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78年,漢文帝劉恒繼續穩坐治國“直播間”,這一年劇情跌宕起伏,既有朝堂風雲,又有民生新政,妥妥的古代版“年度熱劇”!
歲末年初大事件:丞相換人+政策大調整
剛入冬,十月就傳來噩耗,曲逆獻侯陳平去世了。漢文帝隨即發布“紅頭文件”,讓列侯們都回自己的封地待著,要是在朝廷當官或者被皇帝特批留下的,就派自家太子去封地“打卡”。一個月後,十一月,周勃再度“逆襲”,重新坐上丞相寶座。
十一月最後一天,出現了日食現象。漢文帝立馬開啟“自我批評+求建議”模式,發公告說:“大家都給我好好琢磨琢磨,我有哪些做得不對的地方,還有我沒想到的事兒,趕緊來告訴我!同時,舉薦些賢良、正直,能大膽提意見的人,幫我查漏補缺。”不僅如此,他還給百官安排“kpi”,要求精簡開支、減輕百姓負擔,直接把衛將軍的職位都裁撤了,太仆那邊除了留夠日常用的馬匹,剩下的都調配到驛站搞運輸。
賈山“在線懟皇帝”:彆總帶著大臣去打獵!
潁陰侯的騎兵賈山給漢文帝寫了封超長“小作文”,開啟“毒舌”模式:“皇上,您想想,雷霆劈下來,啥不被摧毀?萬鈞重物壓下來,啥不被碾碎?您作為皇帝,威嚴比雷霆還猛,權力比萬鈞還重!就算您擺出虛心納諫的樣子,和顏悅色聽意見,采納建議還提拔人,大臣們都還戰戰兢兢不敢說真話,更彆說那些驕縱殘暴、聽不得批評的皇帝了!您要是總端著架子、用威嚴壓人,就算大臣有堯、舜的智慧,孟賁的勇氣,也得被您嚇趴下!這樣下去,您就成了‘睜眼瞎’,國家可就危險了!
您看以前周朝,一千八百個諸侯國,百姓養著國君,大家日子都滋潤,到處都是讚美聲。到了秦始皇,拿全天下百姓的血汗養自己,百姓累到崩潰、錢被榨乾,就為了滿足他打獵、遊玩的私欲,天下都供應不起!秦始皇還覺得自己功德無量,子孫能千秋萬代,結果剛死沒多久,天下就造反了,秦朝直接涼涼。為啥?因為沒人敢告訴他真實情況!為啥沒人敢說?還不是因為他不尊重老臣,沒有靠譜的輔佐大臣,打壓提意見的人,殺直言進諫的勇士!身邊全是溜須拍馬的,把他吹得比堯、舜還賢明,比商湯、周武王功勞還大,國家都快亡了他還蒙在鼓裡!
現在陛下您讓天下舉薦賢良方正的人才,大家都高興壞了,覺得要迎來‘堯舜盛世’了,這些人才都摩拳擦掌想跟著您乾大事。結果呢?您把他們選進朝廷,又拉著他們天天出去打獵,一天能出去兩三趟!我可太擔心了,照這麼下去,朝廷紀律得鬆散,官員都不好好乾活了!陛下您剛即位的時候,勤儉節約、愛護百姓,處理案件也寬大,天下人都拍手叫好。我聽說山東那邊的百姓,就算又老又病,拄著拐杖也要去聽朝廷詔令,就盼著多活幾天,看看您把國家治理成啥樣。現在事業剛起步,名聲剛打出去,正是關鍵時刻,您天天帶著這些人才打獵,這不把大家的熱情都澆滅了嗎?古代大臣都不隨便參加宴飲遊樂,這樣才能好好搞事業、守節操,現在這些人才在家裡勤學苦練,到了朝廷卻跟著您打獵荒廢才能,太可惜了!陛下您要是能做到玩歸玩,但不耽誤上朝議事,娛樂、禮儀、國事三不誤,那才是真厲害!”漢文帝看完,覺得句句在理,當場點讚采納。
漢文帝的“寵粉日常”與“被懟名場麵”
漢文帝堪稱古代“寵粉”皇帝,每次上朝,郎官、從官遞上奏書,他都會停下輦車,化身“認真聽講的好學生”,仔細聆聽。說得不好沒采納的,他也不生氣;說得好的,立馬采納,還瘋狂誇誇。
有一回,漢文帝在霸陵上,想飆車——駕著六匹馬拉的車從西邊陡坡飛馳而下,體驗速度與激情。中郎將袁盎一看,趕緊騎馬並排,一把拉住韁繩。漢文帝還調侃:“你膽子也太小了吧?”袁盎直接“回懟”:“俗話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真正英明的君主不冒險、不賭運氣。您要是這麼飆車,萬一馬受驚、車翻了,您就算不在乎自己,也得想想祖宗宗廟和太後啊!”漢文帝一聽,秒慫,隻好放棄。
還有一次,漢文帝寵愛的慎夫人,在宮裡經常和皇後同席而坐,主打一個“平起平坐”。結果有次在郎署,袁盎直接把慎夫人的座位往後拉,搞“座位隔離”。慎夫人當場就炸毛了,氣得不肯坐,漢文帝也火冒三丈,甩臉回宮。袁盎追上去一頓分析:“我聽說尊卑有彆,才能上下和睦。皇後是正主,慎夫人隻是妾室,哪能坐一塊兒!陛下您寵愛她,多給賞賜就行,要是破壞規矩,看似對她好,實則是害了她。您難道忘了‘人彘’的慘事兒嗎?”漢文帝和慎夫人冷靜下來一想,確實有道理,慎夫人還大方地賞了袁盎五十斤黃金。
賈誼“經濟學課堂開課”:重農積糧才是王炸!賈誼也給漢文帝來了篇“萬字長文”,開啟“經濟學講座”:“《管子》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國家還能治理好,從古到今就沒聽說過!老話說,一個男人不種地,就有人挨餓;一個女人不織布,就有人受凍。生產是有季節限製的,但消耗要是沒節製,物資早晚得見底!古代人治理國家,那叫一個細致,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所以儲備充足,遇事不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看看現在,好多人放棄種地跑去搞商業,這就是國家的‘大毒瘤’!奢侈浪費的風氣還一天比一天嚴重,這更是‘超級大反派’!這兩大禍害橫行,沒人管得住,國家都快撐不住了!乾活的人少,吃白食的人多,國家財產能不緊張嗎?漢朝都建立快四十年了,國家和百姓都沒多少積蓄,一遇到旱災,百姓就慌得不行,收成不好的時候,隻能賣兒賣女換口吃的。這種危險情況都出現了,陛下您還不著急嗎?
饑荒和豐收,都是自然現象,大禹、商湯那會兒都經曆過。萬一再來個方圓兩三千裡的大旱災,國家拿什麼救濟?邊境突然爆發戰爭,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糧草從哪兒來?戰爭和災荒一起來,國家物資匱乏,到時候那些有武力的人肯定聚眾造反,老弱病殘隻能易子而食。等局麵失控了再想辦法,那可就來不及了!糧食儲備,那可是國家的‘命根子’!糧食多、錢財足,乾啥事兒乾不成?進攻能贏,防守能穩,打仗必勝,還能讓敵人歸順、遠方的人來投靠,要啥有啥!現在要是能引導百姓回歸農業,讓大家都踏實種地,把那些搞商業、混日子的人都拉去種地,國家儲備充足,百姓安居樂業,輕輕鬆鬆就能實現‘富安天下’,何必像現在這樣讓人提心吊膽呢?我都替陛下您著急!”
漢文帝被賈誼這番話徹底說服,第二年正月就下詔開辟“藉田”,還親自下地耕田,給全國百姓當“種田主播”。
三月,有關部門提議封皇子為諸侯王,漢文帝先封了趙幽王的小兒子劉辟強為河間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然後才封自己的兒子劉武為代王,劉參為太原王,劉揖為梁王。
五月,漢文帝又宣布廢除“誹謗罪”和“妖言罪”,說這些罪名讓大臣不敢說真話,自己也聽不到真實情況,不利於招攬人才。
九月,他再次強調農業是國家根本,還下令減免當年一半田租。
這一年,燕敬王劉澤也去世了。
漢文帝這一年,在各種建議和“吐槽”中瘋狂“升級打怪”,從朝堂人事到民生政策,每一步都走得又穩又秀,“文景之治”的火爆ip正在一步步成型!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