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局勢不明,對任何一個指揮官都是要命的。
需要憑借經驗分析,到底是繼續反擊有利,還是聚攏兵力有利。
任何一個不正確的決定,往往會葬送戰局。
從兵力、裝備來看,獨立混成第一旅團目前的配置並不差,一個步兵大隊、直轄機槍中隊、炮兵中隊、速射炮中隊、野炮大隊,人數也是占優的。
就算碰一個師,也能輕易吊打。
眼下無法判斷來襲的兵力有多少,一個營?一個團?一個騎兵師?
長穀川大佐為了保存實力,做出向城內轉進的命令。
但這個命令,無疑葬送了他們唯一反擊獲勝的機會。
主動放棄車輛、重武器,保存兵力,那豈不是把混成旅團的核心武器裝備,全都打包好了拱手送給了李峰?
真的是打包好贈送。
準備歸建的混成旅團將武器裝備、彈藥、輜重全都裝上了卡車。
麵臨突襲作戰,根本沒有時間從卡車上往下搬。
也來不及展開火力。
這讓他們吃了大虧,受騎兵營、德械營衝擊時,兵力損失極大。
僅交手半個小時,傷亡三五百人。
眼看日軍想撤回神武關,李峰當即做出了新的作戰調整,裝甲連、騎兵營分彆衝擊,阻斷敵軍退路。迫擊炮連將炮口調整至神武關的城門口。
對著畜生群拋射炮彈。
三發三發射擊,呈品字形覆蓋城門口。
迫擊炮彈垂直落地,呈圓形分布開,82毫米迫擊炮彈的殺傷半徑約為15米,覆蓋範圍並不小。
如果是以往常規作戰,鬼子單兵戰術中通常采用分散作戰戰術,15米範圍內一般隻有12名步兵。
一發炮彈的殺傷力非常有限。
可現在鬼子爭先恐後的往神武關內撤退,他們不叫撤退,叫轉進。
炮彈落在人群內,瞬間擊倒三五十人。
解壓,這個過程可太解壓了。
失去了戰車配合作戰的獨立混成旅團,戰鬥力銳減嚴重,歸建前的部隊處於整備鬆懈期,接連導致了對戰上的潰敗。
裝甲連帶頭殺過來,對著鬼子步兵掃射。
機槍火力貫穿之下,鮮血與泥水彙聚一起,屍體橫七豎八的擋在身前。
後方配備了衝鋒槍、捷克式輕機槍的德械營,立刻架設火力,彌補裝甲車、坦克火力的空白,形成更恐怖的封鎖火力網。
戰術呆板,被動執行轉進命令的日軍遭遇中途截殺,瞬間死傷一片。
騎兵營也迅速組織起來,發起了一波集中衝鋒。每人一顆木柄手榴彈,衝鋒時投擲至日軍重機槍陣地。再利用騎兵的優勢加入劈砍,冷兵器衝殺。
從人群中殺穿一個來回,兩名射手被狂奔的戰馬拖出二十米,沙地上留下兩道血溝。
炮兵、工兵在近身混戰中成了累贅,刺刀從他們張開的嘴貫穿後腦。
血腥味激發了騎兵營的凶性,這支不如德械營精銳的一群騎兵,在雨血之中宛然蛻變。
孫德勝渾身是血,分不清是自己的還是鬼子的。
雨水順著臉頰,將血珠衝下去。
不知道誰開了頭,騎兵營所有人齊唱大刀進行曲。
聲音激昂伴隨著衝鋒,震懾人心。
“騎兵營,衝鋒,衝鋒,衝鋒!”
馬蹄聲湧動,如鼓點般密集,從倒地鬼子的肋骨上踩踏而過。
讓日軍想起了被西北軍大刀隊夜襲的恐懼。根本無心作戰,隻想抓緊跑回神武關內,躲避這群瘟神,躲避這群從地獄跑出來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