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91章 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第91章 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1 / 1)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夏天五月,漢武帝大手一揮,來了波全國大赦,給大夥“清空”不良記錄。

這邊濟東王彭離純純是個“社會毒瘤”,專愛在晚上帶著自家奴仆和一群亡命少年組團搶劫殺人,把這當成刺激的“愛好”,被發現的命案就有一百多起。這惡行實在忍不了,直接被廢,打包送去上庸,徹底涼涼。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冬天十一月,曾經權傾一時的張湯翻車自殺了,背後的故事那叫一個精彩狗血。

起初,禦史中丞李文和張湯有仇。張湯的心腹小弟魯謁居偷偷找人舉報李文違法,案子落到張湯手裡,李文直接被判處死刑。張湯心裡門兒清是魯謁居乾的,但皇上問起舉報線索時,他還在那裝,說:“估計是李文的仇人乾的。”後來魯謁居生病,張湯還親自給他按摩腳,這操作直接被趙王抓住把柄。趙王早就看張湯不順眼,立馬舉報:“張湯身為朝廷大臣,居然給小吏按腳,指定有不可告人的大陰謀!”案子交給廷尉審理,不巧魯謁居病死了,他弟弟卻被牽連入獄。張湯在導官署審其他囚犯時碰見魯謁居的弟弟,想暗中幫忙,卻又假裝不認識。魯謁居弟弟不知情,反而怨恨張湯,找人上書揭發張湯和魯謁居合謀舉報李文。案子又轉到減宣手裡,減宣和張湯也有過節,拿到案子後往死裡查。

屋漏偏逢連夜雨,有人盜挖漢文帝陵園陪葬的錢幣,丞相莊青翟上朝時,和張湯約好一起向皇上請罪,結果到皇上麵前,張湯卻裝沒事人,不道歉了。皇上派禦史調查丞相,張湯還想給丞相扣上“知情不報”的帽子,丞相愁得不行。丞相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以前都是九卿、二千石的大官,資曆比張湯老得多。但張湯經常代行丞相職權,仗著自己得勢,故意打壓他們,三人恨透了張湯,一心想搞死他。於是他們和丞相合謀,派人抓捕審訊商人田信等人,散布消息說:“張湯要向皇上奏請什麼政策,田信總能提前知道,靠囤貨發大財,還和張湯分贓。”這話傳到皇上耳朵裡,皇上質問張湯:“我剛有想法,商人就知道,還提前囤貨,是不是有人給他們通風報信?”張湯不僅不謝罪,還繼續裝無辜:“好像是有這麼回事。”減宣也趁機上奏魯謁居的事。漢武帝覺得張湯又壞又會演,派趙禹狠狠斥責他,張湯隻好寫信謝罪,還甩鍋說:“害我的都是三個長史!”寫完就自殺了。張湯死後,家裡財產加起來不到五百金。弟弟和兒子想厚葬他,他媽卻說:“張湯身為天子大臣,被冤枉致死,厚葬個啥!”直接用牛車拉著棺材下葬,連外槨都沒有。漢武帝聽說後,把三個長史全殺了。十二月壬辰,丞相莊青翟也入獄自殺。

這一年春天,漢武帝又開始搞大工程,修建柏梁台,還整了個二十丈高、七人合抱粗的承露盤,用銅打造。上麵有個仙人掌造型,用來接露水,據說和玉屑一起喝,能長生不老。從此之後,各種豪華宮殿越修越多,越來越離譜。

二月,太子太傅趙周當上丞相;三月辛亥,太子太傅石慶升任禦史大夫。這一年天氣也很魔幻,下了場超大的雪,夏天又發大水,關東地區餓死的人成千上萬。

這一年,孔僅任大農令,桑弘羊當大農中丞,開始推行“均輸法”,搞活商品流通。之前發行的白金貨幣越來越不值錢,大家都不愛用,最後直接廢除。朝廷還下令禁止各郡、國私自鑄錢,隻允許上林三官鑄錢,不是三官鑄造的錢一律不準流通。這麼一搞,民間私鑄的情況少了些,畢竟鑄錢成本太高,隻有手藝高超的“技術流”和膽大妄為的“巨奸”還在偷偷乾。

自從渾邪王投降漢朝,漢軍把匈奴趕到大漠以北,從鹽澤以東地區都沒匈奴人影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打通。張騫趁機提議:“烏孫王昆莫以前是匈奴小弟,後來實力變強就不服管了,匈奴打他也沒占到便宜。現在匈奴剛被我們打慘,渾邪王原來的地盤空著沒人。西域那幫人戀家,又貪咱漢朝的財物,要是現在用厚禮拉攏烏孫,讓他們東遷到渾邪王故地,和咱們結為兄弟,一起打匈奴,他們大概率會答應,這就相當於砍斷匈奴的右臂。和烏孫結盟後,西邊的大夏等國也能拉攏過來,讓他們當咱的藩屬國。”漢武帝覺得這主意靠譜,任命張騫為中郎將,帶著三百人、六百匹馬,還有上萬頭牛羊,以及價值幾千萬的金銀財寶出發。還安排了很多持節副使,路上要是方便,就派他們去其他國家。

張騫到了烏孫,烏孫王昆莫態度特彆傲慢。張騫傳達漢武帝的意思:“烏孫要是東遷回故地,漢朝就嫁公主過來,結為兄弟,一起打匈奴,分分鐘滅了他們!”但烏孫覺得漢朝離得太遠,不知道漢朝實力咋樣,而且他們臣服匈奴太久,大臣們都怕匈奴,不想搬家。張騫磨破嘴皮子也沒談攏,隻好派副使分彆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於闐等國。烏孫派了翻譯和向導送張騫回國,還派了幾十個人、幾十匹馬跟著張騫回訪,順便打探漢朝虛實。這一年張騫回國,被任命為大行。一年多後,張騫派去大夏等國的副使,大多帶著各國使者回來了,從此西域和漢朝正式建立聯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域一共有三十六個國家,南北是大山,中間有條大河,東西長六千多裡,南北寬一千多裡。東邊和漢朝的玉門、陽關接壤,西邊到蔥嶺為止。河有兩個源頭,一個出自蔥嶺,一個源於於闐,彙合後向東流入鹽澤,鹽澤距離玉門、陽關三百多裡。從玉門、陽關去西域有兩條路:沿著南山北麓,順著河西走廊西行到莎車,這是南道;南道往西翻過蔥嶺,就到了大月氏、安息。從車師前王廷沿著北山,順河西行到疏勒,這是北道;北道往西翻蔥嶺,能到大宛、康居、奄蔡。以前這些國家都被匈奴統治,匈奴西邊的日逐王設置僮仆都尉管理西域,常駐焉耆、危須、尉黎一帶,靠向各國收稅發家致富。

烏孫王不願意東遷,漢朝就在渾邪王故地設置酒泉郡,陸續遷徙百姓充實人口;後來又分出武威郡,切斷匈奴和羌人的聯係通道。漢武帝得到大宛的汗血寶馬後,喜歡得不得了,賜名“天馬”,還不斷派人去西域求購。出使外國的隊伍,規模大的幾百人,小的也有一百多人,攜帶的物資和張騫第一次出使時差不多,後來慢慢輕車熟路,規模才變小。漢朝一年派出的使團,多的時候十幾批,少的時候五六批,去得遠的八九年才回來,近的也得好幾年。

評論

元鼎年間的漢朝,朝堂內外那叫一個熱鬨,堪稱一部大型宮鬥加冒險“連續劇”。張湯之死,把官場的勾心鬥角、權力傾軋展現得淋漓儘致,各種利益糾葛、私人恩怨交織在一起,上演了一出“相愛相殺”的大戲,也暴露出漢武帝時期官僚體係內部的混亂和黑暗。

漢武帝一邊沉迷修仙,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另一邊在經濟上不斷改革,推行新政策,雖然對國家經濟有一定調節作用,但也給百姓帶來不少負擔,水災、饑荒更是雪上加霜。

在外交和軍事方麵,漢武帝開疆拓土的野心依舊不減,張騫出使西域堪稱“神操作”,雖然過程艱難,但成功打開了漢朝和西域各國的交流大門,為後續的“國際交往”和文化經濟交流奠定基礎,這波“戰略眼光”屬實超前。但頻繁派遣使團,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也能看出漢武帝在對外事務上的“豪橫”和不計成本。總體來說,這一時期的漢朝既有開創新局麵的高光時刻,也有內部矛盾激化的危機,充滿了矛盾與掙紮。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 今天也沒有被顧客吃掉 你犯賤我發癲!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 謀春 我媽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歡迎來到神明的遊戲 從海灣風暴開始 覺醒十倍返利,我手撕極品親戚! 主母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