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綏遠五六年了,一直在這邊活躍,對地方的幾個軍還算了解。
35軍分三路布防,分彆抵近九原、固陽等地,分明是有些想法的。
22軍緊守綏南,生怕任何人靠近。
81軍倒是活躍的像一條孤狼,隨時在河套地區遊動。
這三個軍湊成了另一股極強的地方派,要人脈有人脈,要威望有威望,不好招惹啊。
“李副司令,綏遠軍那邊又有新動向了?”
馬湛山一邊詢問,一邊同樣的皺起眉頭。
“也沒什麼大動作,三番五次地試探我的底線,將兵力抵近我騎兵的駐防範圍。”
“綏遠軍兵力雄厚,且占據著地利,我們若與其正麵衝突,恐怕……”
馬湛山謹慎小心,從大局上建議隱忍。
何祝國卻是直爽脾氣,剛剛也見了騎兵師的整編情況,信心十足道:“怕什麼,綏遠軍仗著地方出身,沒少欺負我們。忍了五六年的鳥氣,我忍不下去了。”
“依我所見,第八戰區根本不需要兩位副司令,總要分個高低,免得徒增麻煩。”
李峰坦言了此次來歸綏的目的。
帶騎兵師前往九原,與綏遠軍劃分清楚界限,大家涇渭分明即可。
若是談不清楚,自有談不清楚的辦法。
完成整編的四個騎兵師向九原集結,戰馬的嘶鳴聲與軍號聲交織,在九原城外形成一道鋼鐵屏障。
孫德勝、何祝國、馬湛山各領一支,加上九原城原有的獨立騎兵1師,構成了現在4大騎兵師。
如此陣仗,著實讓綏西活躍的35軍警惕起來。
雙方隔著一片緩衝地帶,互相關注。
通訊兵從九原方向疾馳過來,將會談的邀請函送到了35軍手上。
吃掉了一個偽軍騎兵師的35軍,也狠狠的發育了一波,除了原有的兩個師外,拉出來一個騎兵團。趁著反攻日偽軍的過程,新編了一個步兵師,轄31師32師101師。
算是綏西主打的部隊,占據了河套地區。
再加上付軍長本人也是擅長練兵,既有軍墾,又主導了水利,在地方威望頗深。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李峰才不願意跟對方起衝突,如能劃分好界限,明確各自的駐防範圍,大家皆大歡喜。
安排人送來了協防約定,約對方到九原一敘。
付軍長放下望遠鏡,忍不住歎了口氣,“騎2軍、挺進軍跟著李峰轉了一圈,確實有了一番新氣象,這年輕人真不簡單啊。不僅擅長對敵,還擅長練兵。”
“手握綏遠軍工,不把他搞走,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難。”
手下郭雲師長不屑一顧,“軍座,您是統帥部任命主政綏遠人選,有統帥部做背書。這個李峰無視命令,扯出什麼協防約定,這是占著茅坑不想走了。”
這個比喻不恰當,什麼叫茅坑,那可是綏東的大片地盤。
放在付軍長眼裡,必然是香餑餑。
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統帥部的命令不值錢。
但確實可以用統帥部去扯皮,混淆協防約定,主政綏遠這件事,一定要去爭取。
李峰手上的綏遠軍工,能修繕仿造軍械,著實令人眼紅的。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