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秦紀二 秦始皇帝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32章 秦紀二 秦始皇帝下

第32章 秦紀二 秦始皇帝下(1 / 1)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庚辰年,王賁從燕國南部攻打齊國,突然攻入臨淄,齊國百姓沒人敢抵抗。秦國派人引誘齊王,承諾封給他五百裡土地。齊王就投降了,秦國把他遷到共地,安置在鬆柏樹林中,齊王最後餓死了。齊國人埋怨齊王田建不早點和諸侯合縱抗秦,卻聽信奸臣和賓客的話導致亡國,就編了首歌唱道:“鬆樹啊,柏樹啊,讓田建住在共地的,就是那些賓客啊!”這是在責怪田建任用賓客不慎重。

臣司馬光說:合縱連橫的主張雖然花樣百出,但總的來說,合縱對六國是有利的。從前先王分封萬國,親近諸侯,讓他們通過朝見、聘問來相互交往,設宴款待來增進情誼,締結盟約來相互聯結,這沒有彆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能齊心協力保衛國家。假如六國能憑借信義相互親善,那麼秦國就算再強暴,又怎麼能滅掉它們呢!韓、趙、魏三國,是齊、楚兩國的屏障;齊、楚兩國,是韓、趙、魏三國的根基。它們在形勢上相互依存,表裡相依。所以,要是韓、趙、魏去攻打齊、楚,那是自斷根基;要是齊、楚去攻打韓、趙、魏,那是自己拆除屏障。哪有拆除自己的屏障去討好盜賊,還說“盜賊會愛護我而不攻打我”的道理呢,這不是太荒謬了嗎!

秦王剛統一全國,覺得自己的德行超過了三皇,功勞蓋過了五帝,於是改稱號為“皇帝”,皇帝的命令稱“製”,文告稱“詔”,皇帝自稱“朕”。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皇帝下令說:“人死了以後,根據他生前的行為定諡號,這是兒子議論父親,臣子議論君主,實在沒什麼意義。從今往後,廢除諡法。我是始皇帝,後代就用數字來計數,二世、三世一直到萬世,傳承無窮無儘。”

當初,齊威王、齊宣王的時候,鄒衍論述了終始五德的運行學說。等到秦始皇統一全國,齊國人把這個學說上奏給他。秦始皇采用了這個說法,認為周朝得到火德,秦朝取代周朝,遵循五行相克的原則,秦朝應該是水德。於是更改一年的起始月份,朝賀都從十月初一開始;衣服、旗幟、符節都崇尚黑色,各種製度都以六為單位。

丞相王綰等人說:“燕、齊、楚等地偏遠,如果不設置諸侯王,沒辦法鎮守這些地方。請封幾位皇子為諸侯王。”秦始皇把這個建議交給大臣們討論。廷尉李斯說:“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很多同姓子弟,可是後來他們的關係越來越疏遠,相互攻擊如同仇人,周天子也無法禁止。現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靈實現了統一,都設置為郡縣,皇子和功臣們,用國家的賦稅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這樣很容易控製,天下也不會有異議,這才是使國家安寧的辦法。設置諸侯沒有好處。”秦始皇說:“天下百姓飽受戰爭之苦,就是因為有諸侯王。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剛剛安定,又要再封國建王,這是給自己樹立敵人啊,想要天下太平,豈不是太難了!廷尉的建議是對的。”

於是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每個郡設置郡守、郡尉、郡監。

把天下的兵器都收集到鹹陽,熔化後鑄成大鐘和十二個銅人,每個銅人重達一千石,放置在宮廷中。統一法律、度量衡和長度單位。把天下的豪傑之士十二萬戶遷到鹹陽。

秦國的宗廟以及章台宮、上林苑都在渭水南岸。每滅掉一個諸侯,就仿照他們的宮室,在鹹陽北麵的山坡上建造,宮殿南臨渭水,從雍門以東到涇水、渭水交彙處,宮殿樓閣、天橋、回廊相互連接,把從諸侯那裡得來的美女、鐘鼓都充實到裡麵。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辛巳年,秦始皇巡視隴西、北地,到達雞頭山,經過回中宮。在渭水南岸修建信宮,建成後,改名叫極廟。從極廟修一條路通到驪山,建造甘泉前殿,又修築甬道從鹹陽連接到甘泉宮,還在全國修築馳道。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壬午年,秦始皇向東巡視各郡縣,登上鄒嶧山,立石碑歌頌自己的功業。然後召集魯國的儒生七十人,到泰山腳下,商議封禪的事情。有的儒生說:“古代封禪,乘坐用蒲草包裹車輪的車子,怕損傷山上的土石、草木;清掃地麵祭祀,用草席就可以。”大家的意見各不相同。秦始皇覺得這些建議難以施行,就沒有采納儒生的意見。於是開辟車道,從泰山南麓一直修到山頂,立石碑歌頌自己的功德;又從山北的道路下山,在梁父山舉行祭地儀式。封禪的禮儀大多采用太祝祭祀雍城上帝的禮節,而封土埋藏等具體儀式都很隱秘,世人無法記載下來。

接著秦始皇就向東巡遊到海邊,舉行儀式祭祀名山大川以及八神。秦始皇向南登上琅邪山,非常喜歡這裡,停留了三個月,修建琅邪台,立石碑歌頌功德,表明自己的得意之情。

當初,燕國人宋毋忌、羨門子高等人聲稱有仙道和屍解變化的法術,燕國、齊國那些喜歡奇談怪論的人都爭著學習傳播。從齊威王、齊宣王到燕昭王,都相信他們的話,派人到海上尋找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據說這三座神山在渤海中,離人不遠。但人快到的時候,就會有大風把船吹走。曾經有人到過那裡,說各位神仙和長生不老的藥都在山上。等到秦始皇來到海邊,齊國的方士徐市等人紛紛上書說起這些事,請求齋戒後帶領童男童女去尋找神山。於是秦始皇派徐市帶領幾千名童男童女入海尋找。船在海上航行,都因為遇到大風而返航,他們說:“沒能到達神山,隻是遠遠望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始皇返回,經過彭城,齋戒祈禱,想從泗水中撈出周朝的九鼎,派了一千人潛入水中尋找,結果沒找到。

於是向西南渡過淮水,前往衡山、南郡。乘船沿長江而下,到湘山祠的時候,遇到大風,幾乎不能渡江。秦始皇問博士:“湘君是什麼神?”博士回答說:“聽說她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埋葬在這裡。”秦始皇大怒,派三千名刑徒把湘山上的樹都砍光,把山塗成紅色。然後從南郡經過武關回到鹹陽。

當初,韓國人張良,他的父親、祖父以上五代人都做過韓國的相國。等到韓國滅亡,張良散儘千金家財,想要為韓國報仇。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癸未年,秦始皇向東巡遊,走到陽武縣博浪沙的時候,張良讓大力士拿著鐵椎狙擊秦始皇,結果誤中了副車。秦始皇大驚,派人搜捕,沒有抓到刺客;於是下令在全國大規模搜捕十天。

秦始皇接著登上之罘山,刻石留念;隨後,前往琅邪,取道上黨返回鹹陽。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乙酉年,讓百姓自行申報所占有的田地。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丙戌年,秦始皇來到碣石,派燕國人盧生尋找羨門子高,在碣石門刻石。下令毀壞各國的城牆,挖通堤防。秦始皇巡視北方邊境,從上郡返回鹹陽。盧生從海上回來,趁機上奏《錄圖書》說:“滅亡秦朝的是‘胡’。”秦始皇於是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丁亥年,征發那些曾經逃亡的人、上門女婿、商人當兵,奪取南越的陸梁地區,設置桂林、南海、象郡;又把五十萬被貶謫的人遷到五嶺戍守,和越人雜居。

蒙恬驅逐匈奴,收複了黃河以南的土地,設置了四十四縣。修築長城,依據地形,利用險要的地勢設置關塞。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綿延一萬多裡。接著渡過黃河,占據陽山,蜿蜒向北。蒙恬的軍隊在外征戰十多年。他長期駐守上郡指揮,威名震懾匈奴。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戊子年,把斷案不公正以及審判案件故意失誤的獄吏,發配去修築長城或者到南越地區。

丞相李斯上書說:“從前諸侯紛爭,都大力招攬遊學之士。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法令出自皇帝一人,百姓在家就應該努力從事農業和手工業,士人就應該學習法令。如今這些儒生不學習現在的法令卻學習古代的,以此來非議當今的朝政,蠱惑百姓,一起非議國家的法令教化;人們聽到法令頒布,就各自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議論,在家裡心裡就不滿,出門就在街巷議論,以批評君主來博取名聲,以標新立異來顯示高明,帶領民眾製造誹謗言論。如果不禁止這種行為,那麼在上君主的權威就會下降,在下就會形成朋黨。還是禁止為好!我請求下令,史官所藏的史書,凡不是秦國的都燒掉;除了博士官所掌管的,天下有收藏《詩經》《尚書》和諸子百家書籍的,都要送到郡守、郡尉那裡一起燒掉。有敢私下談論《詩經》《尚書》的,處死刑示眾;用古代的事來非議當今的,滅族;官吏發現這種情況卻不舉報,和犯罪的人同罪。命令下達三十天還不燒掉書籍的,臉上刺字,罰去做築城苦役四年。不燒掉的,是醫藥、占卜、種樹之類的書籍。如果有人想要學習法令,就以官吏為師。”秦始皇批複說:“可以。”

評論

這段曆史全麵展現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等多方麵的舉措及其帶來的深遠影響,勾勒出了一個龐大帝國在初創及鞏固時期的複雜圖景。

在統一六國進程上,秦國憑借強大軍事力量逐一兼並各國。齊國在長期偏安後,因齊王聽信奸人,不修戰備,最終被王賁輕易攻克,齊王投降後餓死,齊國覆滅。至此,六國皆為秦土,秦國完成統一大業。司馬光對此評論,強調六國若能秉持信義合縱抗秦,本可抵禦秦國,指出六國相互拆台、不能團結是致亡主因。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在政治製度上進行了一係列重大改革。他創立皇帝製度,自認為德超三皇、功蓋五帝,將君主名號改為“皇帝”,並對相關命令、自稱等進行規定,還廢除諡法,期望秦朝能二世、三世以至萬世傳承。在地方行政製度上,針對是否分封諸子為王的爭論,秦始皇采納李斯建議,推行郡縣製,避免了周朝分封製下諸侯相互攻伐的弊端,加強了中央集權,這一舉措對後世封建王朝地方治理影響深遠。同時,通過收繳天下兵器、統一度量衡、遷徙天下豪傑等手段,從軍事、經濟、社會等方麵強化對全國的控製。

文化方麵,秦始皇對傳統禮儀和思想進行了乾預。在封禪泰山一事上,因儒生們的建議各異且難以施行,秦始皇摒棄儒生,自行製定封禪禮儀。此外,為統一思想,加強統治,秦始皇采納李斯建議,實行焚書令,除秦記、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外,其他《詩》《書》、百家語等皆焚毀,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滅族。這一措施雖在短期內加強了思想控製,但嚴重破壞了文化傳承,引發諸多爭議。

軍事上,秦始皇積極開疆拓土與鞏固邊防。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收複河南地,修築萬裡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保障了中原地區的穩定。又發兵攻取南越陸梁地,設置桂林、南海、象郡,並遷徙五十萬民眾戍邊,促進了民族融合與南方開發。

秦始皇的一係列舉措,一方麵建立起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其創立的皇帝製度、郡縣製度等為後世曆代王朝奠定了基本政治框架,統一度量衡等措施也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但另一方麵,其統治手段也顯現出諸多弊端,如焚書令鉗製思想、破壞文化,大規模的工程建設與軍事行動加重了百姓負擔,為秦朝的短命而亡埋下隱患。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 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 開局穿成蘿莉,本體是把嗜血魔劍 閨蜜齊穿書,你離,我隔一天! 重生歸來當道士 改嫁高冷硬漢後,黑心竹馬心慌了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