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多了養不起啊。
以前由29軍後勤部負責,讓宋和盯著,不用操心。
眼下戰事紛亂,補充後勤物資的事兒,怕是日後得靠李峰親自來解決了。
暫且不談騎兵營的事情,八字還沒一撇呢。
孫德海兩兄弟相逢,那可是太激動了。
孫德海以為再也見不到兄弟了,準備殺鬼子為他報仇。
孫德勝也一樣,以為再也見不到哥哥了,沒成想在這裡相遇了。
“德勝,來,給你介紹一下,德械營李營長,目前騎兵連聽李中校的命令,在李中校的帶領下,怒殺鬼子幾十頭。”
孫德勝是連長,上尉軍銜,碰到李峰這個中校,自然得乖乖敬禮。
看大哥對其尊敬有加,更不敢小覷。
兵力突然增加,很多人會覺得是好事,但李峰不這麼認為。
小股精銳作戰,越精銳越好,目標越小越好。
充分發揮機動、靈活優勢,搭配即時戰略視角在敵人眼皮子底下遊龍。
可要是帶著200多人,動靜太大了,吃喝拉撒都難解決,連天上的偵察機都瞞不住。
隨後將孫德海、孫德勝兩人叫到了一起,簡單開個會。
“眼下兩個連隊彙合,不利於我們在敵人眼前突襲,從連隊內挑選出最精銳的士兵,保持五六十人規模,其餘的人先向山區撤退,留作接應。”
孫德勝肯定是想留下的,可他要是留下,誰帶傷兵?
兩兄弟隻能再分開,讓孫德勝帶部分馬匹,挑選幾名精銳加入隊伍,帶剩下的人沿山路往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帶走繳獲的武器裝備,到山內村鎮籌集糧草,安頓傷兵。
遇到地方民兵、武裝,也好組織起來,依托山勢構建防守工事。
防備日寇掃蕩。
分好了任務後,兩夥人重新分開。
輕裝減重後,依舊是63人規模,藏匿於山區與平原邊界,等候作戰機會。
鬼子的偵察機已經多次向鐵路沿線搜查,搜索平原地區可能隱蔽的兵力。
但並沒有往山區搜索。
一方麵山區複雜,僅靠肉眼難搜索到部隊蹤影,另一方麵則是飛機緊張,數量不足。
偵察機自然是優先服務於正麵戰場,探查守軍防線、兵力部署、火力等。
日寇師團主力集結,讓李峰心心念念的野炮兵聯隊總算在鐵路沿線露麵了。
20師團兵力配備齊全,在野炮兵聯隊附近,遊弋著機動性優良的騎兵聯隊,四五百騎的規模,活躍在主力部隊兩側,負責掩護偵察作戰。
這可不太妙了,如果有騎兵在側翼掩護,即便突襲得手,也很容易被鬼子騎兵糾纏住。
騎兵連隊有4個騎兵中隊,各120騎,分彆負責一片區域。
意味著李峰需要同時麵對兩個騎兵中隊的盯防。
240騎拉開偵察,能輕易覆蓋四五公裡範圍。
當即調整了作戰策略,不偷襲野炮兵聯隊了,放他們過去,乾後邊的輜重兵。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