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拿到400輛t34坦克,李峰斷然不會有打一打的想法,雙方裝備差距擺在那,硬碰硬隻會碰一頭灰。
透過即時戰略視野,能看到漢斯帝國兩路大軍呈鉗形攻勢壓進。
這是敵軍擅長使用的戰術。
利用裝甲集群來展開鉗形攻勢,搭配炮火、飛機、步兵快速壓進,突出一個進攻迅猛,突出一個機動性高。
尤其是第一裝甲集群,配備了400輛坦克,其中包含150輛左右的三號坦克殲擊車,作戰能力不俗。
第六集團軍不用擔心,他們從西北方位進攻,會先遭遇西南方麵軍。
由鐵木辛哥重新組建的西南方麵軍已有三四十萬兵力,增加了大量的預備役部隊,擋在了第六集團軍的前方。
所以李峰隻需要攔住從西南方位進攻的第一裝甲集群就夠了。
第一裝甲集群是第三、第11裝甲師,搭配一個摩托化步兵師。
中五國方麵軍可是有五個坦克師的。
論配備的坦克,足足是對方的三倍。
周衛國到達前線之後,第一次負責坦克師的統籌安排,能夠代替李峰指揮,發揮坦克師的優勢。
參謀部召集主要軍官。
時間緊迫。
周衛國的狀態立馬上線。
等大家都到了指揮部,李峰先站出來聲明。
“從今天開始,獨立軍與機械化第六軍合並為獨立集團軍,由周衛國擔任集團軍司令,統一調度該集團軍麾下的坦克師、機械化步兵師,任中將軍銜。”
張大威等人沒有異議,他們對裝甲作戰的了解不如周衛國。
讓他們指揮,也發揮不出裝甲集群的威懾力。
“恭喜周司令了!”
佟偉笑嗬嗬的入座,他因為處理後勤事宜來晚了一些,臉上帶著歉意,語氣卻十分真誠。
其他幾位師長也紛紛起身道賀,目光裡滿是信任。
周衛國神色如常,已經把作戰地圖攤開了。
“裝甲作戰,本質是用來突破防線。坦克不是用來對抗坦克的,它是用來對抗步兵的。”
“真正反坦克作戰的反而是步兵。”
“這是漢斯帝國裝甲課程中的核心思路。”
“基於我方t34坦克的防禦性優勢,反坦克炮的威脅更低,倒不是不能考慮坦克對決坦克,將第一裝甲集群的主力牽扯住。”
他拿起一支紅筆,在地圖上畫出三道箭頭:“其餘坦克車組,可以大膽地向其後方穿插,推掉第一裝甲集群的中部、尾部兵力。他們的摩托化步兵師雖然精銳,但在坦克麵前,就是移動的靶子。”
優勢兵力怎麼打?
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李峰教。
在場的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一看周衛國畫出的箭頭就明白了。
正麵用38t坦克集群的數量優勢牽製敵軍主力,左右兩翼派出t34坦克群穿插包抄,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將第一裝甲集群一口吞下。
正麵牽扯,左右兩翼穿插包抄,猛吃就完事兒了。
他隻需要補充敵軍位置、裝備情況、進攻陣型。
解題人交給周衛國跟五位坦克師的師長就好了。
李峰適時補充道:“第一裝甲集群的第三、第11裝甲師已經抵達科夫城西南側,距離城防陣地30餘公裡。他們的三號坦克殲擊車大多部署在側翼,用來防備我們的迂回。後方的摩托化步兵師緊隨,攜帶的反坦克炮不多。”
漢斯帝國步兵配備的37毫米反坦克炮,很難在1000米範圍威脅t34坦克。每小時看,1000米也隻需要兩三分鐘的衝鋒。
如果在1000米無法威脅坦克裝甲,有效進攻距離縮短到800米,乃至500米,那反坦克炮的作用幾乎就沒有了。
因為500米距離,一個衝鋒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