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可沒給日軍反應的機會,眼看輕型裝甲中隊進攻受阻,令山炮連開火。
預設火力直接覆蓋反坦克壕前,榴彈在人群前炸開,讓準備進入作戰的鬼子眼前一蒙。
同時給側翼的騎兵營下令進攻,隱蔽側射的機槍工事開火。
步兵大隊進攻方式是輕型裝甲車在前,步兵在後跟隨,利用裝甲抵擋正麵火力。
眼下正麵是反坦克壕,子彈從側翼射過來,重機槍橫掃一片,頓時腥風血雨。
酒井春木躲在一旁,命令大隊分出兵力,以步兵炮、擲彈筒打掉側翼的重機槍。
又讓士兵往反坦克壕聚攏,想把5輛裝甲車從溝裡推出來。
想法挺好,推出裝甲車好重新進攻。
但他顯然判斷錯了局麵,對手連反坦克壕都挖了,肯定不是一般軍隊,應該先退出火力輻射範圍,再從長計議。
獨立團左側騎兵營,右側裝甲連幾乎是同時出現,就在酒井春木下令分兵向左翼進攻的時候,右翼冒出了輕型坦克的影子。
坦克炮轟擊,機槍掃射,一舉隔斷步兵與後方卡車,封鎖小鬼子的退路。
繼續進攻左翼還是轉過來打右側?
進攻左翼側射火力,要麵臨腹背受創的壓力,不進攻吧,幾挺重機槍的交叉火力可以封鎖整片戰場。
重機槍打在身上,就跟打爛肉泥沒啥區彆。
被李峰的精銳兵力包圍,正麵炮火席卷,左右兩側各有衝擊能力,可直接打擊酒井春木的指揮所在。
驟然爆發的進攻火力,削掉獨立步兵大隊上百人。
第二輪炮火調整了角度,繼續朝著人群轟炸,掩護裝甲連與騎兵營的進攻。
每一發炮彈,都在最大限度的殺傷敵軍。
在炮火停息前,兩股兵力也成功的殺到了鬼子麵前。
“反坦克炮推上去,打掉他們的裝甲車,宋和你帶德械營二連、三連從正麵壓過去。”
張大威帶裝甲連進攻,德械營的另外連隊暫時交給宋團副帶隊衝鋒。
宋和這人該發狠的時候也絲毫不露怯,抱著衝鋒槍就上去了。
士兵跟隨著從工事內鑽出來,向敵主動進攻,包圍整支日軍大隊,以期進行殲滅戰。
鬼子從進攻狀態被迫轉入防守,酒井春木總算感覺到異常了,怎麼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槍聲。
火力很凶,炮火也足。
既有山炮的聲音,還有步兵炮跟迫擊炮的聲音。
輕裝甲車中隊已經殘廢了,接連被炮火摧毀。那點裝甲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一門反坦克炮都能收拾。
燃燒著火焰的裝甲車,預示著整個獨立步兵大隊的結局。
這夥老鬼子還是難對付,在多方進攻下仍然順利的組織反擊火力。
利用輕重機槍+擲彈筒,組成了400700米的火力網。
如果是純步兵衝鋒,必然會遭遇密集火力打擊。
但李峰手上有坦克,有火炮。
進攻的兵力減緩攻勢,特意保持在安全範圍。
坐鎮炮兵營,調整火炮角度,利用炮火齊射將炮彈射入畜生們的最核心處。
鬼子的兩門步兵炮受損,緊接著是擲彈筒被炮火炸翻,精心組織的反擊火力,在四一式山炮的打擊下蕩然無存。
懵逼了,
酒井春木一臉的懵逼。
裝甲車幾乎全部報廢,組織的反擊火力網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裝甲連、騎兵營再一次向火力缺口處進攻,從敵薄弱壓進,鉚足了勁殺入戰場中央。
尤其是裝甲連,核心突破,直奔酒井春木的指揮部。
旗手被機槍子彈貫穿,整個腦袋像西瓜一樣被打成稀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