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開麻黃湯?”張景有些猶豫,因為記得大學老師曾經說過,麻黃湯是辛溫發汗之峻劑,務必要慎投。
李漁一怔,反問道:“病證都辨好了,有是證用是方,還有什麼疑問嗎?”
“好的,李老師,那麼劑量呢,需要按照原方嗎?”
“那倒不必,按照原方的三分之一量即可。原方的劑量,你還記得吧?”
“記得記得。”張景連忙回應,又開始了背誦環節。
“麻黃(去節三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一兩,杏仁(去皮尖七十個”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一邊嘴裡念叨著,一邊在處方箋上認真認真地書寫:生麻黃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5克,杏仁9克。
李漁接過一看,點了點頭,然後寫上劑數和煎服方法,最後簽上自己的大名。
“這麼的,你拿著這個處方,到下麵中藥房去抓藥,直接在我們門診這邊代煎。估計喝完這一副藥,熱就能退下去,身體也能恢複得差不多了。”
“一副藥?”女患者驚訝得張大了嘴巴,足以塞進一個大鴨蛋。
張景也驚得瞪大了眼睛,高溫近40度,吃西藥和中成藥幾天都退不下來,隻用一劑藥就能搞定?
這已經不是自負,簡直就是狂妄!
不過,李漁仍然是語氣平和,不緊不慢地說道:“是的,煎好後全部一次溫服。代煎室可能不太好找,等下讓我們的張醫生領著你一起去吧。”
張景知道,什麼代煎室不好找,根本就是托詞。
其實是李漁看穿了他的心思,知道他很想要親眼目睹麻黃湯服下後的反應。
同時,也是為了消除患者的疑慮。畢竟,有醫生陪伴在身旁,遇事自然不用太慌張。
不得不說,李漁考慮得很周到。
可是,真的會如他所願嗎?
……
張景連忙站起身來,領著女患者,快步下到一樓大廳。
先是去中藥房審核錄入處方,然後在收費窗口繳了費。
再回到中藥房,憑收費憑證等侯取藥。
由於總共就四味藥,而且僅抓一副。
所以,沒過一小會兒,就取到一個小小的中藥包。
雖然地麵上其實已有指示箭頭,但負責發藥的人還是很熱心地指了指煎藥室的位置。
於是,張景繼續領著女患者前往煎藥室。
還沒走到門口,一股濃濃的中藥味便撲鼻而來。
“你們是要代煎中藥嗎?”登記窗口探出一個腦袋來,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小姑娘。
“對的,對的。”張景連忙回應,然後將處方遞給她。
小姑娘接過處方,仔細看了看,然後說道:“可以了,半小時後來取藥吧。”
半小時?
張景聽了一愣,心想怎麼可能這麼快?
他們明德堂中醫診所就有煎藥機,也幫著一起煎過幾次藥,所以很清楚。
如果加上浸泡和包裝的時間,每煎一次藥至少得一個半小時。
於是問道:“我們可以進煎藥室看看嗎?”
小姑娘看了看病人,又掃了一眼張景,搖了搖頭:“不好意思,煎藥室重地,閒人免進。”
張景知道,稍候正規一點的單位,都有這項規定。
可是他真的很好奇,非常希望能一探究竟。
“我是這裡的進修生,也不行嗎?就簡單看幾眼,然後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