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的陰雨裹著料峭寒意,教室裡卻換了新麵孔。
夏禹掃了一眼,理科班的男女比例依然誇張——四十多個小夥子擠在一起,教室裡愣是熱烘烘的,十幾個女生零散坐著像是撒在麥堆裡的紅豆。
夏禹目光定在一個姑娘身上,又看了看羅永強,突然笑起來。
剛把新發的物理卷子收好,冷不防後頸被人用教案本輕輕一敲。
“夏禹啊”。班主任老陳不知什麼時候摸到了後排,手指叩了叩他課桌。趴著補覺的羅永強猛地彈起來,校服袖口還沾著口水印。
他倆成績穩居班級前十,上課又從不惹事,老陳早默許了這對雷打不動的同桌。夏禹更是穩定,排名慢悠悠地往上升。
平常處理班級事務也是有條不紊,班長的職位留給他還真沒錯。
老陳衝走廊努努嘴,夏禹便默契地跟了出去。辦公室暖氣開得足,老陳擰開泡著紅棗枸杞的保溫杯,熱氣糊了眼鏡片。
“數理化這麼穩當,沒考慮過競賽班”?他從抽屜裡抽出張皺巴巴的表格,“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都有,每周一三五放學加兩節課”。
老陳的意思是頂掉原本的晚自習,不過..
上輩子他也走過這趟流程,高二下篩出種子選手衝省賽國賽,跟不上的退回高考大軍。可惜他當年卡在國賽門檻上,到底缺了點靈光。
夏禹輕劃表格邊,天賦這東西就像食堂的肉包子,不是人人搶得到熱乎的。
眼下時間已經不太夠用了,夏禹還要抓緊時間打磨遊戲。明年這個時候有沒有時間參加比賽都難說,大概率要忙著處理遊戲的事情。
“對了”,老陳忽然壓低聲音,像分享秘密似的往前探身,“咱們學校和京城四中是‘友好學校’,其實就是互相串門”。見夏禹眼睛亮起來,他得意地晃晃保溫杯,“十一月中旬送十來個好苗子去培訓半個月,苗子就從這競賽班裡出”。
“成”。夏禹應得乾脆。
老陳反倒愣住,保溫杯懸在半空。這孩子剛才還盯著培訓表皺眉,怎麼突然轉了性子?他特意留著“京城培訓包食宿”的消息沒放,倒像拋媚眼給瞎子看。
“要家長簽個知情書,其他材料學校統一辦”。老陳從抽屜翻出張皺巴巴的承諾書,被暖氣烘得邊角都卷起來。
“培訓期間是封閉的嗎”?
“都按四中的來,住宿也住在學校”。
夏禹笑眯眯地揣著報名表晃回座位。羅永強正把《五三》豎成屏風,躲在後麵啃山楂片,見人回來立刻用包裝袋反光晃他眼睛。
“老陳給你開小灶”?山楂片在燈光下泛著暖紅,分出一片遞給夏禹。
“競賽班報名”。夏禹把表格拍在對方攤開的英語作文本上,接過山楂片,“十來個進京名額”。
“準備當京城烤鴨”?
羅永強腮幫鼓鼓地掃了兩眼,一臉不在意的揮揮手:“饒了我吧,光是三角函數就夠折壽十年,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他撕開新零食袋的鋸齒邊,塑料聲刺啦響得清脆,“倒是你——”忽然支起胳膊湊近,“該不會衝著顧雪報的名”?
“白撿的機會”,夏禹把筆哢噠按響,斜眼瞥向同桌鼓囊的腮幫,“倒是你,還準備繼續吃”?
羅永強已經要朝著圓滾滾的方向發展了,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