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吧,患者在哪兒,現在可以去看了嗎?”張景可不想在這上麵浪費時間。
“也好,我先來打個電話。你稍等我一下。”
楊主任說完後,就當著張景的麵,掏出了那部破舊的老人手機。
不過,出於禮貌,張景還是有意往旁邊走了好幾步。
打完電話後,楊主任朝著張景一揮手:“走吧,小老鄉,那邊已經查過房了,正等著我們過去呢。”
一路上,楊主任還是有意無意地向張景介紹了中醫院的基本情況。
張景隻是禮貌地配合著點了點頭,並沒有過多的接話。
因為,他記得上次楊主任檢查診所後,馬惠曾經找他談過話,擔心楊主任有挖牆角的嫌疑。
張景當時隻顧著表衷心了,其實有句話沒有直接說出來,因為擔心馬惠會多想。
那就是,當初剛來到鹿縣的時候。張景曾經有關注過全縣所有招聘中醫崗位的信息。
其中,就瞥見過縣中醫院的招聘簡章。
所有醫生崗位,都是清一色要求碩士研究生以上,部分崗位甚至要求博士研究生以上。
張景就讀的大學隻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隻有本科文憑,顯然學曆達不到。
其實,既便學曆達到了,他也無法應聘。
因為中醫院招聘信息中,明確規定:應聘人員須為2023屆醫藥衛生專業全日製普通高校研究生,或尚未辦理就業派遣手續的2022屆醫藥衛生專業全日製普通高校鹿縣籍研究生。
啥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非鹿縣本地的,需應屆畢業生。
如果擁有鹿縣本地戶籍,則可以放寬一年,在家待業一年尚未找著工作的也可以應聘。
張景對於應聘者非得是應屆畢業生有點不能理解,難道是擔心對方帶藝投師,有辱師門?
還是說單位有潔癖,“二手”的不要?
張景又想起了中高考填誌願,同樣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常常選好誌願比成績更重要。
分高不一定能上好學校,分低也未必就不能上名校。
正想著,兩人已經來到鹿縣中醫院的住院部。
抬眼一看,這個住院部與門診大樓相比,明顯矮上一半高度。
儘管如此,也能與張景大學時見習過的省級中醫院,也就是章貢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建築規模上有得一拚了。
楊主任領著張景,直接坐上了電梯。
很快,兩人就來到位於六樓的兒科病區。
張景之前從來沒有來過兒科住院部,因為在他實習的醫院,壓根兒就沒有設置兒科的病區。
那裡隻有一個兒科門診,看診者也是寥寥無幾。
這也難怪,在絕大部分的父母眼裡,孩子生病肯定都是要往人民醫院送的。
因為孩子發病往往比較急,他們大多不相信中醫能看好。
大人或許還可以扛一扛,找個中醫看看,耽誤幾天也沒太大關係。
但是,動不動新聞就有說孩子發個燒就會燒壞腦子什麼的。
作為父母,他們可不允許這種意外發生。
因此,在人口密度較低的小縣城,根本支撐不起一個中醫兒科的病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