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門坎局麵如火如荼的時候,李峰的騎兵師便是一支突然崛起的騎兵,引來了雙方同等重視。
作戰地點偏遠,距離鐵路沿線較遠。
日軍需要200公裡後勤補給線,蘇維帝國需要750公裡後勤補給。
這意味著步兵難以支撐整個戰局,需要機械化、摩步化部隊,還需要騎兵部隊介入。
獨立軍麾下的騎兵師戰鬥力不錯,能輕取搜索聯隊,意味著比日軍騎兵聯隊的戰鬥力要高。這樣的一支隊伍活躍在戰場側翼,是敵是友,需要迅速確認一下。
是敵是友?
當然是友軍啦。
本就與蘇維帝國聯絡員伊萬諾夫少校交好,拿到了一批蘇械援助。
此次行事也必然是打著友軍的幌子。
在行軍至荒漠區域時,李峰便命人聯絡外疆、阿朱指揮官方麵,電文如下:“獨立軍與蘇維帝國聯絡官伊萬諾夫交好,得蘇械裝備援助,此次雙方交戰,李峰中將願率部共抗關東軍,三日內將抵達邊境。為引起非必要恐慌,特致電說明。”
得到李峰致電後,庫倫城的黃派活佛丹增收哈哈大笑。
丹增撚動佛珠的手指微微停頓,望著窗外大片俄式建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有了這一萬五千騎兵,外疆便可高枕無憂。”
“關東軍打不過來,蘇維帝國必勝,我黃派也必然昌盛。”
在諾門坎前線指揮的阿朱司令,也命人跟伊萬諾夫取得聯係,確認了獨立軍的情況,了解了一下李峰本人,以及獨立軍與駐蒙軍之間的戰事。
“想不到在支那地區,還有這樣的一支部隊,能夠在正麵戰場潰敗的情況下,於局部地區反擊獲勝。萊茵畢業的軍官,確實有兩把刷子。不知道跟我們伏龍芝學院畢業的軍官比起來,有多少差距?”
有伊萬諾夫少校的背書,再加上獨立軍跟駐蒙軍的戰績擺在那,讓阿朱司令很想得到這支強有力的外援。如能在獨特的時機切入戰場,必能改變戰場的格局。
對李峰這支騎兵部隊,也稍微放鬆了警惕,允許其在外疆通行。
臨近漠南、漠北的邊界地帶。
騎兵師的行軍速度依然穩步前行,感受到海拔的提升,已經入夏的時節,還需要披著毛氈。
李峰縮在馬背上,收到了外疆的回電。
真是搞笑,進出外疆的通行證還需要看蘇維帝國的臉色,這件事從他李峰入漠北之後,必然要徹底改寫。
從交界處往北,率先到西烏爾特集結。
這裡是一個分叉路口,向東北方向則是到達諾門坎前線,向西北方向則可以直逼庫倫城。
李峰致電雙方,告知他們自己的騎兵師會到西烏爾特集結,然後再趕至作戰前線。實際上呢,到達西烏爾特後,立刻以急行軍的狀態,直逼庫倫。
殺一個措手不及。
何祝國、孫德勝兩人並排而行,非常清楚李峰命令的含義。
蘇維帝國可不好惹啊,獨立軍往東走,那可以繼續維持友誼,如果往西走,那可是站在對立麵了。
.“孫老弟,李副司令的命令,我怎麼有點搞不懂呢。”
“這有什麼搞不懂,司令的槍口指哪,咱們往哪衝就完了。跟隨李副司令作戰的這段時間,少問,少說,執行就行了。次次都能料敵於先機,引導獨立軍獲勝。”
孫德勝是盲目崇拜。
跟著李峰殺鬼子,就沒吃過虧。
不可一世的皇軍,還不是被堆成了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