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328章 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

第328章 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1 / 1)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丙寅年)

春天,二月,江夏的士兵趙慈造反,把南陽太守秦頡給殺了。

庚戌日,大赦天下。

太尉張延被罷免。朝廷派使者拿著符節到長安任命張溫為太尉。三公在京城之外任職,就是從張溫開始的。

任命中常侍趙忠為車騎將軍。皇帝讓趙忠評定討伐黃巾軍的功勞,執金吾甄舉對趙忠說:“傅燮之前在東路軍,有功勞卻沒封侯,天下人都很失望。如今將軍您身負重任,應該舉薦賢能、為委屈的人伸冤,這樣才能符合大家的心意。”趙忠聽了他的話,派弟弟城門校尉趙延去殷勤地拉攏傅燮。趙延對傅燮說:“傅燮你隻要稍微回應一下我家常侍,萬戶侯都不在話下!”傅燮一臉嚴肅地拒絕說:“有功勞卻沒得到評定,這是命運。我傅燮難道是那種求私下賞賜的人嗎!”趙忠聽了更加記恨傅燮,但是忌憚他的名聲,不敢加害,就把他調出京城,去當漢陽太守。

皇帝讓鉤盾令宋典修繕南宮玉堂,又讓掖庭令畢嵐鑄造四個銅人,還鑄了四口鐘,每口鐘容量都有二千斛。又鑄造了天祿和蛤蟆形狀的物件,讓它們在平門外橋東吐水,把水引入宮中。還製作了翻車和渴烏,安裝在橋西,用來灑南北郊的道路,覺得這樣能省下百姓灑掃道路的費用。

五月壬辰日月底,發生日食。

六月,荊州刺史王敏討伐趙慈,把他斬殺了。車騎將軍趙忠被罷免。

冬天,十月,武陵的蠻人反叛,郡裡的軍隊前去討伐,把他們打敗了。

前任太尉張延被宦官誣陷,關進監獄後死了。

十二月,鮮卑侵犯幽州和並州。

朝廷征召張溫回到京城。

孝靈皇帝中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丁卯年)

春天,正月己卯日,大赦天下。

二月,滎陽的盜賊殺了中牟令。三月,河南尹何苗去討伐滎陽的盜賊,把他們打敗了,何苗因此被任命為車騎將軍。

韓遂把邊章、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給殺了,自己擁兵十多萬,進而包圍了隴西,隴西太守李相如叛變,與韓遂聯合。涼州刺史耿鄙率領六郡的兵力去討伐韓遂。耿鄙重用治中程球,可程球卻勾結壞人謀取私利,士兵和百姓都很怨恨他。漢陽太守傅燮對耿鄙說:“您治理政務的時間不長,百姓還沒受到教化。賊寇聽說大軍要來了,肯定萬眾一心,而邊境的士兵大多勇猛,他們的鋒芒難以抵擋;您這支剛集合起來的隊伍,上下還沒磨合好,萬一內部發生變故,後悔都來不及。不如暫且停止進軍,修養德行,做到賞罰分明,賊寇得到寬緩,肯定會覺得我們膽怯,他們內部壞人就會爭權奪利,必然會產生裂痕。然後您率領受過教化的百姓,去討伐已經離心離德的賊寇,那功勞坐著就能等來。”耿鄙沒聽他的。夏天,四月,耿鄙行軍到狄道,州彆駕響應賊寇,先殺了程球,接著又害死了耿鄙,賊寇於是進軍包圍了漢陽。漢陽城中兵少糧儘,傅燮仍然堅守。

當時有幾千北地的胡騎跟著賊寇攻打漢陽郡,他們一直感念傅燮的恩情,一起在城外叩頭,請求護送傅燮回到家鄉。傅燮的兒子傅乾,年僅十三歲,對傅燮說:“國家現在又昏庸又混亂,才讓父親您在朝廷容身不得。如今咱們堅守也守不住了,應該聽從羌人、胡人的請求,回到家鄉,慢慢等待有聖明君主出現再去輔佐他。”話還沒說完,傅燮感慨地長歎說:“你知道我一定會死吧!最聖明的人能通達節操,其次是能守住節操。殷紂那麼暴虐,伯夷都不食周粟而死。如今又逢亂世,我不能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享受了朝廷的俸祿,又怎麼能逃避災難呢!我能去哪裡呢,肯定會死在這裡!你有才智,要努力啊努力!主簿楊會,就是我的程嬰啊。”狄道人王國派前酒泉太守黃衍去勸傅燮說:“天下已經不再是漢朝的了,您難道有意做我們的首領嗎?”傅燮手按寶劍嗬斥黃衍說:“我是受了朝廷符節的大臣,你竟然反過來為賊寇當說客!”於是指揮身邊的人進兵,最後在陣前戰死。耿鄙的司馬扶風人馬騰也擁兵造反,與韓遂聯合,一起推舉王國為首領,在三輔地區燒殺搶掠。

太尉張溫因為賊寇還沒平定,被免職;任命司徒崔烈為太尉。五月,任命司空許相為司徒;任命光祿勳沛國人丁宮為司空。

當初,張溫征調幽州烏桓的三千突騎去討伐涼州,前中山相漁陽人張純請求率領這支軍隊,張溫沒答應,而是讓涿縣縣令遼西人公孫瓚帶領。軍隊到了薊中,烏桓人因為軍糧拖欠,大多叛逃回自己的國家。張純因為沒能率領這支軍隊而心懷怨恨,就和同郡的前泰山太守張舉以及烏桓首領丘力居等人結盟,在薊中劫掠,殺了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人,部眾達到十多萬,駐紮在肥如。張舉自稱天子,張純稱彌天將軍、安定王,還向各州郡發檄文,說張舉要取代漢朝,讓天子退位,命令公卿前來迎接。冬天,十月,長沙的盜賊區星自稱將軍,手下有一萬多人;朝廷下詔任命議郎孫堅為長沙太守,孫堅前去討伐並平定了叛亂,被封為烏程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一月,太尉崔烈被罷免;任命大司農曹嵩為太尉。

十二月,屠各胡反叛。

這一年,朝廷賣關內侯的爵位,價格是五百萬錢。

前大丘長陳寔去世,天下趕來吊唁的有三萬多人。陳寔在鄉裡,以平常心對待人和事,鄉親們有爭論,就找他評判是非,他能清楚地說明是非曲直,大家回去後都沒有怨言,甚至有人感歎說:“寧願受刑罰,也不願被陳先生批評!”楊賜、陳耽每次被任命為公卿,同僚們都來祝賀,他們卻總是感歎陳寔沒能登上更高的位置,自己先於陳寔擔任高位,感到很慚愧。

評論

中平三年至四年的史事,展現了東漢王朝在黃巾起義後加速墜落的軌跡。從中央到地方,從權力核心到社會底層,係統性的潰敗已難以逆轉,而個體的堅守與掙紮更凸顯了亂世的悲涼。

中央權力的荒誕與腐敗深化

靈帝與宦官集團的倒行逆施在這兩年愈演愈烈:

賣官鬻爵常態化:不僅“遷除皆至西園諧價”,更公開“賣關內侯,直五百萬錢”,連象征榮譽的爵位都成了斂財工具,官僚體係徹底淪為利益交易場。崔烈靠傅母入錢五百萬買司徒,曹嵩曹操之父)憑財富登太尉,這種“錢能通神”的規則,讓有識之士徹底寒心。

宦官操控軍權與獎懲:中常侍趙忠被任命為車騎將軍,負責評定討黃巾之功,本質是宦官集團攫取軍權;傅燮因拒絕趙忠的私下交易,雖有功卻被排擠出朝廷任漢陽太守),而張讓、趙忠等毫無軍功者早已封侯,獎懲機製完全服務於權力私利。

帝王奢靡與民本背離:靈帝在天下動蕩之際,仍命人繕修南宮玉堂、鑄造銅人鐘鼎,甚至用“翻車、渴烏”等機械技術服務於宮廷享樂“灑南北郊路”),對民間疾苦的漠視到了極致。這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對比,讓民心加速流失。

地方失控與軍閥割據的雛形

這兩年的地方叛亂呈現出新特點:從零星起義升級為規模化、集團化的割據勢力,預示著“群雄逐鹿”時代的到來:

涼州亂局的惡化:韓遂殺邊章等人後擁兵十萬,與馬騰合推王國為主,形成橫跨涼州、寇掠三輔的強大勢力。耿鄙不聽傅燮“息軍養德、分化賊眾”的建議,執意進兵,最終因內部腐敗程球通奸利)引發兵變被殺,暴露了地方軍政體係的脆弱——當官員任用隻看關係、不重賢能,平叛隻會變成“逼反”。

幽州的異族與地方勢力勾結:張純因未獲兵權而聯合烏桓叛亂,聚眾十餘萬,甚至敢稱帝號張舉稱天子),說明中央對邊疆的控製力已完全喪失。烏桓因“牢稟逋縣”軍餉拖欠)叛離,反映出朝廷連基本的軍事後勤都無法保障,邊疆族群與地方豪強的聯合,成為動搖王朝統治的新力量。

孫堅的崛起與軍功價值:孫堅平定長沙區星起義獲封烏程侯,展現了亂世中“軍功=權力”的新邏輯。與傅燮的“守節而死”不同,孫堅憑借軍事能力從地方官躍升為列侯,預示著武力將成為未來政治博弈的核心資本。

個體選擇與時代精神的撕裂

這兩年的人物命運,折射出亂世中不同的生存哲學:

傅燮的殉道:麵對韓遂叛軍的勸降,他以“伯夷不食周粟”自比,堅守“食祿者不避其難”的信條,最終戰死。這種“守節”精神,是傳統士大夫對儒家倫理的最後堅守,但在“天下已非複漢有”的現實麵前,更像一曲悲壯的挽歌——當體製完全腐朽,個體的道德堅守難以挽回王朝的崩塌。

張純、馬騰的反叛:他們的行為雖屬“叛亂”,卻暴露了體製的不公:張純因人才被壓製而反,馬騰因上司無能而反,反映出當上升通道被權貴壟斷,有能力者會選擇打破現有秩序。這種“被迫反叛”與黃巾起義的“官逼民反”形成呼應,共同構成王朝崩潰的內在動力。

陳寔的民間威望:陳寔去世後“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其“平心率物、曉譬曲直”的處事方式,成為亂世中的精神慰藉。民眾“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的評價,反襯出官方道德體係的崩塌——當朝廷失去公信力,民間自發形成的道德權威,反而成為維係社會秩序的微弱紐帶。

曆史的拐點:秩序崩塌的不可逆性

中平三、四年的亂局,已超越“農民起義”或“邊疆叛亂”的範疇,進入係統性崩潰階段:中央宦官專權、賣官鬻爵)、地方軍政腐敗、兵變頻發)、邊疆族群叛亂、勢力割據)、民間民心背離、道德失序)的危機同時爆發,且互相疊加。

傅燮的戰死、張純的稱帝、孫堅的封侯,本質上是同一件事的不同側麵:舊的秩序以儒家倫理為核心的官僚體係、中央集權的統治模式)正在死亡,新的秩序以武力為基礎的軍閥割據、以利益為導向的勢力聯盟)正在醞釀。靈帝君臣對此毫無察覺,仍在沉迷於權力鬥爭與奢靡享樂,最終讓東漢王朝在“潰爛—反叛—更潰爛”的惡性循環中,走向無可挽回的終點。

這段曆史最深刻的啟示在於:當一個社會的上升通道被堵塞、獎懲機製被扭曲、道德權威被消解,任何局部的修補如赦免、平叛)都無法阻止整體的崩塌。而亂世中個體的堅守與選擇,終將塑造下一個時代的底色。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綜網:從速刷打灰開始的戰鬥天選 無趣的白月光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 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 開局穿成蘿莉,本體是把嗜血魔劍 閨蜜齊穿書,你離,我隔一天! 重生歸來當道士 改嫁高冷硬漢後,黑心竹馬心慌了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