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據點化作修羅場,街道上、碉堡內,日偽軍屍體堆積如山,鮮血混著泥土,在炮彈坑中聚成猩紅的泥潭。僅僅兩個多時辰,槍聲便逐漸沉寂,剩餘日軍死傷殆儘,僥幸存活的也失去了抵抗能力。
硝煙尚未散儘,士兵們撞開物資倉庫的鐵門,潮濕的黴味混著機油氣息撲麵而來。
堆積成小山的炮彈箱,木箱上“九一式”“四年式”的字樣清晰可見。
還好第一時間就讓日軍的火炮陷入癱瘓,整個據點有8門野炮,30餘門迫擊炮,真讓它們發揮出威力,騎兵師的損失必然大大增加。
擊斃日軍237人,擊斃偽軍133人,俘虜偽軍3000餘人。
騎兵師傷亡不足200人。
煤油燈搖曳的光暈下,3000支“韓林春”式備用步槍堆積在一起,算上從偽軍手上繳獲的步騎槍,約有6000多支;李峰拿起一把放在手上,檢查了一下槍身狀態。
這應該就是東北軍的遼十三步槍了,使用7.92毫米口徑彈藥。
扔了一把給何祝國,他是東北軍出身,對這批槍械應該很熟悉。
隨後盤點其他收獲,繳獲大批戰馬,其中有300匹東洋馬,其餘的均是蒙古馬。倉庫內還堆積著500餘袋麵粉、300桶軍糧,200箱牛肉罐頭,鐵皮包裝上印著旭日圖案。
沒什麼可說的,給大家發罐頭。
陳勇帶警衛營的人清掃物資,暫時擔任後勤負責人。
全麵搜查據點內存儲的物資情況,這一搜查有了新的發現,在日軍負責的核心區內,發現了秘密的軍備儲藏點。
翻出來7台嶄新的無線電發報機裹著防潮油紙,旁邊是密碼本;還有大量繃帶、磺胺藥粉和手術器械,正好用來救治傷員。
33年的時候,日軍攻占之後,在這裡設立了特務機構,估計是當時留下的電台,預備使用。
好東西,電台是好東西,多少都不嫌多。
其餘的發電機、油料等,全部清理出來,統一管理。
繳獲的槍支、火炮、彈藥,分散存儲,防備日軍飛機空襲。同時嚴加看管,由警衛營的人統一分配。
機槍等,可以率先分配給部隊使用,增強火力。
待修繕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炸毀的火炮,籌備人手,運回歸綏軍工廠去修繕。
部隊全麵進入據點內休整,連續三天行軍,又來了一波猛烈的進攻,很多人都已經疲憊不堪。
多倫據點失守的消息,如驚雷般在關東軍內部炸開了鍋。
眼下剛剛爆出諾門坎方向的戰鬥,怎麼察北也突然冒出一股兵力?
戰場的變化往往在一瞬之間,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他們苦心經營的橋頭堡被奪,向察哈爾用兵的路線近乎斷絕,這無疑是一記沉重的打擊,還讓他們因此損失了一支200餘人的特設隊。
絲毫不提損失了兩個偽軍騎兵師,在關東軍眼裡,偽軍就是隨手可以丟棄的工具。
不必把他們當人看,損失了也無需提供任何陣亡撫恤。
涉及北進策略的關鍵時刻,決不能讓側後方出問題,關東軍參謀部立刻命令第八師團,奪回多倫據點,控製並穩住察北的局麵。
第八師團今年剛剛獲批了搜索聯隊的改編機會,由騎兵聯隊整編為搜索聯隊,進行機械化的整編。
這支老牌的甲種師團,獲得了關東軍首批機械化部隊之一整編的機會。
因為才剛剛獲得整編機會,騎兵還未完全轉變成機械化搜索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