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能理解馨姐希望他去單位上班、去考公背後的含義。
近些年有個很火的網絡詞彙,叫做縣城婆羅門。
指的是在縣級、地級等中小區域內,掌握當地人脈和資源的群體,他們通過世襲、聯姻等方式傳承資源,在縣城小地方辦事便利,人脈深厚,生活質量遠超大城市996打工人。
馨姐一家現在差不多是這個雛形。
夫妻倆都是體製內不大不小的乾部,放在大城市可能不夠看,但是在江北這種小地方,基本已經處於金字塔中上端。
如果陳景樂再考進去,人脈關係網起碼能在原有基礎上擴展個四五分之一,隻要不犯錯,這樣兩家的下一代,基本能在江北橫著走了。
而他本人也不用像先前那樣,擔心被企業裁員,隻能失業回家躺平。
體製內待遇如何,看近些年的考公熱就知道。可以說進了體製,就相當於端上了金飯碗。
奈何陳景樂誌不在此。
隻要他願意,大半個國內都可以橫著走,不用等下一代。
“既然你心裡有數,我就不多說什麼了。”
陳可馨覺得這種話題說多了也無趣,隻是說完又歎氣:“就是陳文傑那家夥,他要是有你一半聰明,都不至於這麼讓人傷腦筋。”
陳景樂沉吟兩秒:“你彆老是嫌棄阿傑,他現在挺好的。”
“好什麼好,那點工資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馨姐抱怨苦笑。
陳景樂輕笑:“養活自己,不給家裡還有社會添麻煩,還不足夠麼?”
隻能說她眼界上去了,對自家小老弟總是怒其不爭,卻不知道這樣才是普通大眾的日常。
大家本來就隻是普通人。
而且陳景樂不太喜歡這種通過貼標簽,去輕易否定彆人的努力的說法和做法。
每個人的潛力上限是不一樣的,擅長的方向也不一樣。
同一件事,有的人做起來輕輕鬆鬆,有的人做起來費儘心思。
陳景樂很喜歡的一位教授有句名言:“真正關心你的人,其實是非常少的,很多人隻看結果,不問原因。”
即便是在他看來,已經是知識分子階層,站在一定高度的馨姐,依舊不能完全擺脫這種思維。
關心歸關心,但更多時候是看結果。
得通過不斷學習,站到一定高度,才會摒棄先前那些落後思想。
而陳景樂很討厭的某個靠搞對笠而出圈的脫口秀演員,同樣有句名言:“奮鬥用多大勁兒啊?”
這話就給人一種腦乾缺失且小腦發育萎縮的美。
稍微套用一下——
學習用多大勁兒啊?
生孩子用多大勁兒啊?
當父母用多大勁兒啊?
升職加薪用多大勁兒啊?
這已經不是性彆或者階級的對笠了,這是正常人跟非正常人的對笠。
苦不苦隻有當事人才清楚,外人沒有經曆過,是很難感同身受的,甚至人無法共情曾經的自己。
現在大家管這叫同理心缺失,以前我們叫站著說話不腰疼!
見她一臉苦悶,陳景樂決定透露一點:“阿傑跟李廣明合夥弄了點副業,目前做得挺好,不用擔心。”
“嗯?!”
陳可馨聞言詫異。
如果是其他人說這話,可信度這塊或許要打個對折。
不過現在說這話的是陳景樂。
他不像是無的放矢的人,這麼說來,似乎知道某些內幕?
“副業?跟李廣明?”陳可馨疑惑思索。
他倆都是不靠譜的,能做什麼副業?
“嗯。”
陳景樂點頭,沒有說太多。
陳可馨忍不住追問:“具體怎麼回事?”
陳景樂思來想去,隻得再透露一點:“他暫時沒跟家裡說,估計也是想先做出點成績再公布。就目前我知道的情況來看,前景是不錯的,不比他本職工作差,具體等他願意說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其實何止是不錯,都打出名氣了。
先前中午休息刷短視頻的時候,居然看到有顧客主動幫他們宣傳,已經有人通過互聯網找到線下攤位去打卡。
屬實難得!
陳可馨愣住,實在沒想到小老弟陳文傑居然不聲不響,學人家搞起了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