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過黃藥師後,二人很快再次回到李漁的診室。
正好前一個患者剛從診室內走了出來。
“李老師,這藥真神了!”剛進門,張景就忍不住興奮地說道。
李漁卻仍是一臉平靜,淡淡地問了句:“是不是體溫已經降下來了?”
這一次,沒等張景開口,女患者就搶著說:“是的,是的,李主任,不僅不燒了,全身也不疼了,我感覺自己的病一下子全好了。您可真是神醫啊!”
“這位女士,千萬彆給我扣高帽子,我可不是什麼神醫,也還不是主任,喊我李醫生就行。”李漁連連擺了擺手,一臉謙遜之色。
和之前看診時的自信滿滿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張景一見,敬佩之情較前更甚。
不由得暗自讚歎:自信卻不自大,自謙卻不自卑。這才是大醫該有的樣子!
“李老師,患者上來主要是想問問您,需不需要再開點調理的方子,回去再喝一喝?”
“不用,通過脈象來看,患者的平素體質較好,這次應該是流感嚴重,才罹患疾病的。”
接著,又轉過頭來對女患者說:“這麼的,你回去先把汗濕的衣服換一換,然後,這幾天飲食清淡些,將養幾天,身體就能完全恢複如初了。”
“好的,好的,謝謝李主……啊不,謝謝李醫生,謝謝,謝謝!”
女患者剛離開後不久,很快,下一個患者又來了。
張景依舊是書寫病曆,抄方。
間或回答一下李漁的提問。
雖然基本上都能說出李漁想要的答案,但是張景心裡很清楚,這裡邊少不了李漁的從旁提點。
如果這時候讓他直接麵對患者,獨立坐診的話,仍然十有八九會抓瞎。
其實這也很正常,臨床辨證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來到國醫堂看診的患者,大部分都是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症。
按照書本上記載的常規辨證方法,根本行不通。
張景特地問了一下,得知國醫堂所有診室采取的都是預約看診模式。
不過每位醫生的限號數量則不儘相同,李漁每天限號為32人,也就是一上午安排看診16人,每十五分鐘看診一人。。
張景了解過,不少中醫診所或是門診部也搞限號,不過,他們大多隻是為了“饑餓營銷”,營造出一號難求的虛假火爆場麵而已。
李漁顯然不同,他限號是為了保證每位患者獲得更多的看診時間,完全是抱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
因為經濟效益永遠都不會是一名真正中醫最關注的選項,療效才是。
通過一上午的觀察,張景還發現一個有點奇怪的現象。與一般比較好的中醫門診不同,李漁的複診病人很少。
其實仔細想想,這也很好解釋。
水平比較好的中醫,療效自然不會太差,但是療程也相對較長。這樣一來,回頭客自然就多了。
但是像李漁這個級彆的高手,通常隻用看診一次,三兩副藥甚至僅僅一劑下去就能解決問題,又何需再來複診呢?
中午在門診食堂一起用餐的時候,張景想起之前沒有討論完的問題。
於是繼續請教李漁:“李老師,您之前說過,萬事萬物皆可分陰陽,故證有陰陽,脈有陰陽,藥有陰陽。其中以脈象而言,則浮大滑數之類,皆陽也;沉微細澀之類,皆陰也。那麼,請問診脈時,左右該如何分陰陽呢?”
“小張,你這個問題問得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雲: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你先說說看,怎麼理解這句話?”李漁放下手中筷子,反問道。
“古人麵南而立,左和右就分彆對應東和西,東邊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而西邊是太陽落下的地方。故左主升,而右主降。原始的陰陽指的是日光之向背。此處太陽就是陽,它的東升西落就有了行動軌跡,稱為道路。所以說左右者,是陰陽的道路。”
“不錯!”李漁微微頷首,接著說道:“現在,再思考一下你剛剛提的那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