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都是人精,誰不想多拿,誰不想多要。
物資也好,軍械也罷,能拿雙份自然是最好的。
李峰這小子繳獲頗多,說的話有一定的可信度,他這份方案啊,還是挺有誘惑力的。
門軍長、鄧軍長對視一眼,樂嗬嗬的說道:“李軍長的方案比較合適,集中精力辦大事,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批裝備不多,分散了反而沒什麼用處。”
“我同意李軍長的方案,但我有一個小條件,我那份希望用戰馬來補充。”
“沒問題,我手上繳獲了上千匹戰馬,給門軍長補充400匹,補充半個騎兵團的馬具裝備。”
門炳月美滋滋的坐下。
其餘兩位也很心動,東北挺進軍、騎2軍都是騎兵部隊,目前是騎兵跟步兵混編,步兵多騎兵少,這還算個屁的騎兵軍。
400匹東洋大馬,價格在20萬大洋以上。再加上馬具、馬槍等裝備,至少得四五十萬大洋。
這批蘇械的價值絕對到不了100萬,每個人分下來,不到二十萬。
如果按照李峰的方案,每個人拿到的更多。
“李軍長的方案好,副司令,李軍長的方案更有利於共同禦敵的策略,大家各取所需嘛。”
副司令嗬嗬冷笑,眼看幾個人都被李峰說動了,他也拗不過。
除非他能拿出更多。
這顯然不可能。
綏遠貧瘠,各部養活自己還吃力呢,哪有多餘的物資給彆人。
沒有爭議,那李峰可就獨吞這批蘇械了。
用多餘的物資,換緊缺的裝備,對他而言也不算虧。
物資分完了,該商談禦敵的事情了。
綏遠大雪紛飛,日偽軍行軍緩慢,正是絕佳的遊擊偷襲的時機,各軍應該各自安排,見機反攻。
“我這裡有份作戰方案,僅供各位參考。”
副司令走上前來,他手上的35軍最為精銳,也是他壓箱底的東西。
此刻也拉到了一線,放在了九原北部地區,防備此方向的來犯日偽軍。
門炳月、何祝國、馬湛山的三個騎兵軍,大多在綏南活躍,可見機向敵軍側翼偷襲,往晉綏交界地帶壓進。
李峰的部隊分成了兩股,一股在雁北作戰,一股在綏遠作戰,牽扯日偽軍主力。
至於22軍,大家心有默契。這是統帥部要求的,一直駐防在林榆,防備友軍做大。能夠調撥出來迎戰的,僅有一個旅的兵力。
主要防備黃河沿線渡口,避免被日軍突破。
真正放在綏遠作戰的部隊,主力是李峰的騎兵師、35軍。
至於三個騎兵軍,必然是劃水作戰,伺機出動,能出動的兵力,不可能太多。
這都是保存實力的能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主動出擊的。
對李峰而言,九原隨時都可以扔出去,日偽軍主力來襲,他必然要集中精力反攻歸綏,用圍魏救趙的陽謀化解危機。
不必擔心日偽軍的鋒芒,先把這批蘇械裝備消化了再說。
達成協議,裝備他拿走,用戰馬、馬具、馬槍、糧草等進行交換。
此次大樹灣會議圓滿結束,滿載而歸。
“陳勇,通知佟偉先到綏南,把獨立旅的兵力給我帶過來,接受蘇械裝備的整編。”
有了這批軍火裝備,完全可以把獨立旅提升到蘇械師的規模。
幾千條步槍,二百多挺機槍,幾十門火炮,務必要把這些軍火的作用體現出來。
4門76毫米高射炮,李峰要親自直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