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中有一個被許多人罵的思想實驗——電車難題。
一個瘋子把5個無辜的人綁在已經失控的電車的軌道上,你可以選擇拉一個拉杆,讓電車變軌到另一條軌道上,從而讓這五個無辜的人得救……
但是,麻煩的是,瘋子並沒有隻在一個地方搞事——
另一邊的軌道上也綁了人,不過,隻有一個無辜的人。
如果你剛好有機會拯救,那麼怎麼選擇才稱得上合適。這最終成為了一個經典的無解的問題。
選擇總會有錯,但不選擇不作為是否也是一種過錯?如使判定不作為也是一種做錯,要承擔責任,那做出選擇從而把生命量化,或者是變成數字的比大小化,這是否更加是一種大罪惡?
倫理學當中提出這樣的東西折磨倫理學家自己,以及主動思考的他人,和無數被有意無意的問了這樣的問題的人。
如果折紙知道這個實驗的話,那或許會覺得很奇妙。
因為,
先前的她所麵臨的問題,似乎也就是這樣的問題。
唯一的區彆是——
首先,
作為似乎有辦法救人的人的鳶一折紙本人也是本事的主要相關人。
其次,
人死不能複生。
如果想讓人複生。
並自己為之行動,似乎再怎麼樣都一定會讓無辜的他人受害或受傷。
即使折紙可以通過如契約的方式回到過去,那作為當事人的她,也注定無法改變死亡的悲劇本身。
到時候,順著時間回到過去的折紙很可能會滑稽的發現悠原本不會死,害死他的車子是她送過去的。
比如說——
為了防止悠被車撞就回到過去,把當時在朝悠的方向開過來的車全部毀掉的折紙發現悠被撞死了。
而來自於因為得到有怪物在毀滅車子的消息,而倉皇逃竄,一時沒注意看路就撞到人的大貨車。
然後——悲劇閉環。
然後——折紙小姐就能成功自己閉環自己的悲劇。
聽起來似乎很令人悲傷,但很正常,在這個世界中,麵對悲慘的事如果是當事人的話,沒有足夠分量是改變不了悲劇的。
不過。不對,其實有一個小小的【例外】存在——
隻要等候五河士道,那麼鳶一折紙一樣可以得救。
隻要她是精靈。
不過。
可惜,當前洛離需求惡德的力量,並且也沒有和他整什麼各取所需的興趣。那種事情——送給彆人什麼的事——就算是他都會覺得很惡心。
若是完成了對精靈的攻略。還送彆人的懷抱裡麵的話,那請問你為之作為做的一切有什麼意義?
不過當然,這不是折紙她的視角所知道的事情。
折紙苦惱的。
——是該怎麼既不傷害他人,又能救回悠君。
……
不理解的話,就找媽媽問一下吧。
……
……
……
折紙回過神來,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雙手,藍瞳茫然的望著黑暗中的牆壁。
明明是夢境,可是媽媽夢到的原來會是家裡的房間嗎?
唔……意識的投影……化身?這麼稱呼的嗎……
我……可以把自己投影進來?
折紙想。
太好了……可以這樣的話就可以和悠君在一起了。
幸好可以用【化身】進來,不然就真的沒機會了吧。
因為已經說過要怎麼做的,
所以現在其實應該安靜的看著——在地球以外擁抱地球。
但現在還能回來,雖然感覺有時間限製但也很好了。
現在的我,比起原本的我,想必是已經幸運了很多的。
可是,為什麼?
走回房間,
躺在床上,終於有很多時間可以回憶自己的決定以後。
為什麼……
——我有點後悔?
“哢啪——!”耳邊傳來的清晰的響聲打斷了思考。
黑暗中的藍瞳少女眨了眨眼。
有動靜?
聽著——好像是1樓玄關的方向。而後,類似的關門聲響起。毫無疑問,是此刻的家裡有人進來了。
折紙坐起身來,回頭看了眼鬨鐘,確定了時間——
“8點了呀……”
所以。
應該是爸爸媽媽下班了……
沒一會兒,從樓下浴室傳來嘩啦啦的水聲,應該沒錯。
坐在床邊聽著水聲發了一會兒呆,然後水聲消失不見。
折紙就下了床。
簡單的把披散的銀發摟到了肩後,折紙穿著白色睡裙,走出房間。
踏著從窗外落入樓梯間的月光,她慢慢的扶著欄杆,來到一樓。
隨後。
扭頭走入廚房。在廚房的餐桌邊身著浴袍的成熟女性已經坐在那裡,沒有開燈——僅有桌上蠟燭的火花,照亮了她和她麵前的那一盤麵包。
望月千奈子一手捏著杯橙汁,一手拿著塊麵包,邊吃邊喝,看起來格外自在。聽見腳步聲的她抬起頭,看到正在朝自己這邊走來的少女。
千奈子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對自己可愛的女兒舉了舉手裡的橙汁“還沒睡?睡不著嗎,折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嗯,媽媽,我有點苦惱。”折紙走到母親的麵前坐下。
“是什麼事呢?”
千奈子就問。
折紙沉默,千奈子也沒有詢問的意思,看著她苦惱的,但是身體好過來了的女兒,她眯起眼睛,又抿了口橙汁。
許久,銀發少女終於低眉垂眸的開口“媽媽覺得,為了幫助很重要的人犧牲自己,對嗎?”
千奈子挑了挑眉頭“哦?那要幫助的是什麼人呢?”
是我愛著的悠君——但這種話肯定是不能說出來的。
被媽媽知道的話,她一定會開始八卦是誰吧……
冷靜。冷靜,折紙,你回來的時間是有限的……
折紙她就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以經典的說法案例來提及“我有一個朋友。朋友麵臨了這樣的問題。她希望能夠幫助某個人擺脫不好的命運。但隻靠她自己沒辦法,然後不久前……有辦法了。可是要麼可能傷害彆人,要麼傷害自己。”
“媽媽覺得這個人應該怎麼幫助想幫助的那個人?”
“既然可能自我傷害或者傷害彆人,那應該由困惑著這個問題的當事人本人來決定才合適吧?”千奈子客觀的給出建議。“你的朋友是和那個人關係很好嗎?還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