錯,還有角落可去的緣故。所以就少了挫折。
但越到後麵就越會發現越後麵的問題就越難解決。
越是喜歡躲進角落,就越是會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
因為沒有了成長,不會跑前進,所以隻能接受往前認。
選擇朝前看。從而來讓自己絕對出現會有的問題。
角落雖然安全,
但躲在角落裡的人是會起不來的,會失去勇氣,會無法前進。
安全與失去相依,通過逃避得到的就總會失去。
失去語言的關係,失去信任自己的朋友,失去自己的家庭。
然後,
就會恐懼。
漸漸的,心裡莫名的流動的情緒湧上心頭。對原有的孤獨的靜謐感到不適。
然後
就會渴望著——渴望誰來拉自己一把,把自己救出去。
一邊自我逃避,一邊卻又渴望得利,這就是人。
但,如果要說逃避有錯的話,那每個人都有錯。
人總會想逃避的,雖然和彼此活在同一個群體中。但心卻是分離的,各自生活在各自的孤島中,即使通過建立關係讓自己和彆人的心有接近,但多數的人的心也永不相連。
“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沒有任何人有義務來理解你……不過,如果自我認同對方的話,覺得那個人就是自己所信賴的關係很好的……那就去對他說出來,對你所珍視的人說出你所渴望的。”
凡事要有開始,以此為基礎交流,才能建立彼此的心靈連接的關係。
“……說出渴望的?”女孩偷看了說這話的他一眼。
“是的,你要說出來,一昧的壓在心裡,不被人得知的話就沒有意義。”
洛離靜靜的凝視著眼前的銀發少女。女孩不自覺的縮了縮腦袋的模樣讓他平靜的選擇了回過頭去。
“就像我們一樣。雖然是朋友,但心靈始終是不相連的。”
因為身體能相接的時候,人與人關係就已經夠了。過分執著的追逐心靈相連,反而是走上一條注定錯誤的道路。
“……是啊,我和悠君的心靈是不相連的。”小聲說。
“是這樣,我們是不一樣的,我的心和你的心是有距離的,現在僅僅隻是因為我們有朋友的關係。所以我出現在你麵前,所以我們成為朋友。”他肯定她。
可是,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過於殘酷了……不是嗎?
明明是渴望的,希望能靠近的人卻沒有辦法靠近過來。
她很難過,可否定不了他。她也不需要這麼做。
因為,
有一件事
是被悠君親口肯定的。
——“朋友”。他承認了鳶一折紙、她是他的朋友。
所以就因為這樣的事情。
明明是這麼沉重的話題,她卻也能夠接受了,因為她的心想他們既然是朋友的話,就應該客氣一點的。
既然和他都已經是朋友了,就不需要那麼在意了的。
所以,
雖然心裡感到痛,但是卻也沒有覺得很難接受。
自生“病”以來,折紙頭一次覺得,這樣很不錯。
和朋友一起把心沉下來,並且輕描淡寫的把痛苦的給說出來。
這種感覺。
這種感覺……
“所以——”
在漫天的煙火下,回望著少年,少女突然想到什麼。
沒有任何人有義務理解,需要什麼就是要說出來。
悠君這是對我說的吧?
可是
如果說我是這樣的話,那悠君不也是這樣嗎?
……對呀。如果我是這樣的話,那悠君不也是嗎?
“——人總是孤獨的。人從一開始就注定孤獨一人的,正是因此,和他人建立關係——成為親人,成為朋友,或是任何的就成為了必要的。”
他侃侃而談。
在折紙無論是聽來,看來、想來都是很好的樣子。
——那……
“悠君……是在說我吧?那我是這樣的話悠君不也是嗎?”少女鼓起勇氣對眼前的他說出的話。
“哦?”少年輕輕歪頭。
“悠君你說,任何人都沒有理解彼此的義務,想要被人知道的話就應該說出來,可是,悠君好像也沒有去說。可是你說我們……是朋友的呀……?”
——她小心翼翼。
“所以、所以……悠君,如果你想說什麼就一定要說。”
“悠知道。”
“這樣……那就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鬆了口氣。他就發起反問。
“既然你都問我了,那我就問你個問題,折紙同學。”
“誒?”
“用我的話來說我,那就說明是認同我的話的。既然是這樣那折紙同學,你呢?你有對什麼人這麼做嗎?”
該說的話就要說出來。一直憋在心裡的沒有意義。
“我”
“不準糊弄我。”他隨後補充了一句,“不然絕交,折紙同學,我記得我說過,我討厭騙人的。”
嗚——
“……沒有。”
她就低下頭小聲的嘟囔,覺得心裡有點不太舒服。
涼涼的。就像是內心裡麵有什麼正在吹冷氣一樣。
這樣的,如果沒有人暖一下的話,那就隻能這麼冷下去。或許溫度能高些,但始終會顯得很冷。
隻有被溫暖過,和他人心連心,一直可以靠近,才有那微小的可能性……驅除寒冷的封閉。
“既然折紙同學你也是這樣的,那你應該先救自己。救人,從來都是先救己,或許會有聖人願意先救彆人。但是救人與否的先後關係從來都不是義務。願意就已經很好了,都還沒救自己。折紙同學你並沒有義務來幫我這個人,不是嗎?”
“……”折紙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發生對話的原因明明是他想讓她變得勇敢一些。就像是過去的他對七罪所做的那樣,他也要騙她。
但是……卻很出意料的,彼此的交流成了這個樣子。
莫名其妙就從洛離單方麵的直擊變成了折紙時不時反擊。
從站著,變成坐著,討論,談論著彼此的情形。
洛離想要從折紙身上得到什麼,但他又不想去傷害她
強奪力量——“靈結晶”的話,會讓她死掉的。
此刻也已經有了個成功過的方法,就沒有做什麼實驗的必要。
因為這麼做不一定會得到新的方法,但一定會傷害彆人。
而事關【靈魂結晶】,一旦傷害就很可能會死吧。
洛離覺得她們是無辜的。至少不應該把生命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