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元狩四年:搞錢、打仗、整活的“高能一年”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的“帝國副本”開啟了超高難度模式,這一年又是財政改革搞創收,又是發動超大規模對匈戰爭,還順帶在朝堂和地方上演各種“抓馬”劇情。
搞錢!財政改革“放大招”
這一年剛開始,官員們就跟漢武帝“哭窮”:“陛下,國庫都快見底了,可那些富商大賈靠冶鐵、煮鹽賺得盆滿缽滿,國家有難也不幫忙!咱得整點新花樣搞錢,順便收拾那些投機倒把、兼並土地的家夥!”於是,漢武帝和大臣們一頓操作猛如虎,開啟了“花式搞錢”模式。
當時皇家禁苑有白鹿,少府又有很多銀、錫,他們直接把一尺見方的白鹿皮,鑲上華麗的花紋,做成“皮幣”,一張就值40萬錢。還規定王侯、宗室朝見皇帝、互相送禮,必須用這皮幣墊著玉璧,不然這禮都送不出去。這就相當於官方強製“發行限量款奢侈品”,專門收割貴族的錢包。
同時,他們用銀、錫鑄造了三種“白金”貨幣:大的圓形,上麵鑄龍紋,值3000錢;中等方形,鑄馬紋,值500錢;小的橢圓形,鑄龜紋,值300錢。還把半兩錢銷毀,改鑄三銖錢,並且下令私自鑄造這些貨幣的直接判死刑。但誰能想到,這反而激起了全民“造假熱情”,偷著鑄造白金貨幣的人多到數不清。
漢武帝還大手一揮,任命東郭鹹陽、孔僅當大農丞,專門負責鹽鐵專賣,又讓桑弘羊靠超強的計算能力來管財政。東郭鹹陽是齊國的大鹽商,孔僅是南陽的大冶鐵商,兩人都是身家千金的大老板;桑弘羊更牛,洛陽商人的兒子,13歲就因為擅長計算進了宮當侍中。這三人湊一起,在搞錢方麵那真是“細節控”,連一丁點兒利潤都不放過。
緊接著,更狠的政策來了!禁止百姓私自鑄鐵、煮鹽,敢違反的在左腳戴上腳鐐,工具全部沒收。還要求商人、手工業者如實申報財產,每2000錢財產就要交120錢稅;有馬車或者五丈以上船隻的,也得交稅。要是隱瞞不報或者報得不全,直接發配去戍邊一年,財產全部沒收。誰要是舉報彆人偷稅漏稅,就能得到被舉報者一半的財產。這些政策大多出自張湯之手,他每次上朝跟漢武帝討論財政,能從早聊到晚,聊得漢武帝連飯都忘了吃。丞相基本成了擺設,國家大事全聽張湯的。但老百姓可慘了,被折騰得生活不安穩,一肚子怨氣都撒在張湯身上。
出征!漢匈決戰“名場麵”
這邊忙著搞錢,那邊漢武帝也沒忘了老對手匈奴。他和將領們開會說:“趙信給單於出主意,覺得咱們漢軍不敢穿越沙漠,就算來了也待不久。這次咱們多派人馬,必須給匈奴點顏色瞧瞧!”於是準備了10萬匹戰馬,讓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帶5萬騎兵,還有4萬匹私人馬匹跟隨,後麵跟著幾十萬負責轉運糧草的步兵,把最能打的精銳都分給了霍去病。一開始計劃霍去病從定襄出發對戰單於,結果抓到俘虜說單於在東邊,就改成霍去病從代郡出兵,衛青從定襄出兵。
郎中令李廣一直吵著要參戰,漢武帝覺得他年紀大了,不想答應,磨了好久才同意,讓他當前將軍。太仆公孫賀為左將軍,主爵都尉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曹瓤為後將軍,都歸衛青指揮。趙信給單於出主意:“漢軍穿越沙漠肯定人困馬乏,咱們守株待兔,輕鬆收割!”單於聽了,把輜重都遠遠運到北邊,帶著精兵在沙漠北邊等著。
衛青出塞後,抓到俘虜知道了單於的位置,就親自帶精兵去攻打,卻讓李廣和趙食其合兵從東路走。東路繞遠而且水草少,李廣急得不行,跟衛青說:“我本來是前將軍,現在您卻讓我走東路。我從年輕時就和匈奴打仗,好不容易有機會正麵剛單於,就讓我衝在前麵,就算死也要和單於拚了!”原來衛青偷偷收到漢武帝的叮囑,說“李廣年紀大,運氣又不好,彆讓他正麵碰單於,省得出岔子”。而且公孫敖剛丟了侯爵,衛青想讓他立功,所以才調走李廣。李廣知道後,堅決拒絕,衛青還是不同意,李廣氣呼呼地走了,連個告彆都沒有。
衛青出塞一千多裡,穿過沙漠,看到單於擺好陣勢等著。衛青讓武剛車圍成環形營壘,派5000騎兵出戰,匈奴也派出約一萬騎兵。眼看太陽要落山,突然刮起大風,沙子吹得人睜不開眼,兩軍互相看不見對方。漢軍趁機派出左右兩翼包抄單於。單於一看漢軍人數多、士氣旺,覺得打不過,趕緊坐上六匹騾子拉的車,帶著幾百精銳騎兵,衝破漢軍包圍,往西北方向逃了。天黑後,漢軍和匈奴軍亂戰,雙方死傷差不多。後來漢軍抓到俘虜得知單於在天黑前就跑了,趕緊派輕騎兵連夜追擊,衛青大軍緊跟其後,匈奴兵也四處逃散。天亮時,漢軍追了200多裡,沒抓到單於,不過斬殺和俘虜了人,還打到了窴顏山趙信城,繳獲了匈奴囤積的糧食。漢軍吃了一天,把剩下的糧食和城都燒了才撤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說李廣這邊,他和趙食其的軍隊沒有向導,在沙漠裡迷路了,沒趕上和單於作戰。衛青撤兵回來,在沙漠南邊才碰到他們。衛青派長史責問兩人迷路的情況,還催著李廣趕緊去幕府接受審訊。李廣說:“校尉們都沒罪,是我自己迷路了,我現在就去幕府認罪。”他對部下說:“我從年輕時就和匈奴打了七十多仗,這次跟著大將軍好不容易能打單於,卻被調去繞遠路,還迷路了,這不是天意嗎!我都六十多歲了,不想再受那些刀筆吏的氣!”說完就拔刀自殺了。李廣為人廉潔,得到賞賜就分給部下,和士兵同甘共苦,當了四十多年二千石的官,家裡卻沒什麼錢。他天生臂長如猿,擅長射箭,沒把握就不輕易出手。帶部隊時,遇到缺水缺糧,士兵們沒喝夠水,他絕不喝水;士兵們沒吃飽,他絕不吃飯,所以士兵們都願意為他賣命。他死的時候,全軍都哭了,老百姓聽說後,不管認不認識他,都傷心落淚。趙食其則被交給司法官吏審判,花錢贖罪成了平民。
霍去病這邊也沒閒著,他帶的兵力、物資和衛青差不多,但沒設副將,讓李敢等人當大校,行使副將職責。霍去病從代郡、右北平出兵,深入兩千多裡,穿過大沙漠,直接對上匈奴左部軍隊,抓獲了屯頭王、韓王等三人,還有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他一路打到狼居胥山,舉行祭天封禮,又到姑衍山舉行祭地禪禮,一直打到翰海。這一趟下來,共斬獲匈奴人。漢武帝給霍去病加封5800戶食邑,還封了他部下路博德等四人列侯,給趙破奴等二人增加食邑,封李敢為關內侯。相比之下,衛青這邊沒得到加封,部下也沒人封侯。
這次出征,出塞時官府和私人的馬一共有14萬匹,回來時剩下不到3萬匹,損耗巨大。戰後,漢武帝增設大司馬職位,讓衛青、霍去病都當大司馬,還規定兩人的俸祿、地位一樣。從這以後,衛青的地位逐漸下降,霍去病越來越受寵。衛青以前的門客、老部下好多都跑去投靠霍去病,還因此得到了官爵,隻有任安不肯這麼做。
霍去病這人,話少但有想法,做事果斷敢衝。漢武帝想教他孫子、吳起的兵法,他直接說:“打仗看臨場發揮,學那些老兵法用處不大。”漢武帝給他修了豪宅,他卻說:“匈奴還沒消滅,要房子有啥用!”這一番話,讓漢武帝對他更加看重。不過霍去病從小養尊處優,不太體恤士兵。他出征時,漢武帝派人給他送幾十車食物,回來時好多糧食肉都沒動就扔了,可士兵們卻有餓著肚子的;在塞外時,士兵們缺糧餓得沒力氣,他還讓人踢球玩樂,類似的事不少。衛青則為人仁慈,愛護士兵,性格溫和,很會討漢武帝歡心,兩人的性格和行事風格截然不同。
這一戰,漢軍斬殺、俘虜匈奴八九萬人,自己也死了好幾萬士兵。從此匈奴遠遠逃走,沙漠以南再也沒有匈奴的王庭。漢朝從朔方往西到令居,開通溝渠,設置田官,派了五六萬官吏士兵屯田,一點點蠶食匈奴的地盤。但因為馬匹損失嚴重,也沒法再大規模攻打匈奴了。
匈奴被打怕了,用趙信的計策,派使者來漢朝,說好話請求和親。漢武帝讓大家討論,有人讚同和親,有人主張直接讓匈奴稱臣。丞相長史任敞說:“匈奴剛被打得元氣大傷,咱們應該讓他們當附屬國,定期來邊境朝拜。”漢武帝派任敞出使匈奴,單於聽了大怒,把任敞扣下不放人。這時候,博士狄山覺得和親好,漢武帝問張湯的意見,張湯說狄山是個無知的書呆子。狄山不服氣,回懟道:“我是蠢,但至少忠誠,不像禦史大夫張湯,就是個偽君子!”漢武帝臉色一沉,問他:“我讓你守一個郡,能擋住匈奴入侵嗎?”狄山說不能;又問守一個縣,還是不能;再問守一個邊塞據點,狄山怕被治罪,隻好硬著頭皮說能。結果漢武帝真把他派去守邊塞,一個多月後,狄山就被匈奴砍了腦袋。從這以後,大臣們都被嚇怕了,沒人敢再和張湯對著乾。
換人!地方官的“硬核操作”
這一年,汲黯因為犯法被免職,漢武帝任命定襄太守義縱當右內史,河內太守王溫舒當中尉。
說起這兩位,那手段一個比一個狠。以前寧成當關都尉時,百姓都說“寧願撞見剛生崽的母老虎,也彆惹寧成發火”。義縱當南陽太守,路過關口,寧成點頭哈腰地迎接。結果義縱一到南陽,就嚴查寧成家族,把他家搞得家破人亡,南陽的官吏百姓嚇得走路都不敢大聲。後來義縱調任定襄太守,剛到任就突襲監獄,把二百多個重罪輕判的犯人,還有來探監的二百多個家屬、朋友,一股腦全抓了,罪名是“為死罪解脫”,當天就殺了四百多人,嚇得整個郡的人都不寒而栗。當時趙禹、張湯就因為執法嚴苛當上九卿,但好歹還依法辦事,義縱完全是“暴力執法”,看誰不順眼就收拾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溫舒當廣平都尉時,挑了十幾個當地的豪強、狠人當爪牙,掌握著他們的犯罪把柄,讓他們去抓盜賊。這些爪牙要是抓到王溫舒想抓的人,就算這人犯了一百個罪,也不追究;要是敢辦事不力,王溫舒就借其他事把他們滅族。就因為這,齊、趙一帶的盜賊都不敢靠近廣平,廣平還傳出了“道不拾遺”的名聲。王溫舒升任河內太守後,九月到任,馬上讓郡裡準備50匹私馬當驛站快馬,然後大肆抓捕郡裡的豪強,一下子牽連出一千多家。他上書漢武帝,建議把涉案的人,罪大的滅族,罪小的處死,家產全部沒收抵贓。奏章送上去兩三天就得到批準,執行起來那叫一個快,殺得河內郡血流十裡。大家都震驚於他辦事的速度,感覺像開了“倍速”。到了十二月,整個郡都安靜得可怕,沒人敢在夜裡出門,連盜賊都沒了蹤影。要是有漏網之魚逃到彆的郡,王溫舒還派人去追捕。可惜春天到了,不能再殺人了,王溫舒跺腳歎氣:“要是冬天能再延長一個月,我的事就能辦完了!”漢武帝聽說他倆的“業績”,覺得都是人才,直接提拔他們當中二千石的高官。
神棍!裝神弄鬼“翻車現場”
這一年,還有個神棍登場。齊地的少翁靠裝神弄鬼見到了漢武帝。正好漢武帝寵愛的王夫人去世,少翁說自己能招來鬼魂。晚上,他一番操作,漢武帝隔著帷帳,隱約看到一個人影,好像王夫人的樣子。漢武帝信以為真,封少翁為文成將軍,賞賜無數,還以貴賓之禮相待。少翁又勸漢武帝修建甘泉宮,在宮裡建台室,畫上天地、太一各種鬼神,擺上祭祀用品,說這樣能招來天神。但過了一年多,他的“法術”越來越不靈,天神根本沒來。少翁急了,搞了個騷操作:在帛上寫好字,塞進牛肚子裡,然後裝作不知情,說這牛肚子裡有古怪。殺了牛一看,果然有“天書”,上麵寫的內容神神叨叨的。可漢武帝認出了這是少翁的筆跡,一審問,果然是偽造的。漢武帝大怒,直接把少翁殺了,還把這事隱瞞了下來。
評論
元狩四年,漢武帝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方麵的舉措,深刻影響了漢朝乃至後世的發展走向。財政改革雖然在短期內充實了國庫,但各種強製手段也給民間經濟和百姓生活帶來衝擊,尤其是鹽鐵專賣、算緡告緡等政策,雖然打擊了富商大賈,卻也讓普通民眾不堪重負,暴露出古代國家乾預經濟時難以把握的“度”。
漢匈漠北之戰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戰役,衛青、霍去病雖然取得了重大勝利,重創匈奴,但漢軍自身也付出了巨大代價,馬匹大量損耗、士兵傷亡慘重,戰爭對國力的消耗可見一斑。這場戰役改變了漢匈力量對比,使得匈奴遠遁,但也讓漢朝意識到大規模戰爭難以為繼,開始調整對匈策略。霍去病與衛青截然不同的行事風格和人生軌跡,也反映出漢武帝時期人才的多元性,以及權力中心對不同類型人才的態度。
在官員任用方麵,義縱、王溫舒等酷吏的崛起,展現了漢武帝為維護統治秩序、加強中央集權的強硬手段。他們以暴製暴的治理方式雖然短期內穩定了地方局勢,但也激化了社會矛盾,為後續的社會問題埋下隱患。而少翁裝神弄鬼的鬨劇,則體現出漢武帝在追求長生不老、神鬼迷信方麵的偏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和統治者的精神追求。這一年發生的諸多事件,如同多棱鏡,折射出漢武帝時期複雜的政治生態、激烈的軍事博弈和多元的社會文化。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