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158章 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

第158章 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1 / 1)

漢成帝永始四年至元延元年:王朝風雲變幻下的隱憂與亂象

從戊申年公元前13年)到癸醜年公元前8年),共六年時間,來看看這期間漢成帝統治下都發生了哪些事兒。

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

春天正月,漢成帝到甘泉,在泰畤舉行祭天儀式,隨後大赦天下。三月,又到河東,祭祀後土。

夏天,發生大旱。

四月癸未日,長樂宮的臨華殿、未央宮的東司馬門都發生火災。六月甲午日,霸陵園的門闕也著火了。

秋天七月辛未日是月末,出現日食。

冬天十一月庚申日,衛將軍王商因病被免職。

梁王劉立驕縱放肆毫無節製,一天之內竟然犯十一次法。梁國的相禹上奏說:“劉立對外戚家族心懷不滿,口出惡言。”有關部門調查檢驗,又查出他和姑姑的女兒通奸的事,於是上奏說:“劉立做出如同禽獸般的行為,請將他誅殺。”太中大夫穀永上書說:“我聽說按照禮的規定,天子要在門外設置屏風,就是不想讓彆人看到自己家的隱私。所以帝王的心思,不應該窺探彆人家中的私事,也不應該聽聞內室裡的言語。《春秋》為親者避諱。現在梁王年輕,還有些輕狂的毛病,一開始是因為惡言才進行調查,既然沒有事實依據,卻又去揭發人家閨房的隱私,這可不是原本奏章所指的事。梁王又不承認這些指控,卻強行彈劾劉立,羅織一些難以說清的事情,隻憑片麵之詞就定罪斷案,這對治理國家沒有好處。用內亂這樣的惡名汙蔑宗室,還宣揚到天下,這可不是為皇族隱諱,增添朝廷榮耀,彰顯聖德風化的做法。我覺得梁王年輕,而他父親的同胞姐妹年長,年齡差距大;梁國富有,足夠用來重金聘娶美女,招來豔麗女子;他父親的同胞姐妹也會有恥辱之心。審查案件的人就應該隻查驗惡言這件事,為什麼還要去揭發其他隱私呢!從這三點來推測,恐怕不符合人之常情,我懷疑是有什麼事情逼迫,導致梁王說錯話,而執法的官吏抓住不放,讓他無法辯解。在事情剛剛萌芽的時候,施恩不治罪,這是上策。既然已經調查並提出彈劾,應該趁著梁王不承認指控,下詔讓廷尉挑選品德高尚、通曉事理的官吏重新審查,查明不實之處,確定失誤的責任,然後回複下麵的官吏,以此來推廣皇族親疏有彆的恩德,為宗室洗刷汙亂的恥辱,這才很符合治理親族的道理。”漢成帝聽了之後,就擱置這件事不再處理。

這一年,司隸校尉蜀郡人何武擔任京兆尹。何武做官,遵守法令,一心為公,舉薦好人,罷黜壞人,他在任時沒有特彆顯赫的名聲,但離任後常常被人懷念。

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

春天正月己亥日初一,發生日食。

壬戌日,王商再次擔任大司馬、衛將軍。

三月,漢成帝到雍地,祭祀五畤。

夏天四月丁酉日,天空沒有雲卻響起雷聲,有流星從太陽下方朝東南方向劃過,光芒四射,像下雨一樣,從午後一直持續到黃昏才停止。

漢成帝大赦天下。

秋天七月,有彗星出現在東井星區。

漢成帝因為各種災變,廣泛征求群臣的意見。北地太守穀永回答說:“帝王要是親自踐行道德,順應天地,那麼五行的征兆就會按正常順序出現,百姓長壽,祥瑞也會一起降臨;要是違背正道,肆意妄為,逆天行事,殘害萬物,那麼災禍的征兆就會顯著出現,各種怪異的事情也會一同顯現,饑荒接連發生;如果始終不醒悟,惡行積累到極致,上天就不再譴責告誡,而是另選有德行的人來承受天命。這是天地間的常理,曆代帝王都是如此。再加上帝王功德有厚有薄,壽命有長有短,時代有興盛有衰落,天道也有盛有衰。陛下繼承了八代的功業,正處在陽數的末世,經曆著三七的劫數,遭遇《無妄》卦的命運,正趕上百六的災厄,這三種災難各不相同,卻同時出現。建始元年以來,二十年的時間裡,各種大的災異現象交錯頻繁發生,比《春秋》記載的還要多。從內部來說,深宮後庭可能會出現驕橫的臣子、凶悍的姬妾,因為醉酒狂亂突然引發的禍亂,就像北宮苑囿街巷中、臣妾家中隱秘之處可能發生像征舒殺君、崔杼弑君那樣的禍事;從外部來說,天下可能會出現像樊並、蘇令、陳勝、項梁那樣振臂而起的叛亂。這是關乎國家安危的分界點,是宗廟最擔憂的事,我穀永為此多年來一直膽戰心驚,提前說這些事。下麵有禍亂的萌芽,然後才會在上麵顯現出災變,能不謹慎嗎!災禍往往從細微之處而起,奸邪容易在疏忽的地方滋生。希望陛下端正君臣之間的大義,不要再和那些小人親昵輕慢地宴飲;嚴格遵循三綱,整治後宮的政事,抑製疏遠那些驕橫嫉妒的寵臣寵妾,推崇親近溫順恭順的行為;按照禮法,皇帝出行前要準備好法駕,派兵清理道路後再出發,不要再輕易獨自出宮,到臣妾家中吃喝。這三種情況消除了,內亂的道路就被堵住了。天下發生叛亂,根源在於百姓饑荒而官吏卻不體恤,興起於百姓困苦而賦稅繁重,發生在下麵百姓怨恨背離而上麵皇帝卻不知道。《傳》裡說:‘百姓饑餓卻不減少賦稅,這就叫驕縱,這樣的過錯會導致滅亡。’近年來郡國遭受水災,莊稼不收,本應是減少平常賦稅的時候,可是有關部門卻上奏請求增加賦稅,這太違背經義了,也違背民心,是招來怨恨、走向災禍的做法。我希望陛下不要答應增加賦稅的奏請,更多地減少奢侈浪費的開支,廣施恩澤,賑濟窮困匱乏的百姓,鼓勵百姓耕種養蠶,以此來安撫百姓的心,這樣天下的禍亂或許就可以平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壘校尉劉向上書說:“我聽說帝舜告誡伯禹‘不要像丹朱那樣傲慢’,周公告誡成王‘不要像殷紂王那樣’,聖明的帝王常常以敗亂的事例來自我警戒,不忌諱國家的興衰,所以我鬥膽極力陳述我的愚見,希望陛下留意明察!據《春秋》記載的二百四十二年裡,發生日食三十六次,如今連續三年頻繁日食,自建始元年以來,二十年裡發生八次日食,大概每兩年六個月就發生一次,古今都很少見。災異有大小、稀少和頻繁之分,占卜也有快慢緩急。看看秦朝、漢朝的朝代更替,漢惠帝、漢昭帝沒有後代,昌邑王不能善終,漢宣帝繼承皇位,這些都有災異現象記載在漢史裡。上天對於朝代的取舍,難道不是很清楚明白嗎!我有幸身為皇族的後代,確實看到陛下寬厚明智的品德,希望能消除大的災異,興起像高宗、成王那樣的聲譽,來尊崇劉氏,所以才誠懇地多次冒著被殺的危險進諫!天文現象很難讓人明白,我雖然畫了圖呈上,還是需要當麵解說,陛下才能知曉;希望陛下能賜給我清閒的時間,讓我指著圖陳述情況。”漢成帝總是讓他進宮,但最終還是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紅陽侯王立舉薦陳鹹為方正,經過對策,陳鹹被任命為光祿大夫、給事中。丞相翟方進又上奏說:“陳鹹以前擔任九卿,因為貪婪邪惡被免職,不應該被舉薦為方正,成為內朝官員”,並彈劾“紅陽侯王立舉薦人才不依據實際情況”。漢成帝下詔免去陳鹹的官職,但沒有彈劾王立。

十二月乙未日,王商擔任大將軍。辛亥日,王商去世。他的弟弟紅陽侯王立按順序應當輔政,在這之前,王立派門客通過南郡太守李尚開墾了幾百頃荒田,然後上書把這些田獻給國家,卻以高價騙取了一億多的錢財,丞相司直孫寶揭發了這件事,漢成帝因此不再重用王立,而是任用他的弟弟光祿勳曲陽侯王根。庚申日,任命王根為大司馬、驃騎將軍。

特進、安昌侯張禹請求得到平陵肥牛亭那塊地,曲陽侯王根出來相爭,認為這塊地正對著平陵寢廟,是皇帝祭祀時衣冠出遊的道路,應該另外賜給張禹其他的地。漢成帝不聽從,最終還是把這塊地賜給了張禹。王根因此嫉妒張禹受寵,多次詆毀他。但漢成帝卻越發敬重優待張禹,每次張禹生病,漢成帝都派人詢問他的起居情況,還親自到張禹家問候。漢成帝親自在張禹床下拜見,張禹叩頭謝恩。張禹的小兒子還沒有官職,張禹多次看著小兒子,漢成帝就在張禹床下封他為黃門郎、給事中。張禹雖然在家居住,但以特進的身份做天子的老師,國家每次有重大決策,一定會和他商議決定。當時很多官吏和百姓上書說災異現象是上天的回應,指責是王氏專權導致的,漢成帝心裡也有些認同,但沒有明確的證據。於是漢成帝到張禹家,讓左右的人退下,親自詢問張禹關於天變的事,還把官吏百姓說王氏的事拿給張禹看。張禹覺得自己年老,子孫又弱小,還和曲陽侯王根關係不好,擔心被他怨恨,就對漢成帝說:“《春秋》裡記載的日食、地震,有的是因為諸侯相互攻殺,夷狄侵犯中原。災變的含義,既深遠又難以看透,所以聖人很少談論天命,也不談論怪異鬼神之事,人性和天道的學問,連子貢這樣的人都聽不到,何況是那些見識淺薄的儒生所說的呢。陛下應該整治政事,用做好事來回應災變,和百姓同享福喜,這才是經義的意思。那些新學的年輕人,擾亂正道,誤人子弟,陛下不應該信任他們,應該用經術來判斷。”漢成帝向來信任喜愛張禹,從此不再懷疑王氏。後來曲陽侯王根和各位王子弟聽說了張禹的話,都很高興,於是都去親近張禹。以前的槐裡令朱雲上書求見漢成帝,公卿大臣都在前麵,朱雲說:“如今朝廷的大臣,對上不能匡正君主,對下不能給百姓帶來好處,都是些占據官位白吃飯的人,就像孔子說的‘卑鄙的人不能和他一起侍奉君主,他如果擔心失去官位,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我希望陛下賜給我尚方斬馬劍,砍下一個奸臣的頭來警示其他人!”漢成帝問:“你說的是誰?”朱雲回答說:“安昌侯張禹!”漢成帝大怒說:“你這個小臣身處下位卻誹謗上司,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師,罪該萬死,不能赦免!”禦史要把朱雲拉下去,朱雲抓住殿上的欄杆,欄杆都被拉斷了。朱雲大喊說:“我能到地下和關龍逄、比乾一起遊玩,就足夠了!隻是不知道聖明的朝廷會變成什麼樣!”禦史於是把朱雲拉走了。這時左將軍辛慶忌摘下帽子,解下印綬,在殿下叩頭說:“這個臣子向來以狂放直率聞名於世,如果他說的對,就不應該殺他;如果他說的不對,也應該寬容他。我敢以死相爭!”辛慶忌叩頭叩得流血,漢成帝的氣才消了,這件事才作罷。後來要修理欄杆,漢成帝說:“不要換新的,就把斷的地方連接起來,用來表彰正直的臣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匈奴的搜諧單於準備入朝,還沒進入邊塞就病死了。他的弟弟且莫車繼位,成為車牙若鞮單於,任命囊知牙斯為左賢王。

北地都尉張放到任幾個月後,又被征召入朝擔任侍中。太後給漢成帝上書說:“之前說的事情還沒有成效,富平侯又回來了,他能保持沉默嗎!”漢成帝道歉說:“請讓我現在就聽從詔令!”於是漢成帝把張放調出京城,擔任天水屬國都尉。又任命少府許商、光祿勳師丹為光祿大夫,班伯為水衡都尉,都擔任侍中,俸祿都是中二千石,每次漢成帝去東宮朝見太後,他們常常跟隨;遇到國家大事,都讓他們向公卿傳達皇帝的旨意。漢成帝也漸漸厭倦了遊玩宴飲,又重新修習經書學業,太後非常高興。

這一年,左將軍辛慶忌去世。辛慶忌是國家的傑出將領,生在太平盛世,匈奴、西域都親近歸附漢朝,敬重他的威望信譽。

評論

永始四年至元延元年,西漢王朝表麵維持著運轉,實則內部危機四伏,各種問題不斷湧現,預示著王朝走向衰落的步伐正在加快。

從皇室宗親角度看,梁王劉立的驕縱違法,以及其與姑姑女兒通奸等醜事被揭露,反映出皇室內部道德淪喪,行為失範。而漢成帝在處理此事時,因穀永的說辭擱置不辦,顯示出皇帝在維護皇室尊嚴與公正執法之間搖擺不定,未能有力整頓皇室風氣,削弱了皇室的權威和公信力。

在政治方麵,災異頻繁出現,日食、火災、彗星等異常現象不斷,這不僅讓百姓人心惶惶,更警示著王朝可能麵臨的危機。然而,漢成帝麵對群臣關於災異與朝政關係的諫言,雖有詢問,卻並未真正采納。無論是穀永指出的君主應端正行為、整治後宮、減輕賦稅以避免內亂和民變,還是劉向強調的以史為鑒、警惕天命更替,漢成帝均置若罔聞,這表明他缺乏對國家命運的深刻認識和有效應對危機的能力,政治上愈發昏聵。

官場中,官員的舉薦與彈劾亂象叢生。紅陽侯王立舉薦曾因貪邪被免職的陳鹹,丞相翟方進雖彈劾但未成功懲治王立,反映出官場任人唯親、結黨營私的風氣嚴重,選拔官員不以德才為準,嚴重破壞了官場的公正和秩序。

外戚勢力方麵,王氏家族權力鬥爭激烈。王商、王根等王氏子弟為爭奪權力不擇手段,王根因張禹得寵而詆毀他,而張禹為自保向漢成帝進言維護王氏,導致漢成帝不再懷疑王氏專權。這一係列事件顯示出王氏外戚勢力不斷膨脹且內部矛盾重重,他們為私利不顧國家大局,嚴重威脅到皇權統治。

此外,像朱雲這樣敢於直言的臣子,因指責張禹而險些喪命,雖最終因辛慶忌以死相爭得以保命,但也凸顯出朝廷中直言進諫的環境惡劣,忠良之士難以施展抱負,而奸佞之臣卻能逍遙自在,進一步惡化了朝廷的政治生態。

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西漢王朝,在皇室失範、皇帝昏庸、官場腐敗、外戚專權、言路堵塞等多重困境的籠罩下,已病入膏肓,曾經輝煌的大漢帝國正不可避免地滑向衰落的深淵,其統治根基搖搖欲墜,隨時可能麵臨崩塌的危機。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拳轟穿避難所 大秦:開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鎮天下 嬌嬌小撩精太軟,糙漢頂不住了 快穿:禁欲教官掐腰陪我玩轉三界 靈未央 鬥羅:收徒成神從截胡朱竹清開始 冒充太傅寡嫂後,他硬要兼祧兩房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