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軍轄管4萬人,並不算多,主力是46師,編製1.8萬人,這是楚雲飛的起家部隊,以野戰師的標準整編,保證了火炮跟重武器。
其他兩個新編師是以治安師的標準來整編的,主要用於維持地方,守備城市跟防線。
佟偉、張大威、張大彪三個師,隸屬於獨立軍麾下,都是按照1.8萬編製來整編的,屬於正兒八經的野戰師,也是李峰能夠拿得出手的主力。
再加上周衛國手上的炮兵師,一個重炮旅,一個炮兵旅,共四個炮團。
構成了獨立軍的直屬火力。
“各部整編的情況不錯,新兵訓練也很積極。”
“接下來爭取給每個師分配一個山炮團,明天去軍工廠視察一番,看看馮牧什麼時候能夠拿出150門山炮出來。”
“以我戰區副司令的名義,召集各部開會,分配新的階段任務。”
李峰返回綏遠有兩件事,其一是整合手下的兵力,驗證其訓練情況,拿鬼子當磨刀石,動一動華北方麵軍的鬼子。
第二件事是整頓西北,確保其獨特的身份地位。
所以頭等大事要開會,借其戰區副司令的身份,中將加上將的軍銜,找合理的理由,找冠冕堂皇的話題,迫使西北各部出兵,支援前線。
乖乖聽話的,一切好說,不聽話的,那就乾掉。
今日今時,已經不是昨日昨時了,李峰羽翼豐滿,敢於對任何人亮劍。
這一次鄧寶山、馬紅賓這類,保持中立都不行了,要麼聽從李峰調遣,要麼吃掉他們的主力。
而西北活躍的騎兵,也是重點針對對象。
後方不穩,何以掃敵寇?
邀請各部代表,一同到歸綏開會,商議反撲日寇,還我河山之壯舉。
商報、廣播,同一時間將此消息傳遞到黃河周邊。
歸綏城頭的號角聲撕開晨霧,快馬馱著燙金請柬奔向西北各地。
《綏遠商報》的鉛字還帶著油墨熱氣,頭版頭條用鬥大的字寫著“李峰上將邀各部共商複土大計”。
“誓將日寇逐出中原”的宣言,讓整個西北都聽見了鋼鐵碰撞般的鏗鏘。
用一個詞形容是大張旗鼓,再用一個詞形容是飛揚跋扈。
不僅日軍聽了反應極大,認為李峰囂張至極,在西北這嘎達逞凶也就算了,還妄想進入平原與華北方麵軍鬥一鬥嗎?
後方各軍聽了也非常不滿,李峰區區一個副司令的身份,廣撒邀請帖,實在是很不禮貌的一件事兒。
如果是第八戰區司令,站出來統攬全局,大家看心情還能迎合一番。
你李峰算個球兒?
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算個人物,出了自己的地界,有什麼名聲?有什麼威望?有什麼實力?
日軍華北方麵軍指揮部內,參謀長山田隆義的茶杯重重砸在地圖上,滾燙的茶水漫過防線標記。
“狂妄!”他指著報紙上李峰的照片,鏡片後的眼睛幾乎噴出火來。
“這隻草原狼以為突破了幾處據點,就能在平原與皇軍正麵對抗?簡直是狂妄至極。”
方麵軍司令,接替了寺內壽一的一個家夥,此人名叫杉山元,是一個眼高於頂,喜歡仰著頭鼻孔看人的家夥。
眼睛眯成一條線,盯著雲中商報,不屑的笑了笑。