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帥部在這種事情上向來是隨波逐流。
本身對北部的控製力薄弱,對一些地方軍閥更是毫無約束力。大義之下,都歸屬於統帥部管轄,實則上呢,一個個都是聽調不聽宣的狀態。
骨子裡都是二五八萬的土皇帝,都有二心。
楚雲飛主政綏遠利大於弊,他是統帥的得意學生,察南、雁北兩戰大大露臉。
不僅自己露了臉,也讓統帥沾了光。
因此對於獨立軍的提議,統帥部斷然沒有拒絕的理由,巴不得獨立軍跟35軍打的熱火朝天。
雜牌部隊,死的再多,也不影響中央軍就好。
現在西北日軍薄弱,兩支部隊越精銳,在統帥麵前越受猜忌。
打光一支,百利而無一害啊,更有利於統帥部的綜合調度。
河套平原的風裹著沙礫,將35軍營地的炊煙攪得支離破碎。付無義攥著剛收到的調令,指節發白,紙上“即刻率部移防察南”的字跡刺得他眼眶生疼。
“李副司令好手段!”付無義猛地將調令拍在地圖上,九原城的標記被劃出深深的裂痕,“借楚雲飛這把刀,想把我連根拔起?”
這調令背後定是有人在暗中操控,而最有可能的便是西北獨立軍的實權人物李峰了。在這錯綜複雜的局勢下,各方勢力都在為了利益相互角逐。
再看那調令的措辭強硬,不容置疑,這顯然是早有預謀。
小看他了,這個年輕人,心思手段不簡單。
騎兵團、王天珩、楚雲飛,李峰這是朝著35軍的下三路招呼啊。
玩起手段來,那是老母豬戴胸罩,一套又一套。
要他們遠赴察南,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正麵對抗,這是釜底抽薪,把人往死路上逼。
統帥部的命令,第八戰區的安排,他付軍長不可能違抗。
除非他不想在這個係統內混了,不想繼續擔任統帥部任命的上將職務了。
手下三位師長義憤填膺,郭雲往前一步勸解道:
“司令,眼下這個節骨眼上,如果放出消息駐防察南,估計大部分士兵都要跑路,跑到王天珩那去了。”
“咱們在綏西經營多年,不能放棄啊。”
不能放棄?
那又能如何?
胳膊拗不過大腿,區區一個35軍,不可能跟整個統帥部對抗,他們所需的軍械裝備,還要依賴後方呢。
眼下李峰咄咄逼人,轉防察南避其鋒芒。
過剛易折,李峰的獨立軍如此剛愎自用,遲早有吃虧的時候。
等他吃虧了,這筆賬可以加倍還回來。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夾著尾巴也能做人,以前的那些年,不一直在老西的手下夾著尾巴嗎?
“司令,你三思啊,不能去啊。”
“去了察南,所需的後勤供應全看李峰的臉色,他巴不得我們送死呢。”
付無義安撫郭雲,此事由統帥部發文,綏西王天珩一眾又逼得緊,繼續鬨下去,35軍非得分崩離析不可。
直到現在,22軍、騎兵6軍、81軍沒有一個人出麵,全都在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